APP下载

刍议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8-02-07许伟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画板圆柱图像

许伟伟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式活泼新颖,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利用flash设置“圆柱的烦恼——怎样减肥”的故事来制造悬念:有一个圆柱王国,住满了形形色色的圆柱,其中有个圆柱,膀大腰圆,威风八面,自己以粗壮为美,可近来却忧心忡忡,忽然变得自卑起来,探问何因?原来其他苗条的圆柱都在嘲笑它,说它太胖了,爱美的圆柱既想让自己的空间优势不变(体积不变),又想让自己变瘦变高,它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聪明的同学,你能帮助圆柱解除烦恼吗?这样乘胜前进,引导学生探究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带有俏皮的童话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迅速调度学生的情绪,激发求知欲,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突破重難点,提高课堂效率

初三教材中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三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练习本上或黑板上画出一个又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既费时又费力,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画图像,性质的发现与归纳反倒成了配角。采用了《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3x2+2x+1的图像,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分别输入一些数字。将电脑上绘制的函数图像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图像进行比较,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几何画板》还可将参数a进行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相应的变化。这样学生能非常清晰、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像不同的变化,将因参数改变而引起图像改变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化抽象为直观,玩中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帮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在学生已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三种不同门的运动方式,在课上又进一步利用网络的优势,安排学生在“七巧板”上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让学生把“七巧板”上的图形移一移转一转,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再如,七年级教材中“点、线、面”,一节课之后,学生最终只会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但学生对此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面”通过旋转动态有形地变成体,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具体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空泛的说教。

四、巧用多媒体,分层教学见成效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各不相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在分层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将这节内容做成网页,分成“判定定理”、“例题解析”、“知识探索”、“牛刀小试”、“中考试题”。在“牛刀小试”、“中考试题”这两部分的试题由易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并且题目与答案均有超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这样学生就能及时得到反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成就感,同时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可重现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去侧重解决自己的难点,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引入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时,应讲究科学有效地使用。在课堂教学上虽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能够扩大师生的信息量、题量,但也要注意有所取舍,始终不能忘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令其发挥最大优势提高课堂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板圆柱图像
圆柱的体积计算
A、B两点漂流记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