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学习”模式在高职校外专业实习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社会组织类专业为例

2018-02-07黄锦淑王婷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机构指导老师社区

黄锦淑,王婷彦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1 “服务学习”的内涵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模式起源于美国,是指将严格的学术学习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学生能通过服务,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并培养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加强学术学习,学生既能在服务中实践并深化专业技能,又能真正服务社区,使社区受益。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体验教育(如学校义工、实地考察等)有区别,“服务学习”既在服务中学习,也在学习中服务,并在相互帮助中实现全人发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

服务学习是“社区服务”和“学术学习”的整合,即把“学会服务”(learn to serve)和“在服务中学习”(serve to learn)两种行为整合起来,其内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从事社区服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多方面能力、养成公民责任感和健全个性的课程与教学取向[1]。

美国布朗大学斯威尔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赫弗南在《服务学习课程建设的原理》一书中归纳出服务学习课程教学的六种模式,包括与专业实习十分契合的“服务实习”模式。而无论是何种模式的服务学习,其基本特征或要素可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二是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三是学生做决定,服务学习是学生主动寻求学习意义的过程;四是分析性反思。总之,服务学习是以课程为中心,学生积极运用学术知识和技能解决社区中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学校、学生、社区三赢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理论是最近十几年被引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服务学习的推广阶段。香港于2000年后将服务学习作为学校课程的5项基本学习体验之一;台湾自2006年起全部大学开设服务学习课程。而我国内地汕头大学、云南大学等在开展服务学习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几所本科高校尝试服务学习,但大多数服务学习计划都是一次性的,一般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设计和积极反思环节[2]。可见,服务学习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2 “服务学习”模式在高职校外专业实习课程的实践探索——以S校社会组织管理专业为例

2.1 S校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校外实习课程常规开展现状

2012年,S校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本专业学生需要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必修课《社会组织模拟实战训练》(即8周校外专业实习课程,包含2周暑期社会实践)的学习,学生需要到各类社会组织中进行实习工作,在社会组织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实践和学习。到2015年底,有两届学生完成校外实习课程,评估实习效果时发现,普遍学生只是纯粹完成实习单位交代的任务,主动性较差,实习成效较低。在第三届的学生,尝试选取一小批学生在一个社区项目中进行“服务学习”模式的应用,学生反映既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又能够真正服务社区,收获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社会组织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课程进行“服务学习”模式的系统化实践研究,提高全体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效果。

2.2 校外实习课程引入“服务学习”模式的实践过程

自2016年起,第四届社会组织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课程时,开始正式引入“服务学习”模式,从学生-教师-实习机构三方主体都进行了协调,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实习的效果。

2.2.1 实施准备:“服务学习”模式的引入

在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专业8周校外实习指导书》的基础上,加入“服务学习”模式,编写并设计出全新的校外实习指导书,帮助学生知晓如何进行“服务学习”的参与。

在学生外出实习前,开展校外实习培训工作坊,让学生了解行政安排,重温知识与技巧(既包括之前所学专业知识,也包含校外实习可能需要延伸的技巧学习),邀请校外实习机构说明实习期望和要求,邀请往届师兄师姐分享实习经济,为学生建立实习支持网络。让学生基于“服务学习”模式分析自身优势和知识储备,提前思考实习契约和服务学习实习项目。

在外出实习前对“校外实习的实施‘服务学习’模式的意愿和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学生愿意尝试服务学习项目模式,对服务学习也有初步的理解。

“我觉得这个模式挺好的,能够双向的理解和沟通。我挺愿意尝试这个模式,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养成主动的行为习惯”

“我对“服务学习”模式的理解是:将服务和学习相结合、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反思和进步,因此我们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收获感悟。另一方面、组织机构也可能会从此次学生实习中学习到一些什么。”

2.2.2 实施过程:自主议题项目化实习

在专业校外实习课程实施过程中,“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模式体现在实习内容。实习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既需要完成机构安排的工作,也需要进行服务学习—社会组织实习内容项目自主议题的探索。校内指导老师跟实习机构说明实习要求,争取实习机构为学生实施服务学习自主议题项目提供最大的支持。

在指导书中向学生罗列自主探索议题项目的参考,包括会员服务、某一类的活动设计,志愿者项目、宣传推广计划、筹款活动、新媒体运用分析、社区资源分析、机构项目分析、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实习的机构类型选择其中一项作为探索的选题,展开相应的工作,也可经校内指导老师和机构同意,自行提出想要探索的议题,在实习过程中贯彻实施“服务实习”模式。

