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防范“颜色革命”的路径探析

2018-02-07王东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颜色革命政治

王东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统战理论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过去20多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以“非暴力”方式和以花或颜色为标志的挑战甚至颠覆国家政权的街头运动,人们称之为“颜色革命”。如“玫瑰花革命”“郁金香革命”“茉莉花革命”“雪松革命”“栗子花革命”“天鹅绒革命”“紫色革命”等。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策略,是颠覆其他国家政权的阴谋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谨防渗透,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环境。

一、“颜色革命”的成因、规律及其危害

1.“颜色革命”的成因。第一,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纵观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虽然国情各异,但较为普遍地存在贫困现象,突出表现为财富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较大的贫富差距,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增高,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随之式微。第二,政府诚信缺失,官员腐败现象普遍存在。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各国谋求长期执政的执政者都下大决心根除的毒瘤。发生“颜色革命”的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发达的环境中,人民往往将自己的贫困归罪于官僚阶层的腐败。虽然部分国家之前也进行了改革,甚至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但没有触及问题的本源,权力和财富依旧被少数特权阶层操控。此外,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阶层固化严重,底层民众对现实失去信心,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迫于生计加入到游行示威的行列。第三,美国等西方势力的极力支持。美国等西方势力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渗透等手段,竭力向这些国家输出其核心价值,甚至公开支持反对派的破坏活动,形成了这些国家爆发“颜色革命”的重要外部因素。美国等西方势力通过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经济资助,培养现政府的反对者,并尽力挖掘这些国家最尖锐的社会矛盾,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舆论传播工具,将社会问题政治化、扩大化,向现政权发难。

2.“颜色革命”的规律。虽然不同国家“颜色革命”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发展历程却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按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讲,“颜色革命”基本上分四步走。第一,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制造足以颠覆现政权的舆论。这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往往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宣传实现。西方国家通过自己掌握的优势舆论宣传工具,一方面灌输西方的价值观,美化西方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等,为日后建立亲西方政权营造舆论氛围,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则无所不用其极地丑化、妖魔化现政权,夸大政府在具体决策上的失误,鼓动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突出宣传某个偶然事件,使人民群众对现政权失去信心,瓦解执政根基。另外,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也是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经常采用的手段。思想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当这些国家的人民意识到西方某些国家的险恶用心时,政局的变化已经来势汹汹,不可避免。第二,扶持建立反对派组织,为“颜色革命”的实施拉拢队伍。西方国家在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搞乱人们的思想之后,就开始了与当事国反对派的配合,为“颜色革命”的深入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三,将亲西方精英推上舞台,作为反对派领袖,伺机而动,向现政权发动进攻,组建新政权。亲西方精英,大多是经西方国家亲自培训出来的,由他们组建的政权能够更好地按照西方国家的意图掌握好政权。第四,利用突发事件或者选举机会,组织群众大规模游行示威,冲击政府机关,迫使现政权下台。总之,“颜色革命”的四步走,意识形态的渗透是基础性工作,组建反对派并扶持其精英是关键环节,突发事件是借以利用的时机,目标在于建立亲西方政权。

3.“颜色革命”的危害。历史证明,几乎所有爆发“颜色革命”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陷入政治混乱、经济衰退、社会失序的深渊。可以说,“颜色革命”是国家安全之敌、动乱之源、人民之祸。“颜色革命”的代价极其沉重。对那些被亲西方势力所误导的不满现政权的人民群众来说,上街游行之后并没有得到其憧憬的民主,得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难和难以承受的动荡。这些国家的主权被严重割裂,政局呈碎片化趋势,并伴随着剧烈的政治斗争。事实证明,“颜色革命”不但不是解决国内问题的良药,反而是导致问题恶化的毒药。例如,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各党派间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塔吉克斯坦连续内战,其他一些国家则民族纷争不断,这些国家独立后的局势长期不稳定、危机四伏。再如,“阿拉伯之春”更是影响深远,不仅使部分西亚、北非国家现政权被推翻,更让阿拉伯世界陷入无序状态,从而给“基地”组织势力的反攻提供了可乘之机。激进宗教思想开始泛滥,并披着“革命”“民主”的外衣在阿拉伯世界招摇撞骗。尤其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之后,利益和权力分配极度失衡,恐怖势力再次粉墨登场。在乱局中,无辜平民大量死亡,人道主义危机严重。爆发过“颜色革命”的国家,政治混乱,市场狼藉,经济运行紊乱,财政赤字节节攀升,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颜色革命”后的人权状况比“颜色革命”前更糟糕。

二、我国滋生“颜色革命”风险的基础

1.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也趁机而入,宪政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侵入人心,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宪政主义主张我国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在政治上与西方接轨,以票选为主要手段,实现多党政治及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新自由主义丑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张我国经济领域全盘私有化,认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破坏市场结构、扼杀市场活力、降低经济效率;历史虚无主义则故作神秘,打着还原历史真相、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等幌子意图达到其否定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险恶目的;个人主义则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一切工作从个人意志出发,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惜牺牲集体利益,其突出表现是鼓吹人权高于主权,把个人凌驾于国家之上;享乐主义则宣扬人的一切行为都以追求快乐为最终目的,奉行贪图享受、追名逐利、纵情声色的人生哲学;拜金主义则痴迷金钱,相信金钱万能,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顾一切,甘愿为金钱所役。凡此种种西方思潮,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强有力的威胁与挑战,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道德。加之西方强有力的文化霸权渗透,深深影响着中国大众。如在文化娱乐上,雄踞国内各大院线票房排行榜前列的都是西方大片,这些西方大片往往于悄无声息中完美完成文化渗透的任务,使国人在不知不觉中认可西方的价值理念。文化渗透形成的思想转变,是新时代中国滋生“颜色革命”风险的思想基础,不得不防。

