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述评

2018-02-06薛有才

绿色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家史料研究

薛有才

摘要:指出了张友余先生所撰《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第一辑)一书是我国20世纪现代数学发展的丰硕研究成果。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与评述;丰富详实的史料积累与史料抢救;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貌;倾心着力于数学教育。它是20世纪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历史研究文献。

关键词:张友余;20世纪;中国数学史料;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4-0246-05

1 引言

张友余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第一辑)一书201 6年1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元院士题名,李文林研究员撰序。该书出版一年多来,受到学术界特别是数学史界的高度关注,好评如潮。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所李文林研究员的话来说,该书是“人们整体了解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历史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献”。

2《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第一辑)简介

该书共40个专题,分为两编,第一编为综述部分,第二编为中国数学家部分。综述编又可以分为4个部分,具体如下。

2.1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概述

这一部分有3个专题:从数字看20世纪前半叶现代数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前半叶获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20世纪前半叶中国数学家论文集萃。这一部分是作者对40余年精心收集、整理的史料进行分类统计,结合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历程,把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作者称其为“自然形成”):第一阶段(1901~1916年),中国人全面系统学习西方数学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讲述了周达(字美全,1879~1949年)先后多次到日本学习现代数学与数学教育.购买现代数学书籍、期刊、创建“扬州知心算社”与“美权算学图书馆”等,认为其对中西算学的传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阶段,王季同(1875~1948年)于1911年7月在《爱尔兰皇家学会会报·A辑》发表其研究论文“四元函数的微分法”,目前所知这是中国数学家在国外发表最早的数学研究论文。该部分还讲述了早期回国进行现代数学教育的数学家杨若坤、黄际遇、胡浚济、冯祖荀、秦汾、胡敦复、郑之蕃、王仁甫、姜立夫、胡明复、曾昭安、杨武之等人的事迹。第二阶段(1917~1930年),从我国出现第一篇博士论文到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正式设立之前。在这一阶段“是我国广泛建立高校数学系,较大范围培养大学本科数学人才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有胡明复、姜立夫、陈建功、苏步青等18人在国外获得数学博士学位。除1911年王季同的一篇文章外,在这一阶段我国数学家共在国外发表96篇数学学术论文。其中,苏步青41篇,黄炳铨18篇,陈建功16篇,孙光远4篇,胡明复、俞大维、杨武之、赵元任各2篇。至1930年,全国至少有22所高校设立了数学专业。第三阶段(1931~1937年),我国进入数学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共有熊庆来、曾远荣、柯召、曾炯之等26人在国外获得数学博士,我国数学家在国外发表文章186篇。其中.苏步青22篇,华罗庚21篇,王福春17篇,陈省身7篇,李国平6篇等。这一阶段我国数学界共有4大变化:开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数学人才,邀请了著名数学家W. Blaschke、W.F.()sgood、J.Hadamard、N. Wiener等人来华讲学.成立中国数学会,开始举办数学研究所,招收数学研究生,陈省身成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个数学硕士。第四阶段(1938~1945年),抗战期间的数学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共有许宝騄、段学复等23人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发表数学论文314篇。其显著特点是前37年的数学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抗战期间数学家产生的高昂爱国热情都化为了數学研究的热潮。期间,地处昆明的西南联大集中了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等数学领袖,西迁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集中了陈建功、苏步青、曾炯之、钱宝琮、王福春等数学领袖,成为我国此阶段数学发展的两大基地。特别是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坚持培养研究生,有程民德等4人获得数学硕士。另一特点是民国政府教育部开始颁发国家学术奖励,1941~1945年共颁发5届国家学术奖励,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分别获得1941、1 942、1943年的前3届学术奖励中的数学一等奖。第五阶段(1946~1950年),复原变革阶段。此期间,共有程民德、闵嗣鹤等28人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299篇。其时数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3代数学家与抗战期间培养的数学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的主力军。另外,1946~1947年颁发了民国政府最后一届国家学术奖励,王福春获得数学一等奖。

张友余先生与王辉先生在对我国从1911~1950年40年间在国外发表的数学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一些著名数学家.如陈省身、吴文俊、谷超豪、张素诚、徐利治、严士健等,精选了50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准备结书成集:20世纪前叶页中国数学家论文集萃。

2.2 中国数学会活动纪实

该书用5个专题分别讲述了中国数学会在20世纪的一些活动。其中有陈省身谈中国数学会、陈省身回忆“新中国数学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中国数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中国数学会恢复活动史实考证、陕西省数学会成立前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证了1940年9月15日在昆明成立的“新中国数学会”的目的、意义,“新中国数学会”与仍留在上海敌占区的“中国数学会”的关系、“新中国数学会”的9位理事等。由于抗战期间迁徙到西南地区的大批数学精英与上海的中国数学会联系极其不方便,更是不齿于倒向汪伪政权的顾澄用中国数学会的名义在敌占区进行活动,于是就有了“新中国数学会”。“新中国数学会”对于抗战期间推动大后方的数学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抗战结束后,“新中国数学会”于1948年10月重新归并于中国数学会。该书作者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多方采访已届耄耋之年的多位当事人、知情者,广查报刊与历史档案.用大量确凿史料抢救与恢复了了这段特殊的数学会历史。

