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石油市场调控手段不断丰富,地缘政治震荡影响短暂而有限

2018-02-07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页岩油价制裁

今年的4月全球初级产品市场和国际油市阴霾蔽日,月初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之际,叙利亚和伊朗问题又接踵而至。

两大热点事件如何震荡国际石油市场,对国内石油贸易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先看叙利亚危局。提到中东,在这片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为人们咏唱的除古巴比伦传说之外,更有对石油的憧憬。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中东无疑是美国石油美元霸权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但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匮乏且正从石油出口国转为进口国的叙利亚,却在无休止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成为暴风眼,一波未平,另一波却又在酝酿中了。

叙利亚石油储量只有25亿桶,很低,但由于国内石油消费量更低,所以内战前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少量出口。但内战爆发后,叙国内石油产量骤降,以至于现在开始考虑进口。尽管叙本国油气产量在全球油气版图中无足轻重,但由于属于“中东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缘位置、美俄中东博弈战略支点,以及卷入叙利亚战乱的内外势力复杂背景动机等,使得叙利亚危机很可能变成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系列此前被抑制的矛盾冲突由此爆发出来,将中东产油区搅得沸反盈天。因而,尽管叙是石油生产小国,但却是石油影响力大国,其局势微妙变化会牵动国际油价波动。事实也是如此,4月13日美国向叙发射战斧导弹后,国际油价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布伦特原油当日跳涨逾2%,报收66.82美元/桶,为2014年12月3日来的收盘新高。

可以预见,如果叙利亚危机进一步升级,那么国际油价必然面临短期价格上涨。但非原油主产国发生战争,不会对市场供需格局产生根本性变化。如果战争波及到叙主要支持者俄罗斯和伊朗等国,也就是说战争波及主产油国,那么实际影响也不会比心理影响更大。毕竟,代理人之间的战争是有限的。透视叙利亚危机背后,涉及的“玩家”明显增多,代理关系趋于复杂:既是巴沙尔政府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主战场,也是伊朗与沙特之间的角斗场,还是美俄之间的博弈场。随着以色列和土耳其直接介入叙利亚冲突,各方之间的明争暗斗更趋激烈。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2个国家参与叙利亚危机博弈,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复杂。代理关系的复杂化,即意味着冲突各方达成妥协的难度大,也意味着程度有限,各方都不愿介入太深。

再说伊朗问题。4月29日,美国新任国务卿蓬佩奥表示,如不对伊朗核协议进行重大修改,美国将退出该协议。此前,特朗普总统对伊核协议一直持否定态度。今年1月,他宣布“最后一次”延长美国对伊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将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核协议的最后期限。由此,伊朗上空再度阴云笼罩,为国际石油市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墨菲定律再次应验:如果一件事有变坏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么小,它总会发生。5月9日凌晨,特朗普不顾国际盟友“车轮劝”,单方面宣布美退出伊核协议且恢复对其进行“最高级别”制裁。

与叙利亚不同,伊朗是世界石油储量大国,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5年底,伊已探明原油可采储量1570亿桶,日均产量380万桶,占全球石油供应量4%。同时,伊还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当前日均出口石油250万桶,贸易伙伴大都是亚洲国家。伊核协议被废,伊朗将被再次禁止原油出口。比照西方国家2012年初对伊石油施加制裁后市场反应,伊石油出口量骤降至日均100万桶水平,这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冲击。消息一出来,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回弹至每桶70.24美元,上涨1.7%;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7%,达每桶76.26美元,逼近油价2014年下跌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退出伊核协议,未来国际油市会根据事件发展呈现三种情景:一是美退出协议,伊却仍留在协议中,并避免其他协议国家跟随制裁,油价则会在短期上升后迅速回落至平稳状态。但目前从伊方表态来看,可能性不大,其总统鲁哈尼多次表态将重启铀浓缩项目;二是伊退出核协议,并迅速开展重启铀浓缩项目,将把地缘政治风险推至最高点,油价将受供给收紧影响上升,并维持一定高位;三是一场多边地缘政治的权衡术,会衍变成“新石油危机”导火索。原本以为地缘政治忧虑升高影响仅限于石油领域,但现在看来故事远未结束。在美国“退群”之后,沙特随即抛出“增产”来暗示即将撕毁减产协议。并且,美财政部紧随发布消息称,“将对伊朗能源、汽车,以及金融等领域实施制裁,制裁将于未来3个月到半年内开始。在此期间,美国允许国际企业退出和伊朗的商业合作,之后制裁将全面生效。”倘若事件波及其他行业并最终引发地缘政治危机,对国际油市影响将难以预料。