2.现实境况。第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从党的十八大之后查处的腐败分子整体情况来看,他们或许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但首要的是理想信念问题。可以说,理想信念丧失是其滑向腐败深渊的主要原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除了受西方文化渗透影响之外,个人放松警惕是重要内因,正如古人所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第二,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但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却抛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为老百姓谋利益,而是通过谋取老百姓的利益作为自己仕途升迁的政绩。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为“颜色革命”的滋生孕育了温床。第三,民生领域问题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党庄严承诺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是道路并不平坦。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0.46左右高位徘徊,高峰时接近0.5,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还比较大,容易诱发社会风险。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市场价格混乱是满足老百姓基本需求的重大障碍。虽然养老双轨制的改革大幕已经开启,但是后续措施的谨慎性仍需关注。现在,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心头之患,生态问题不解决,很容易成为“颜色革命”爆发的导火索。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3.外部挑衅。第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时至今日,这波浪潮虽逐步消退,但其余波依旧未平。虽然这波民主化浪潮有其积极意义,比如广泛传播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在一些国家建立起了初步的民主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各党派的自我革新等,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总体上弊大于利。比如大多数国家在经济上并没有实现增长,相反是持续恶化;在政治上也没有完善民主制度,相反是持续不断地社会动荡与政局混乱。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判断没有过时,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不能受此歪风影响。第二,美国对中国实施“颜色革命”的战略意图从未削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的猜疑、顾忌,他们不断散布诸如“中国威胁论”等相关论调,很多观点罔顾事实,刻意歪曲甚至抹黑中国,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除推动贸易战之外,美国政要还会见达赖喇嘛,暗中支持藏独,可见其分裂中国政权之意图。第三,互联网成为“颜色革命”滋生的重要平台。我国是互联网大国,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并不是互联网强国,美国一直霸占着网络话语权,这就为推行、宣扬、美化其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宣传极端势力言论的重要载体,西方敌对势力已经把罪恶的黑手延伸到网络空间,意图对我国庞大的网民群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另外,中亚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暴力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与新疆境内外的“东突”势力互相勾结,严重影响着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三、新时代我国防范“颜色革命”风险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物质基础。纵观发生颜色革命国家的经济状况,其共性是一些经济政策未能照顾到普通劳动者阶层的现实利益,从而疏远了与普通大众的关系。这些国家的执政者虽然声称代表全社会的利益,但实际上往往只代表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其结果使受益较少的大众群体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引发社会危机甚至政治矛盾。故此,夯实执政基础,离不开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尤其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群众。发展生产力,扩大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必要手段,但是必须牢固树立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理念。发生“颜色革命”的一些独联体国家,正是由于没有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长期不景气。例如,吉尔吉斯斯坦就是脱离本国国情,全盘照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度设计,结果令人心痛。因此,我党一定要立足国情,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防止颠覆性失误。要做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协调发展,更加突出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变劳动所得偏少的不合理状况;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强化二次分配调节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筑牢党执政的政治基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谈起政治。同时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发展轨迹,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加强政治建设也是防范“颜色革命”风险的重要一环,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从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来看,普遍存在领导个人严重集权的现象,民主与法治得不到彰显。因此,我们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协商民主制度统筹推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强化民主政治没有固定模式的理念,使全体人民认识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其历史传统、文化特性、制度惯性等基本国情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我们也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法治要发挥民主保护神的作用,确保民主政治真正落实。要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确保党的干部带头遵守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执政活动。当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3.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严守防范“颜色革命”的文化阵地。美国的乔治·索罗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命不应被引向防御工事,不应在街道上,而应在平民的思想里。这种革命是和平的、缓慢的、渐进的,但从不间断。到最后,它终将导致民主在一些国家中诞生。这话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家妄图“和平演变”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野心,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发生的“颜色革命”已为乔治·索罗斯的论点做了最好的诠释,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人民群众,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理论以及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话语权,围绕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困惑问题、现实问题,开展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工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2]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廓清思想迷雾,赢得主动权。要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做强网上正面宣传,营造健康网络空间,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让意识形态工作成为防范“颜色革命”的坚强“防火墙”。

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防范“颜色革命”提供组织保障。“颜色革命”给我们的重要警示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提高党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能力。第一,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的新命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智慧、集中全党力量,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正确、政治原则坚定。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第二,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第三,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改进作风就是维护党的形象。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端正党员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思想、工作、领导、生活作风以及文风、会风、学风,树立与党的性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第四,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我党是靠崇高的革命理想以及铁一般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党的独特优势和光荣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要加强纪律建设,以严明的纪律确保队伍的纯洁,为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提供坚强保证。第五,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完备性、稳定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武器。第六,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这就要求坚持惩治腐败不动摇,做到有腐必惩、有案必诉、有贪必查,唯如此,才能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颜色革命”是一种带有西方战略阴谋背景的“和平演变”活动,旨在颠覆我们国家的政权,从台湾“太阳花学运”到香港“占领中环”运动来看,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已经构成威胁,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颜色革命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特殊颜色的水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