2.3早期的一些中国数学活动史实

这一部分包括了9个专题,有“五四”时期的数理学会与数理杂志、交通大学数学系的早期若干史实考证、清华大学促进华罗庚与陈省身成长的思考、1938年的大学师生“长征”、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数学系、抗战时期的浙江大学数学系、40年代的国家学术奖励、40年代的部聘教授、算学与数学译名的变迁等专题,对我国在民国时期数学发展的一些重要史料进行了抢救、恢复、挖掘、考证与比较深入的分析等工作。该书作者对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期间.坚持举办“数学研讨班”,培养高层次数学人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查明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等获取民国国家学术奖励与当年的部聘教授等历史真相,该书作者在浩瀚的档案文史资料中找回了20世纪40年代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关“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的颁奖议程、颁奖成果与获奖人名单,澄清了这一段历史事实。

2.4改革开放后我国数学学科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关研究

这一部分包括“六五”期间我国数学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我国数学学科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可能性、“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讨论会纪实、中国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等专题,记述了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创办数学研究所以及对于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期望与贡献、对“六五“期间我国数学博士导师、博士生及其培养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用1978~1988年10年间我国数学发展的成果、专项发展的数据、条件、基础、利弊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了我国数学学科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可能性。

2.5 中国数学家部分

该部分首篇介绍了冯祖荀(1880~1940年)。冯先生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首位系主任。他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留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数学,毕业后应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北京大学数学门(系)成立,他应聘北大数学教授并主持数学系的工作,他还兼任北京高师(现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女师的数学系主任,组织指导了早期的北京大学与北京高师的数理学会,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为我国数学学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第二篇为“在大江南北创建高等学校数学系的黄际遇”。黄际遇先生(1885~1945年)191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学习数学,是日本著名数学家林鹤一博士的高足。毕业后任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1915年应聘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现武汉大学前身)数学教授,兼任数理部主任,期间一度出任教务长。1920~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考察,进修,1922年获该校数学硕士后回国继任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任该校新成立的数学系主任。期间在武昌师大更名为武昌大学时于1924年5~12月代理该校校长。1925~1926年间,他应邀出任新成立的河南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前身)数理系教授,兼任校务主任。由于军阀会战原因该校一度停办,1927~1928年他又应邀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教授。1928~1930年他又返回河南中州大学,任校务主任兼数学教授。1930~1936年间应聘到山东青岛大学,任该校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由于抗战等原因,1937年他回广州中山大学任数学教授。1938年广州沦陷后移居香港。1940~1945年任迁徙到粤北坪石的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主任兼校长室秘书。1945年10月在由坪石返回广州乘船时落水遇难,一代数学教育大师遂驾鹤西去。黄际遇先生为我国现代数学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创办了多个数学系。但由于早逝使之许多史实濒临失传。张友余先生经多方查阅资料与访问有关知情人员,掌握了黄际遇先生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载于该篇章中。

第六篇为“中国现行数学期刊最早的创办人刘正经”。刘正经(1900~1959年)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任教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等,曾被推荐为1947年民国中央研究院候选院士。1 932年他在任武汉大学数学教授时,提出创办一个服务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普及数学刊物,受到有同样兴趣的四年级学生余潜修、王雍绍、王元吉等人的响应,于1933年1月正式出版《中等算学月刊》,刘正经任主编。由于经费、人员、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1934年与以余介石为首的南京“中等算学研究会”、重庆大学的“初等算学杂志社”商议合并办刊,于1935年1月由3方合办,刘仍任主编。无论多么困难,该刊一直坚持到1 937年5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不得已停刊。5年间共出版45期(前4卷每卷10期,第五卷5期),共发表文章445篇,是我国解放前出版时间最长、质量最高的初等数学刊物,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50年,武汉数学会成立,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举办活页刊物,定名为《武汉数学通讯》,即为现在的《数学通讯》前身。刘正经被推举为数学会出版部总负责人,负责刊物出版工作。1953年,刘正经因心脏病原因辞去《数学通讯》总负责人职务。在此期间,刘正经主持《数学通讯》共出版5卷26期。1 987年,《数学通讯》编辑部发文指出《中等算学月刊》是其前身。从此二者有了联系。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对于这段历史史料有一些误传,并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张友余先生与参与办刊的余潜修、熊全淹,与知情人吴大任、魏庚人、刘书琴等教授多次书信访谈或面访,查阅了大量的原刊资料与文章,实事求是地还原了这段历史,恢复了刘正经先生作为两刊创办人的历史功绩。

