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喊不出世界一流企业
2018-02-07时光
□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时光
曾有人戏言,在中国,世界一流企业不是建出来的,也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喊出来的。这种说法难免有些偏激和调侃,但是企业建设中的口号化现象积弊日久也是事实。世界一流企业没有建成,建设世界一流的口号却喊得风生水起、名声大噪。当我们的关注点不是寻找差距,而是寻找如何划定一个自我陶醉的目标时,“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也就成为一个最贬值的概念。
世界一流企业不是喊出来的,这一点,海油工程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执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石油企业问鼎世界一流的生动画卷。通过系统对标国际顶尖能源工程企业内外部特征,科学研判能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海油工程建立并实施一整套世界一流指标体系,不仅构建了向产业链高端稳步攀升的阶梯,还回应了人们对于世界一流企业概念和内涵的关切。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有质量的企业,这不仅体现在资产、营业收入等规模指标方面,更要体现在效益、潜力等发展质量方面。围绕国际一流指标体系,海油工程锻造和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化运营核心竞争力,国际业务足迹已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程产品更趋多样化,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国际化项目执行能力持续增强,专业服务得到国际能源公司的高度认可,以国际化能源工程公司的崭新形象投身于国际能源工程产业界。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有特色的企业。创建世界一流,必须区别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并以此构成全球范围内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围绕世界一流指标体系,海油工程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净资产收益率从1.98%增至15.2%;工程作业水深由300米增至1500米;跨国经营指数由0.02提至0.12。公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新业务比例持续上升,基本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从上游到中下游、从国内到国外的“三个跨越”。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有创新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迈向世界一流,也才能永葆一流。柯达、诺基亚都曾经是科技领先的企业,但因为没有把握好科技创新的脉搏,最终退出了世界顶级俱乐部。海油工程坚持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政策,积极实施“科技驱动”战略,紧密围绕制约公司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攻关,取得多项创新成果,537项专利获得受理,307项专利获得授权,形成了行业标准13项;培育和形成了深水与水下、模块化建造、LNG工程、高端橇装、平台拆除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效率、效益和服务业主能力的同步提升,EPCI总承包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有情怀的企业。这个情怀不仅是梦想,也包括战略和文化,并以此构成企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正确轨道。海油工程秉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报国情怀,传承老一辈的石油精神,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围绕打造“命运共同体”,围绕“责任共同体”,建设“利益共同体”,创新“协作共赢”的理念和商业模式,实现与利益相关者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共融。
世界一流企业不是喊出来的,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需要的是务本求实,恪守本真,需要的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或许,这才是海油工程建立与实施世界一流指标体系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启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