2.2.3 实施成效:服务学习实施的优秀个案

历经两年的尝试探索发现,基于“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的指引,从提交的实习报告资料来看,100%的学生都在实习机构完成了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结合专业,结合机构和社区特点,结合服务对象,开设自主探索的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积极性和对专业的反思有进一步的提高。一部分更为优秀的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实践服务学习模式,获得实习机构的肯定。个别实习机构在尝试服务学习模式后,主动向学校提出与专业建立长效的实习合作机制。

邓同学所在实习机构是X街道青年公益促进会,其服务学习的实习项目是自主策划并带队执行第二期青年“微旅行”公益项目,在过程中她将所学运用在方案策划和执行上,回馈机构和社区服务对象需求,并从中学习专业知识和反思,进一步深化认知。她在最后的实习报告写下实习感悟:“从前期筹备到结束,‘青年微旅行’第二期真的让我感触很深,而且很难忘。每一个环节自己都参与了,最后也有总结和反省。感谢机构给我提供的实习岗位,也感谢他们相信我,给我这个机会去做这个项目的总指挥。或许这次活动的策划只是我事业生涯里的一次小锻炼,但是这一次活动策划带给我的成长却是踏踏实实的。”

2.3 “服务学习”模式在校外实习课程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 实习机构对服务学习认识仍不足,执行起来有心无力

个别机构对服务学习认识不足,认为推行服务学习项目反而会加重机构的压力,因为机构内部未能有专人进行指导,或是疲于自身的行政任务,对实习生的工作安排多数以机构需求为主,也难以全力满足学生自主探索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的支持,特别在学生实习期只有8周的情况下,机构认为实习时间过短也不利于服务学习项目的策划和执行。

有个别机构负责人认同服务学习的模式,也表示愿意尝试推行,但在后期的回访中发现执行效果一般,一方面是学生对服务学习的理解未深入,另一方面是机构同事在共同推动服务学习过程中存在认知误差,间接影响服务实习执行的力度。

2.3.2 实习指导老师指导人数过多,未能有效跟进实习项目

每一届的专业校外实习课程学生基本都在70人以上,而校内专任指导老师一人需要指导20多个学生,难以有效跟进实习生的具体实习情况,对于全部学生的服务学习项目的推进也只能是简单了解,未能够给予全面有效的指导。也存在不同的实习指导老师对服务学习的理解各异,因此,在促进学生有效尝试服务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更存在“各家打各家拳,流于表面”的情况。

2.3.3 部分学生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服务实习未能有效落实

在每一届的学生中,都会存在部分学生对专业校外实习课程有排斥心理,所以对于要求学生执行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的难度更高。学生宁愿在实习机构得过且过,混个及格的成绩便可。这样的学生也会导致实习机构不愿意投放资源和精力落实服务学习模式,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也有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不知道如何开展服务学习实习项目,这也跟实习指导老师的跟进指导程度有关。

2.4 促进“服务学习”模式在校外实习课程实践的对策

2.4.1 加强学校与实习机构有关服务学习的进一步沟通和指引

要有效推行“服务学习”模式,加强学校与实习机构的沟通,特别是如何共同推行服务学习达成共识是重中之重。争取机构在学生进行服务学习项目时给予充分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实习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和沟通,可以建立有效长远的合作机制,使实习机构/社区重视学生,把他们看作是有价值的资源,是机构/社区的积极贡献者。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对机构在推行服务学习模式给予相关的指导,特别是针对部分社团(如个别商会、行业协会)对服务学习模式完全没有认知,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实习机构在推行服务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促进更多的实习机构相信服务学习对于学生和机构/社区的双赢成效,从而积极推动。

2.4.2 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质量,统一对服务学习的认识

提高实习指导老师对服务学习的理解和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服务学习项目的指导质量。学校可以在开展校外专业实习课程之前,加强实习指导老师有关服务学习的培训,包括对服务学习的内涵,与专业实践课程如何一一对接,如何推动学生理解服务学习的理念和价值体系等相关方法,统一对服务学习的认识,共同形成专业在推行服务学习模式的实践框架。在校内指导老师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指导老师,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邀请对推行服务学习感兴趣和有一定经验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得能够更有效促进服务学习项目的指导和跟进。

2.4.3 端正学生实习心态,深化对服务学习模式的理解和消化

专业校外实践课程是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可以通过加强实习开始之前的实习工作坊等形式的分享,帮助学生端正实习的心态,并给予更充分的支持。包括对服务学习的理解,对推行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的构思和执行过程的指导等方面。学生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实习机构/社区的充分沟通,真实了解机构/社区的需求,掌握社区的资源,才能制订出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方案。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不断使学生感到是委以重任,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责任感[3]。学生如果能够获得积极的有效的指导,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服务学习实习项目的兴趣。所以在学生构思和执行服务学习实习项目时,实习指导老师要及时跟进,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反思,在服务中学习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服务,从而实现真正对服务学习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

猜你喜欢

机构指导老师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就差半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