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四种人”的理论释读及能力践行
2018-02-07赵宬斐
□ 赵宬斐
一、“四种人”理论提出:时代背景与内涵
(一)“四种人”理论的背景及初源
习近平提出的“四种人”理论是基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从2001年起,淳安县下姜村被列为浙江省委书记的基层工作联系点,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多次到下姜村考察调研。下姜村作为省委书记的联系点,是省里观察与了解基层的一个窗口与平台,也成为习近平“四种人”理论的首提地和最初的实践地。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姜村,指导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他对基层党员干部提出要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的新要求。2003年9月24日,他在淳安调研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四种人”的思想,指出基层领导干部要始终围绕民生、民情与民意工作,特别做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工作。他还特别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党的基层工作关键要建立一个好支部,选好带头人,选人要选有本事的人。2003年11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委举行的新任市、县党政“一把手”民主集中制专题研讨班讲话时,专门强调班长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四种人”理论。
2004年10月3日,习近平同志再次到下姜村指导工作,再次强调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挥其带头作用的重要性。他认为下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党支部,希望在支部领导下把下姜村建成全县的示范村。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下姜村主持召开村“两委”和部分党员座谈会,同时听取淳安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及全面情况汇报,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注]一是认真学习,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二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以让农民得实惠来取信于民;三是耐心做群众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新农村;四是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2006年5月25日,习近平到下姜村调研新农村建设和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情况,再次提出“四种人”要求。习近平关于“四种人”的理论涵盖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观念、组织纪律、工作任务、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习近平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四种人”理论的完整提出与系统展开
2008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书记培训班开班讲话中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勤于学习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执政为民和清正廉洁的形象;三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四要善于当好班长和带好队伍,发挥表率作用。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与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提出了“四有”观点,要求领导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四有”干部。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进一步提出县委书记要做“四种人”:一是政治的明白人;二是发展的开路人;三是群众的贴心人;四是班子的带头人。至此,习近平提出的“四种人”理论逐步发展成熟并系统化。习近平提出的“四种人”理论,实质上反应了新时期我党的人才战略方针政策,尤其是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与巩固的核心关键是选人用人。
从“四种人”理论内涵来看,习近平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德才兼备。根据“四种人”提出的“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和“群众贴心人”等要求来看,领导干部在德才方面要具有一致性。二是要做到政治坚定。“四种人”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岗位,要做到心中有党,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坚定的政治定力、明确的政治意识,对党的大政方针要忠实地解读好、学习好、宣传好和执行好;坚决维护好一方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三是要敢于担当。“四种人”的要求之一就是敢于担当。在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中,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敢想、敢做、敢当的担当精神,面对困难不能后退、面对问题不能明哲保身,尤其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率先示范、敢于承担起责任,有决心、有气魄和有能力去克服,在百姓心目中树立榜样作用。四是要苦干加实干。“四种人”无论是针对乡镇和村党员干部还是针对县委书记领导班子,关键在于能否苦干与实干。在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这一美好目标与蓝图,需要千千万万基层干部带领广大群众,通过苦干与实干才能够实现。五要带头示范引领。“四种人”的四点要求都表述了基层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做好带头人,首先是自身要带头讲党性修养,不违章不违纪,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其次要带头干事,就是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要事事带头干、时时认真干、处处仔细干,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
二、“四种人”理论所指:精准定位与把握
(一)“四种人”要求是对新时代农村发展问题的精确定位
习近平提出的“四种人”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是对农村现实问题的精确把握。在新时代下,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奔小康,是当前解决振兴乡村计划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发展给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计划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领导群众在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中奋勇前进;把发展新产业作为关键环节,为新产业找路子,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新模式和新途径,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把建设新村镇作为振兴的关键,带领民众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使村容村貌有新改观,特别是集中解决好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推动农村和谐有序发展。
(二)“四种人”要求是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精准定位
党的十九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P45)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奔小康进程中,按照“四种人”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定位为领导者,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政治领导功能,积极实现好党的意图、落实好党的政策、维护好党的权威,使基层组织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定位为宣传者,就是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加强组织培训、“三会一课”、自我学习等方式积极学习党的主张,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把基层党组织定位为贯彻者,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群众不理解与存在疑虑的地方耐心解释,进而引导党的相关发展政策与决定在基层得到顺利实施。把基层党组织定位为利益协调者,就是针对当前农村利益差异与纠纷日益多样化与差异化,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多元差异的利益分歧与纠纷,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之,要按照“四种人”要求做好新时代基层人民群众的政治引导者、社会协调者、利益代表者、民众服务者、民怨倾听者、纠纷仲裁者、权利维护者和权力监督者,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四种人”要求是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的精准定位