第二编还有胡敦复、胡明复兄弟创办大学数学系的经历、杨武之先生数学教育事迹与年谱、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魏庚人事迹、刘亦珩教授创办《数学学习》(现《高等数学研究》刊物事迹等多篇珍贵史料。其中,黄际遇与刘正经两篇在迄今出版的中国现代数学家传记中未出现过,为作者首创。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3《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的特点

3.1 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与评述

历史研究的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研究典范。表现为:首先,该书不崇权威,只尊历史。虽然现代数学史是离当下最近的时段,但也有一些纠缠不清的事实或一些误传误解。例如,关于新中国“建国前后中国数学会恢复活动史实考证”一篇,就对1950年7月《科学通报》第一卷第3期149页有关“解放前后的中国数学会”的报道,1986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数学简史》563页关于中国数学会的论述,1988年1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第845页有关解放前后数学会的记述等权威书刊的“定语”提出质疑。张先生发现了其中有关史实叙述含糊不清,活动时间提法上也略有差异。于是张先生就多方查证,通过西北大学数学系赵根榕教授提供的1949年7月10日“中国数学会在平数学者座谈会记录”等珍贵历史文件,以及1950年7月《武汉数学通讯》第一卷第1期第5页的文章与1951年1月《中国数学会杂志》第一卷第1期35-36页刊登的《中国数学会重新筹组经过》等文献,对建国前后中国数学会的活动进行了准确的复原:中国数学会在1949年7月10日起恢复活动,1951年8月16日復会;并对数学会复会及其先后的活动给出准确的史料。其次,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史实出发,准确地、详细地、全面地占有史料,从大量的史实中形成观点,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张先生在该书中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在“我国数学学科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专题中,张先生通过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己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及水平、一批中青年学者获得的已具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际数学大奖中已有中国大陆数学家的名字、大陆数学期刊的迅速发展提供的成长与交流平台、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成长的数学后备人才、外籍华裔数学家的大力支援等方面的数据、实例等,在1988年率先论证了陈省身提出的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性数学大国的预言。此文资料准确全面,论述翔实有理,获得当时中国数学会领导的首肯,并在1988年召开的“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第三,实事求是精神还体现在“求是”的方法上,即在充分占有史料基础上的抽象分析方法。我们常说“让史料说话”,实质是指对史料做抽象的理论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史料整理与记述上。张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例如,“数学是王选成功的知识基础”专题就是通过王选院士的成功之路的分析得出的规律性结论。再如,在“三十年代清华促进华罗庚、陈省身成才的思考”专题中,就通过对清华大学学校层面上在梅贻琦校长的带领下,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教学上实行通才教育;数学系层面上有郑之番、熊庆来、杨武之等大师,齐心协力,无私奉献于数学教育事业,为包括华罗庚、陈省身在内的全体青年教师与学生提供所有可能的服务,包括出国深造、职称提升、委以重任等;内因层面上有他们自身的条件与努力,阐述论证了华罗庚、陈省身能在清华成长为世界一流数学家并做出世界一流数学成就的史实,给现代大学教育提供了具有规律性的历史借鉴。

3.2扎实的史料积累与史料抢救

准确反映20世纪,特别是其前半叶的数学历史原貌,关键是寻找原始史料,特别是有文字记载的原始资料,走访尚健在的当事人与知情者。由于民国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乱与动荡,许多珍贵史料濒于失传,而那些当事人与知情者大多年事很高,所以史料抢救刻不容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友余不顾年老体衰,在基本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数十年间四处奔波于大江南北的图书馆、档案室与众多科学家及其亲属家中,“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无锡、昆明、贵阳、成都、重庆、武汉和西安等地,面对面访谈或通讯笔谈了众多著名科学家与教育家,其中包括苏步青、陈省身、胡芷华、魏庚人、赵慈庚、刘书琴、周一良、吴大任、杨振宁、庄圻泰、段学复、姚志坚、张素诚、吴文俊、徐利治、曹锡华、赵根榕、余家荣、王寿仁、周伯埙、谷超豪、王元、张禾瑞、钟善基、路可见、熊全淹、田方增、丁石孙、李培业、姜伯驹、许忠勤、严士健、卫念祖、朱德祥、陈重穆、梁之舜、蔡德金、甘大庚、郁志超等等,以及胡敦复、黄际遇、何鲁、熊庆来、郭坚白、江泽涵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子女,获得了大量的口述资料与珍贵的原始档案,整理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访谈录和人物传记”。正是由于张先生坚持不懈的史料抢救,使得她积累了大量的20世纪数学原始史料,并在这些史料基础上形成了多项研究专题,如“中国数学会史料”、本书的史料与评传、“20世纪前半页中国数学家论文集粹”、“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三杰研究”、“20世纪前半页中国数学家学术论文研究”、“20世纪早期的数学期刊研究”、“20世纪前半页”的中国数学教育家研究“等等。其中有些专题已经完成,如《中国数学会史料》与本书的出版,《20世纪前半页中国数学家论文集粹》正在出版过程中。