综合来看,美国的制裁必将给伊经济带来重创,同时让全球石油市场阴霾笼罩,但引发更大的危机可能性不大,毕竟这次其盟友英、法、德等都表明继续维持伊核协议。况且,还有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压阵,国际油市不会掀起太大波澜。虽然短期伊朗石油退出会对国际市场供应产生影响,但考虑到目前全球能动用的剩余产能超过380万桶/天,加上美页岩油供应潜力,市场有能力填补伊出口缺口,油市震荡不至于太激烈,油价也不会太离谱。

长期看来,全球石油市场调控手段正不断丰富,战争对于原油供应端的影响正在减弱。当战争开始或战争结束后,油价将逐渐回归理性,回到宏观基本面上来。回顾30年来主要产油国发生的三次大规模战争可发现,国际油价均呈先涨后跌态势。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导致WTI原油期货上涨100%,达到41.07美元/桶。而战争结束时,WTI原油价格回到22美元/桶,反比开战前低了3美元/桶。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WTI原油期货涨至39.99美元/桶,涨幅达60%。战争结束后,油价又回落至25美元/桶的上涨起点。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WTI原油价格从84.99美元/桶暴涨至114.83美元/桶,涨幅为35.1%。战后,原油价格又暴跌至80美元/桶区间。

自石油期货诞生以来,对国际油价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由于石油资源具有经济、金融和政治多重属性,因而对其研究的视角也大相径庭,但不管怎样,国际油价不可能长期呈现与供需平衡相悖的涨跌态势。站在每桶60美元关口解读国际油价多少有些短视,观察油价曲线需要一个更宽广的时间尺度。长期来看,决定油价基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而其他因素影响仅仅是短期震荡。

从石油期货和贸易角度,目前全球主要区域基准石油市场在西区有两个重要基准原油,分别是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和布伦特(Brent)原油,而东区基准原油则由迪拜原油(Dubai)及阿曼原油(Oman)来承担。Dubai原油是产自阿联酋的高硫中质原油,是中东地区乃至苏伊士以东市场最重要的基准原油,但没有期货交易,而是通过普氏(Platts)公司推出的现货窗口交易平台开展交易。目前,绝大部分中东产油国向亚太地区销售原油均采用普氏Dubai原油作价,三大基准原油是各自区域原油宏观基本面的载体,围绕三大基准原油交易形成的价格和价格关系。区域间供需失衡推动着石油贸易的开展,将资源从过剩地区输送到匮乏地区。这就是说区域内供、需、存平衡不仅仅是依靠自身解决的。当一个地区外部原因比如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升级导致供应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进口弥补,对应地区因出口而化解自身产需不平衡。如果两区或三区基本面态势是严重失衡的,那么这种贸易流向是单向的,供大于求地区资源将持续流向供不应求地区,这个格局也必然反映在两区价格中。如果两区或三区基本面态势是相对平衡的,那么这种贸易流向可能是双向的,也可能不发生。国际石油市场地缘供需格局就存在上述跨区间的失衡和平衡。

从供给侧来看,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正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新变量,增加了石油供给并负向影响国际油价。

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其中页岩油产量增速最快,目前页岩油产量为550万桶/日,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60%。尽管页岩油公司融资情况不佳,可能会影响未来钻机数量增长,但页岩油公司充分利用其技术手段提高现有油田产量,确保美国原油总量稳定增长。而支撑这一增长的前提就是国际油价水平。毕竟,市场难以逃脱一个基本法则:成本和经济性。只有当油价低于页岩油生产成本时,油价下滑才会遭遇明显阻力。也就是说,只有当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无利可图甚至大幅亏损的时候,才会减产甚至停产,国际石油市场才会获得新平衡。如此,了解和掌握美国页岩油气生产成本,对于研判油价后期走势显得比分析地缘政治短期干扰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页岩油价制裁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页岩气开发降温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