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要通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来完成。由于传统的乡村治理受困于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淡薄,加之能人化、族群化和碎片化等因素影响,在治理的理念、方式与创新方面远远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要求。新时代的乡村治理要激发治理内生动力,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按照“四种人”要求把新时代乡村治理能力精准定位为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一体”的模式,协同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强化自治是治理的根基与前提,现代乡村治理应该在治理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对自治的丰富与完善,使自治赋予更多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法治就是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民众识法、学法、懂法和用法的能力与水平,增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让广大群众接受普法教育,做识法、学法、懂法和用法的好公民;德治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核心作用,千方百计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加强乡风、家风与民风建设,深挖传统熟人社会中良好的道德规范、乡规民约与家训家规,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进行不断丰富与革新,引导民众向上向善、重义守诺、勤俭持家和尊老爱幼,做到以德感人,以德化人,以德育人。在新时代,要把自治、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以自治为根基、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的“三治”融合贯通。
三、“四种人”理论践行:新时代能力诉求与提升
在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好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和群众贴心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凝聚能力、推动能力和治理能力。
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为新时代乡村治理领航。基层党组织处在党执政的“神经末梢”,与基层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党联系民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对民生、民情与民意的了解与把握主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要练就把脉定向的能力,真正做到对国家政策了解多、领悟比较透,上级政府对本地区发展规划掌握比较精准、执行比较给力,对本地区资源整体状况、发展的长处与短处要清楚,对民众的各项诉求要了然于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的衣食冷暖挂在心上;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需要,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注重教育引导群众,因势利导,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要切实按照“四种人”要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以党组织来激活广大群众的自治力、创造力。基层党组织要强定力,要突出鲜明的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要传压力,抓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必须把支部书记过硬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培养政治素质高、管党治党能力强、干事创业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的支部书记,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向前,不怕吃苦。基层党组织要强能力,发挥基层党员干部领头雁的作用,充分利用自己的门路、经验、资金和人脉资源,带头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主动走在发家致富的前列,成为经济发展上的能手,群众致富带头人,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
三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力,为乡村治理蓄力。首先要激发活力。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抓严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积极健康的组织生活是激发党员内生动力、保持党支部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基础。其次要增加内力。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抓紧支部建设基础保障,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办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最后要增强带动力。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阵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 “牛鼻子”,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让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源泉“活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打造新时代新农村。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用心治村,当好基层群众的“主心骨”。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做乡村治理的“先行者”。要学在前头、干在前头,紧盯各项目标任务主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基层干部按照“四种人”要求,做乡村治理的“探索者”。要察民情、体民生和恤民意,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探索不息,进步不止,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做到接地气、通下情,稳扎稳打,干在前列,做乡村治理的实践者,以具体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升治理能力。
四、“四种人”理论要求:路径探索与引领
“共享”最初定位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调整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完整地表述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种调整与改变,进一步强调我们国家发展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坚持发展成果共享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人民充分共享改革开发的发展成果。深层次看,这种调适既是对实践要求的回应,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是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四种人”理论最重要的价值诉求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的实践中贯彻共建共治共享要求。
(一)以“四种人”引领多元主体的“共建”
