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文字,感受童话魅力
2018-02-07孙克霞
孙克霞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围绕“爱的奉献”组织专题。这篇课文是对爱的一种诠释。就文体来说,这是一篇童话,童话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想象力。教学时,应教会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罐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和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为:
1.会认“旱、涸”等8个生字,会写“罐、唾、沫”等14个字,读准 “干涸、涌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水罐变化的原因。通过阅读,体会童话神奇的特点。(重难点)
3.懂得关爱他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文体的特点以及中段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拟定为三个部分:识字写字——文本阅读——创编结尾。
(一)识字写字。
1.图片导入,认识作者
(出示课件:北斗七星)看这是什么?(生:北斗七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北斗七星,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与它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七颗钻石。)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2.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指导书写
(1)出示文中6个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这6个句子。(本课生字都包含在句子当中。)2)指导书写“唾”字,让学生知道一个字中有多横时要做到横画等距,长短不一。教师范写,学生临写。然后让学生自学“罐”和“沫”字的写法。检查反馈,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将本课字词教学放到句子中检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指导书写通过教一个字让学生学会一类字的写法。
(二)文本阅读。
1.理清文章脉络,感悟神奇。
(1)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一般情节曲折,充满神奇的想象力。下面请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让你觉得神奇的地方是什么?(生会说水罐的变化)(2)根据交流整理板书: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3)根据板书脉络,让学生尝试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老师指导概括叙事性文章的方法:将起因、经过、结尾连起来。
【设计意图】《课标》中对中段阅读教学提出“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所以本部分教学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教会学生概括叙事性文章的方法。
2.聚焦变化,揣摩语言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孩子理清水罐四次变化的原因,分别是:孝心、对小动物的爱、母爱和对陌生人的爱,最后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神奇力量。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本部分的教学:现在就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水罐的变化上,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写一写变化的原因。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普遍开始转向对语用的考量和评估上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位,指向语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重点从联系上下文研读关键词、展开想象,进行补白和反复品读的方式,来体会不同的爱,感受水罐变化的神奇,让学生读懂童话的特点。
(三)创编结尾,再续神奇。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那些水流到一起,在小姑娘家门前形成一个清澈碧绿的水潭。你想,这时候,谁最需要水?(学生交流)
这个时候,小姑娘会怎么办?请你再想象一个情节,作为故事的结尾。注意这个情节要很神奇,比比谁最有想象力。(学生续写结尾,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结尾。
【設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童话的特点,并能加以迁移运用。
四、说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条明线,体现了水罐的变化,这也是概括课文内容的线;一条暗线,揭示了水罐变化的原因,这能帮助孩子来体会童话文体的特点。这样的板书,不仅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且揭示了教材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五、说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增强了文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神奇,探究神奇变化的原因,并进行想象补白和小练笔练习,让学生深刻了解童话的特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