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德国制造到日本制造

2018-02-07王越

看历史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国人德国英国

王越

十八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工厂”。此时的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分裂成大大小小公国,尚未统一。德国当时出口到英国的商品,只是些农副产品,如食糖、土豆和谷物等。至于制成品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是产于黑森林地区的布谷鸟自鸣钟,还有手工织品。

还在用手工纺织的德国人发现,他们从英国进口的纺织纱线粗细均匀,英国人是怎么纺出来的?完美纱线背后的秘密,其实就是世界上首台不用人力、而是用水车驱动的纺纱机,但是这东西德国没有。于是,一批一批的德国工程师、机械制造师和企业主纷纷前往英国进行“考察旅行”,其中包括未来的德国军火大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旅行的目的,就是窃取英国人的先进技术,以便在德国仿制它们。比如克虏伯,就从英国获取了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并在之后制造了著名的克虏伯大炮。

就这样,“学成归来”的德国人开始在国内建设工厂和作坊,肆无忌惮地仿造或冒牌生产英国产品,并出口到英国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廉价销售。英国的钢铁重镇谢菲尔德就是受害者之一,他们生产的刀具素以质高耐用著称于世并畅销全世界,但是面临德国人的廉价冒牌货冲击,也不好卖了。

这些来自德国的仿制品给英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不少企业为此破产。对此英国议会在1887年专门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

不过,英国人的歧视,来得稍稍晚了一些。在新的商标法生效以后,许多英国家庭突然发现,自己家里的用品中,有“德国制造”标识的越来越多,比如各种工具和工作服,孩子的布娃娃和水龙头,甚至还有铅笔。德国生产的刀具也开始变得和英国的一样锋利和耐用。1897年,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后来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之父)在他的考察报告中承认,无论是武器、刀具还是服装、家具,相比英国货,德国货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万万没想到,“德国制造”从被歧视到被追捧,只用了10年时间。

奇迹的背后,德国独创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1884年,德国的职业教育从教育部剥离,由贸易部主管,开启了德国“双轨制”的职业教育。在以企业实践实习为主、学校理论学习为辅的“双轨制”教育下,学生毕了业就成了技能娴熟的专业工作者,并能立即为企业所用。此后的二十年中,德国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增长了20倍,为制造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得益于此,德国产品逐步在新兴的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从 1890年到1913年,德国的外贸出口额增加了200%,使德国极大地缩短了与英国的差距。1913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75%,英国商品几乎被挤出欧洲市场。对于德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英国人简直是惊惶失措了。

德国的严谨,是不相信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德国最终战败,输掉了一切,就连德国拥有的国际专利,也被当成了战争赔款的一部分。

德国原先的市场份额,则迅速被美国占领。由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发明的工业流水生产线应用于美国许多工业部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加上“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开路,美国商品就这样涌向海外市场。面对美国制造,德国人想要“偷师”都很难:国内没有资金也没有原材料,建不起流水线,无法和美国货打价格战。德国人便选择了另辟蹊径:专注于利基市场,成为该市场的隐形冠军。

所谓“利基市场”,宽泛地指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或者放弃的某些细分市场。这些略显小众的市场,面向中高端消费者和精细化需求,企业的市场地位靠高质量而非低价格奠定。而“隐形冠军”则是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的名词,指的是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却不为人知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实力极强,但因为经营范围极为狭窄,与大众消费并不直接相关,故而社会知名度很低。

虽不乏大型公司,但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才是德国经济的支柱。据统计,德国有300多万这样的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5%。而德国的上市公司,则不过几百家。这些中小企业雇佣了德国70%以上劳动大军,创造了一半的附加值和GDP,以及三分之一的出口。另外,90%的中小企业,投身于B2B的市场,即商家与商家的交易,比较典型的是向企业出售机器等“生产物资”,而不是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

这些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作坊,所有者深入涉足日常管理,技术人员占据公司重要职位,专业经理人比例偏低,这种治理模式倾向于通过优化产品来解决问题,有著鲜明的“工程师文化”特征,所以能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改进产品。比如成立于1745年的起重机制造商J.D.Neuhaus,这个传承已有7代的家族企业,至今仍然专注于液压、气动葫芦和起重机系统。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他们的产品能在零下4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工作,在生产方面,又能体现现代环保理念的要求。endprint

谈起德国制造,很多人会想到那个流传在网上的段子:青岛的下水道是德国人修的,使用了百余年,只有一些零件需要更换。当时修下水道的德国公司已经不存在,然而青岛却发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这个段子当然不是真的,却构成了中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那便是严谨。作家刘震云亲自经历了德国式的严谨:“我问他们,莱茵河有多深,这让德国人很犯难——春夏秋冬四季,河水深度都不一样,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最精确。”

不过,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关键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的“严谨”是制度程序保障下来的——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所以想要提高产品质量,那就要在生产环节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能简单执行的机械化的操作。有了细致的操作规程,再就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德国制造的质量必然有保证。这也要归功于德国拥有的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像“拧螺栓拧三圈再退回半圈”这样的操作要求,到了一些国家可能就变成了直接拧两圈半的偷懒做法。