“共建”实质上是多元主体参与进行共治、共享的逻辑基础。按照“四种人”要求,促进多元主体“共建”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多元主体推动“共建”。没有社会多元主体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无疑缺乏生机与活力。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如果只有单一主体或单一中心,就不是真正的治理而是社会管制或社会管理,也就谈不上促进共建的形成、推进共建的过程,更无法达成共建的结果。乡村治理中的多元主体表现为:基层干部党员、社会群众和社会各种民间组织。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基层党委和党员干部不仅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更要充分认识社会民间组织、团体等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推动者,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合作者,更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稳定的维护者。基层领导干部要引导这些主体主动、自觉地参与社会治理;引导这些主体告别“各人自扫门前雪”式的自利性参与,转而树立公共品德,以公共精神参与社会治理。二是以多层次协商机制推动“共建”。多层次协商机制主要表现为多元化协同机制、多渠道协作机制,增强群防群治的动员力;社会群体利益平衡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处置机制。三是以开放合作统筹推动“共建”。“共建”的目的是互联互动区域共融,凝聚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合力。始终坚持在融合中共赢,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结,形成乡村治理的整体效应。进行开放合作统筹共建,在民主、法治、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把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切实发挥最大效应。充分保障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以“四种人”引领协同性的“共治”
共治是一种多元共同参与的协商性治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推进“共治”的体系化。以“四种人”引领协同性的“共治”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政策支持、基础保障和建设引领作用,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尤其发挥以制度引领、政策引领、示范引领、民主协商引领,构建协商性“共治”平台,促进多样性“共治”方式,深化多中心“共治”机制,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二是支持民众广泛参与,推进“共治”的参与化。在治理过程中,决策者与受决策者在利益攸关方面需要双方相互沟通、交流和对话,就利益分歧和利益诉求,通过有效协商与整合,达成共识和一致。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与转变最明显的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方面,人们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迫切和关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按照“四种人”要求为人民群众参与创造条件,使其真正成为治理的主人。三是发挥社会力量,推进“共治”的社会化。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P49)要推进社会治理真正的社会化,善于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关键所在。治理的社会化强调民众参与的决策和治理涉及民生问题的社会政策和事务的全过程;治理的社会化强调的决策和权力行驶过程中与民众的高度互动,与民众构成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过程、形式与结果。治理的社会化强调的民众能够在环境保护、健康、教育、扶贫、养老助残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治理的社会化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推进社会治理让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也是对“四种人”的新要求。
(三)以“四种人”引领成果的“共享”
“共享”是在共建共治基础上达到的共享,不仅指物质与利益层面的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还包括公共利益、公共文化、公共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公共精神、公平正义和生态文明的共享。以“四种人”引领成果的“共享”,前提条件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0多次,突出了党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担当与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任务,精准把握矛盾和发展的关键,“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1](P45)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四种人”引领成果的“共享”,不是简单地把社会治理成果给予平均分配,而是要通过合作、互动、共建、共治,让社会民众通过治理实践行动获得体验感、获得实在感和获得成就感,从而真正增进社会福祉。正如党的十九大指出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P45)感受最重要。只有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的共享,才能最终实现物质成果的共享。以“四种人”引领成果的“共享”,要在治理中构建多方满意的服务体系。按照无缝对接服务需求,聚焦服务精准化。根据基层治理内容与特点,分别梳理出“需求”和“服务”两张清单,推行服务清单管理制度。以“四种人”引领成果的“共享”,要以“四种人”要求打造利益的数据化平台,实现利益的公平惠及,形成利益的规范表达,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四种人”的创新引领、示范引领,以上率下塑造新形象。
五、“四种人”理论引领:时代担当与诉求
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四种人”理论的丰富内涵,要以“四种人”理论为指导、投身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活动中,去建设好、巩固好基层政权组织。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基层党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争当“四种人”,心中敬法依规办事。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凡事都想讨个说法、问个明白。基层领导干部决不能仅仅凭经验胡乱拍板、调节、定调,否则群众会有意见,影响基层社会治理。因此,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不当糊涂官、不办糊涂事,努力提高依法治村、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争当“四种人”,心中有民善谋事。基层领导干部心中装有民众是起码的政治底线,心中有民就是要勤政为民,想民之所想,谋民之所谋,要牢固掌握为民、惠民方法,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对惠及民众的事要真心办,对民众发出的呼声要真心听,对困难群众要真心帮。只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村富裕了,党的基层政权才会稳固。三是争当“四种人”,心中有责敢担事。心中有责就是为官一任,守土一隅,造福一方之责,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对突出矛盾不回避推卸,要有创业劲头,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积极深化改革,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敢于承担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要有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进取意识。四是争当“四种人”,心中有戒做明白事。基层党员干部要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做明白事,不做糊涂事,更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开展工作要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自觉当好党纪国法的推动者、守护者。常怀公正之心、常行公正之举,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要坚持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更要坚持按程序办事,坚决杜绝优亲厚友、贪图私利等违背原则的行为。尤其在党务、村务和财务等方面,要做到公正、公开、透明,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在新时代,要时刻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传承“四种人”的精髓所在,让“四种人”成为基层领导干部的指路明灯,成为带领群众建设富丽乡村的表率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