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孵化研究
2018-02-07苑帅民张宇航
苑帅民 张宇航 万 青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精神,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下文简称“大创”项目)开始在全国高校推广实施。“大创”项目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观念转变,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深化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设立“大创”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大创”项目的孵化落地,要求“大创”项目与学生就业择业结合,用创新引领创业,用创新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相结合。各高校积极以“大创”项目为载体,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2017年6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立,旨在推动“大创”项目的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创业机制。然而在各高校积极融入“大创”项目洪流的过程中,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偏低现象却悄然显现。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大创”项目市场转化率不足8%,由项目成果直接或间接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当前,发现“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障碍,并积极寻求破解路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障碍表现
“大创”项目由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生产力,往往经过几个环节,即项目结题(成果出现阶段),成果与企业对接(为成果寻找“下家”阶段),成果落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阶段)。“大创”项目成果孵化在上述三个环节都出现了障碍,导致成果孵化难,难孵化的现实问题。具体体现在项目结题成果不实,项目校企对接渠道不畅,项目成果落地保障机制不足等方面。
(一)项目结题成果不实
首先,各高校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大创”项目普遍存在立项难,结题易现象,即项目申报书分量十足,但结项成果与项目计划成果相去甚远,结项与立项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其次,创新类与创业类成果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即项目成果表现形式多以期刊论文、论著、调研报告为主,存在雷同、数据抄袭,甚至造假现象。尤其是创业类项目纸上谈兵的成果多,操作性强的成果少,实物性的成果更少。近年来,工科类的项目呈现出淡化发明、专利的泛论文化倾向。可以说,在一定范围上“大创”项目结题评审已经逐步演变成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的评选。
(二)校企对接渠道不畅
首先,在项目建设上存在校企分离,校企对接渠道不畅等问题,项目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协作经常是浅尝辄止,甚至是无尝就止。很多高校的“大创”项目无视市场存在,主要表现在“大创”项目从立项到中期审核,再到项目结题,即走完了一个“大创”项目的全部周期,之后又是新一轮的项目申报、评审、结题,周期短、成果反馈少。企业需要、市场需求逐渐成为了“大创”项目的路人。不是项目围着市场转,而是项目归项目,市场归市场。这种项目设计严重背离了“大创”项目的设立初衷。
其次,即使项目与企业有对接,也往往存在“拉郎配”现象,项目设计和成果与企业需要不能做到无缝对接,项目在生产实践中被搁置,被抛弃。即使勉强投入市场转化出的收益也非常低,在一定领域甚至还产生了负收益。
(三)项目成果落地保障机制不足
项目成果即使运用到企业生产之中,在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管理中,缺乏针对“大创”项目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估体系,对成果的持续跟踪和问题反馈不足。究竟哪些是“大创”项目产生的有效成果不明,项目成果应用后劲不够。
其次,“大创”项目由“学”“研”到“产”的工作机理不清,定位不准。高校没有找准“大创”项目成果真正“孵化器”的方位,也没能建立“大创”项目与企业共赢共荣的联动合作机制,造成项目与企事业单位生产实际的深层次、宽领域区域协作不畅,不能汇聚成校企共同发展的合力,“大创”项目的效益产出偏低。
二、“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障碍成因分析
“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障碍表现为整个“孵化链条”中的系列问题,需要立足各个环节,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一)项目结题障碍成因
首先,项目结题障碍成因主要在于项目评审把关不严和市场定位不准。主要体现在:项目立项把关严,中期评审把关较严,结项评审把关较松,项目评审经历了一个由严到松的变化过程。立项评审阶段往往还能考虑市场要求,但在结题阶段对市场的考量变得逐步淡化,最终导致结题项目成果不能符合市场要求,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自身学术视角与工作环境局限,项目评审专家大多身处“象牙塔”,远离一线市场,无法精确了解项目研究对象所在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面临机遇以及当前需应对的挑战等一手信息。对结题项目的市场前景把握不清,以致对结题项目成果的可操作性把关不严。
其次,高校在评审项目结题时,更倾向于用结果性指标来量化项目成果,最终定性项目本身的高低优劣。因此,往往以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刊物等级、申请专利的数量和类型等指标作为项目能否结题的准则,却忽视了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表现、成果的潜在应用价值等做出深入细致的考量,造成了重视学术理论成果而轻视应用研究过程的评判倾向,最终导致很多项目成果不能被市场接纳。
(二)校企对接障碍成因
首先,导致校企对接障碍的重要原因是“大创”项目成果孵化过程中,缺少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同高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处于彼此分离状态。“大创”项目负责人多为本科生、专科生,即使是研究生,作为学生也缺少与企业合作的经验,更是缺乏与企业对接的平台。部分高校为“大创”项目成果孵化专门招募了部分企事业单位,但可供项目与企业对接的渠道形式单一,真正对接起来的程序、过程往往比较繁琐,缺少简单、高效、顺畅的对接渠道。
其次,项目成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项目所“供”与企业所“需”均不透明,双方缺乏基本的信息沟通渠道,加之,学生常年处于“高墙”之内,对企业的不信任感,以及企业对学生成果实用性的不信赖感,导致双方关系的疏离。双方都不愿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反馈,当然结果是双方都不能获得对方有效的信息反馈,导致“大创”项目团队难以根据市场需要更新、调整项目成果。再次,高校之间的区域协作不畅也是造成“大创”项目校企对接不畅的重要原因。不同高校的“大创”项目多为相对比较孤立的“点”存在,没有形成高校相关性“大创”项目的横向合作,以及重点项目的任务细化分解。线下缺乏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区域协作链,线上没有完备的“互联网+‘大创’项目”的区域协同、协作体系。网络功能单纯停留在信息公布和交流层面,难以从其他高校获得同类项目的成果反馈信息。高校“大创”项目的“单兵作战”造成了“大创”项目资源的共享率、利用率不高。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大创”项目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不足,覆盖的广度有限,纵深过浅。各高校“大创”项目的各自为战,“作坊式”运作,使得“大创”项目成果与企业的期望存在偏差。
(三)成果落地障碍成因
“大创”项目成果孵化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措施,高校师生的市场营销途径又极为有限,既使有优秀的“大创”项目成果也很难转化为市场生产力。“大创”项目与企业已然对接,但在“临门一脚”上,项目本身和项目负责人在人、财、物等资源上的相对匮乏,以及社会经验的严重不足,使得“大创”项目团队成员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特别是囿于学生身份,时间精力有限,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足。在项目成果与企业对接后,容易被处在相对优势地位的企业方干扰,从而不能保证自身基本权益。特别是掌握的资金不充裕,营销渠道少,无力自主拓展营销渠道,无法进行大规模市场宣传,因此,项目成果对企业的二次、三次吸引能力就会逐步降低,使得“大创”项目成果转化虎头蛇尾,难以可持续开展。同时,“大创”团队欠缺营销经验,很少有团队系统学习过产品营销理论。在推进项目成果市场转化的过程中,营销策略不专业、营销思路偏窄,缺少专业人士指导,加之,产品营销不对路,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便会无疾而终。
三、提高“大创”项目成果孵化率的对策措施
面对“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障碍,应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迎难而上,最终找准一条“大创”项目成果孵化的有效路径。