德国人的严谨,也体现在数以万计的行业标准上。这也是让德国制造全球领先的重要因素。1917年成立的德国标准化协会,专门制定行业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所有产业门类。无论是楼梯的阶梯间距,还是钟表里的小齿轮,都要制定统一标准。到如今协会每年发布上千项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今天我们常用的A4纸标准就是1922年由德国制定的。这些标准严格限制了企业的一举一动,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德国制造业的标准化思维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甚至连几年粉刷一次外墙都有规定。可以说,德国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就寸步难行的民族。

日本制造,从仿造到原创

跟德国相似,日本工业的崛起,也经历了一段从仿造到原创,从粗制滥造到精益求精的过程。

日本工业的起步,可以从明治维新时期采取的“殖产兴业”政策说起。政府建立官营企业,导入西洋的工业技术。后面又将它们交付给民间企业,由他们来发展壮大——私人企业的效益和生产积极性远远胜过国有企业,这便形成了日后的三菱等叱咤风云的企业,成为了日本工业化的先锋。相比之下,同样是官办经济,中国同时期搞的洋务运动却把企业办成了衙门。

虽然日本的工业实力傲视亚洲,但由于日本起步晚、底子薄,工业化水平远远赶不上英美德这些老牌工业强国。所以日本制造主要以仿造为主。东芝生产的第一款吸尘器和冰箱,完全抄袭美国通用电气的产品,甚至连外观都一丝不苟地模仿。三菱造的零式战机,也是仿制的英国Gloster战斗机。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堪称千疮百孔,但这依旧是一个完成了工业化,同时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GDP近半的国家。工业基础还在,工人还在,技术人员还在。所以在美国的资金支援下,日本制造开始崛起。

崛起之路,也是从模仿到创新。由于巧妙地吸收美国的创意,节省了研发时间和成本,日本在此基础上大量生产高质产品,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也在他的《日本制造》中吐露,他初次见识美国现代化工厂流水线时那种惊羡的心情,并产生要以此为模板开始复制的愿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在电脑、相机、通信产品等领域紧跟欧美的创意。例如,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照相机是在美国柯达公司的实验室诞生的,日本人经“逆向工程”消化后,掌握了核心技术并有所创新,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供应地,几近垄断。

匠人精神,做到极致

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流水线生产,也在日本人手中有了新变化。丰田的大野耐一意识到,在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时,福特所倡导的有计划地大批量生产模式是有缺陷的。他便创立了丰田生产模式,也就是提倡“订单式生产”“零库存”理念的精益生产方式。这样企业一方面能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佳的效益,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面向市场,又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的需求。正如盛田昭夫所说,“客户自己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产品是什么。”那么,索尼所选择的策略就是,“用新产品吸引大众,而不是问他们什么是可能的,大众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而我们知道。”于是就有了后来风靡世界的Walkman。

想要创造市场,永远领导新潮流,这就需要精益求精的产品。但日本人从来不缺乏“匠人精神”,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职人”传统。所谓“职人”,就是拥有一门专门的手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他们一旦接受了工作,会抛却利益心,不惜金钱和时间的成本,将技术发扬到底,把工作做到极致。“职人”无分贵贱,就算是豆腐匠,也要追求真正用“心”去切豆腐:“动作太粗鲁的话,豆腐的脸色就会很难看。分切的时候,豆腐的肌理会变得粗糙。”

这样的“匠人精神”,应用到工业领域就很可怕了。传说三菱电器为了研制一款电饭煲,请了3000人去寿司店试吃,找出最适合日本人口感的米,进而发现电饭煲内胆要加竹炭。他们再派出几个小组在全日本搜寻最理想的竹炭原料,全部烧制出来优中选优,这才做成了电饭煲的新型内胆。如此不计成本,电饭煲的价格肯定不会低了。但那些极端追求米饭口感的人肯定会买单。

确实,偏执的人才能做出好产品,但是也有固步自封的危险。21世纪初,当MP3成为了潮流,当苹果发布了第四代iPod的时候,索尼在2004年年底才慢吞吞地推出了自己首款支持MP3格式的Walkman,而这个时候,音乐播放器的王者宝座早就是苹果的了。

进入网络时代后,索尼似乎对外界的变化显得不闻不问,专心钻研各种“黑科技”。背后的原因,还在于其封闭性的体系。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经济和工业就被几大财阀统治。现在知名的日本企业,无论是财阀系如三菱、三井,还是创业系如索尼、京瓷、本田等,无论是研究开发,还是生产销售,都是在自己的封闭体系内进行,一味追求技术极致。然而,一旦方向判断错误,产品做得再好也没用。比如,索尼的便携式电视Watchman、便携式黑胶唱片机、世界上最小的磁带等等。

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国人德国英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英国的环保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英国圣诞节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