(一)瞄准市场需求,提高项目结题质量
1.项目申报定位市场要精准。微时代“大创”项目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评判其有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大创”项目成果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大创项目成果所能创造的商业价值。高校要把握市场脉搏,收集各行各业最新需求动态,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通过线上与线下双平台为参与“大创”项目的师生提供最新的市场发展信息。项目负责师生要关注市场行情,在项目立项前要熟悉研究对象,深入市场和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调查数据,掌握一手研究材料,作出正确的市场定位,写出切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申报书。
2.严格把关项目各个环节。高校要成立“大创”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大创”项目的评审以及相关项目指南编选,组织各院系项目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工作,并做好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的管理工作。尤其强化各申报项目的中期评审和结题答辩,增加预答辩环节,延期或撤销不具有市场价值的项目。在项目评审标准把握上,将对项目结项的标准逐步从论文数量、发表期刊层次等结果性量化指标,转化为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等过程评价指标,从重视学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项目的市场价值应用。
3.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创”项目成果孵化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各高校要针对指导教师在项目指导中存在的短板,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加强对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项考核,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积极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资历的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大创”项目。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主讲教师或“大创”项目指导教师,并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规范,组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同时还要完善奖励机制和激励政策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区域协作,建立项目成果沟通机制
1.加强校企之间的协作。利用微时代的微媒体,畅通“大创”项目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大创”项目与企业链接的线上、线下双平台,建立高校与企业的联动机制。线上企业为高校提供一手市场信息,高校要将学生最新“大创”项目成果及时输出,及时与企业互通信息。线下一方面高校和地方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竞赛、“大创”项目成果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拉近企业与“大创”项目的距离,不失时机地为项目成果转化创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要组织师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查学习,了解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推进“大创”项目相关的实验室建设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研究基地,将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生产标准融合,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大创”项目成果的市场孵化。
2.加强高校之间的协作。不同校际“大创”项目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进行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各高校要加强专门为“大创”项目服务的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平台共享。充分做好相近“大创”项目的信息发布和联系沟通工作,对接相近课题,建立多学科、多领域的“项目协作群”,从而提升“大创”项目成果整体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美誉度,为提高项目成果的市场孵化率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项目保障体系,拓宽营销渠道
1.加大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整合地区、部门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大创”活动。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构建完备的“大创”项目专项基金财务体系,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校相关人员应根据项目开展进度,公开经费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公正透明,在资金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可靠保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为“大创”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要制定扶植政策和服务措施,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意见。各高校也要制定项目结题验收学生的奖励学分、科研奖学金等相应奖励政策,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大创”项目全过程。
2.拓宽营销渠道。一方面高校开设为“大创”项目成果孵化服务的专业营销类课程,聘请专业营销人才作为讲师,组织学生学习先进的营销理论,精致地包装项目成果。同时高校要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吸引企业走进高校,拉近“大创”项目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拓宽营销渠道。最后,项目负责师生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防止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被他人盗取,导致同类项目繁衍,降低项目吸引力。
总之,“大创”项目的创新创业成果只有转化为社会、市场所有,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针对“大创”项目成果孵化中的结题障碍、成果反馈障碍与生产力转化障碍,需要政府、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力。政府加强资金扶持与政策保障,高校发挥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器”的潜在功能,企业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健全“高校——实训基地——企业”的对接机制,汇聚发展合力,完成“大创”项目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1]崔虹云.基于大创项目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3).
[2]李佳,刘继秀.基于成果转化的“大创项目”实施探析——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5).
[3]喻秋山.过程导向的大创训练项目成果转化促进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04).
[4]崔虹云,宋远航,田国忠.大创项目: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17(05).
[5]廖娟.大学生创业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3(04).
[6]田常华.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
[7]李良成,张芳艳.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4).
[8]王世君.政策引导下的上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及路径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
[9]刘晓敏.中国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关键驱动因素[J].开放教育研究,2016(06).
[10]崔虹云,尚东昌,陈新.基于大创项目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3).
[11]苏海泉.大学生创业成果孵化问题的探讨——以辽宁省 26 所高校调研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