3.3 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

诚如张先生在前言中所言,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澄清这段历史中的一些“难解问题”,针对濒临失传的、张冠李戴的、误传的、说法不一的等重要20世纪数学史实问题。该书作者在广查史料、访问当事人与知情者的基础上,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许多数学史真相,如上面所言的解放前后数学会活动情况。再如关于民国时期我国获得的数学博士以及博士论文的发表、我国学者在20世纪前半叶在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些史实含糊不清,还有的论文张冠李戴。作者翻阅了当时大量的外文期刊,对照多种资料,认真辨查真伪,除了个别几篇文章实在难以分辨暂时放置外,其余都给出了详细的分类、记载,也纠正了个别错误。如《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四卷122~123页石祥林传中.传主论著目录中的第一篇论文“The Geometer of Isotropic Surfaces,Annals of Maths.1942,545~559”與陈省身的一篇论文相同,经查原刊原著,此文作者确系陈省身,而不是石祥林。传稿作者陆文钊教授也查证证实此事。特别是关于刘正经的专题,通过原参与办刊的余潜修、熊全淹与知情人吴大任、魏庚人、刘书琴等的访谈资料与原刊发表的大量纪实文献,还原了历史真貌,恢复了刘正经先生在创办两刊中的历史功绩,纠正了历史错误。可以毫不含糊的说,该书对于还原许多20世纪数学史真相,正本清源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3.4倾心着力于数学教育

对于数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往往注重数学家的数学研究工作,而忽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许多数学家传记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数学家的数学教育工作。作为一直工作在数学教育一线的张友余先生,特别是在多年数学史的研究中,她除了重视数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外,也一直倾心于对现代中国数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学教育家。本书中所记述的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位数学系主任冯祖荀、在祖国大江南北创建高等学校数学系的黄际遇、胡敦复与胡明复兄弟对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贡献、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魏庚人,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中国影响巨大的普及数学刊物《中等数学月刊》与《数学通讯》的创办人刘正经、大学数学传播刊物《高等数学研究》的创刊人刘亦珩教授等都是她关注的研究对象。书中特别披露了杨武之教授对于清华数学教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教育事迹。例如,1933~1934年间,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原3位专任教授,由于种种原因只留下杨先生一人坚持。杨不畏艰难,1933年夏,指导了柯召、许宝騄的本科毕业论文;1934年夏,亲次主持了陈省身的硕士论文答辩,使得陈省身成为我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数学硕士;后又多次帮忙支持陈省身出国学习。华罗庚初到清华.最初是跟杨先生学习数论.他是华罗庚先生数论研究的引导人;1935年夏,他又将华罗庚先生的一篇重要数学论文推荐发表在国际一流的数学期刊上,华罗庚在给杨先生的感谢信中写到:“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抗战期间,杨武之先生长期担任西南联大理学院与师范学院院长,兼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坚持教授治校、民主办学,发挥各位教授的特长创办了多个高水平的数学讨论班,使得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数学教育与科研水平在不仅没有因为战乱降低,反而有大幅的提升。张友余先生对于数学教育家的重视与我国20世纪前半叶数学教育史料的挖掘、开发,实是我国数学史的一大幸事。为当代我国数学教育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借鉴。

4 《20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的社会评价

《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一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三位同行通讯评审专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一位专家写到: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意义在于:现代数学系统进入中国是从20世纪开始的,从源头开始,符合历史研究的一般规律。另外,20世纪前半页的中国,连绵不断的战乱、动荡与变迁,使得史料记载极少、遗失较多。由于亲历的当事人逐渐作古,健在的也大都到了耄耋之年,即便是知情者也是年过古稀,进行这样的第一手史料的研究,有抢救之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以详实的史料,勾勒了20世纪中国数学发展的主线和一些侧面,填补了20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之上,澄清了中国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部著作是研究中国现代数学史基础性的资料,是整体了解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历史的不可或缺的学术著作。”另两位专家都谈到该书针对20世纪前半叶的重要数学专题进行抢救,详细调研与梳理,基础作用性强,对于学习与研究中国现代数学史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国著名数学史专家李文林先生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张友余先生的这部《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正是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历经36年的艰辛而收获的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研究正果。看完该书,最深的印象就是史料之翔实。书中披露的史料有不少过去鲜为人知。然而该书也绝不是史料的堆砌,正是在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基础上,该书澄清或解答了20世纪中国数学史的一些疑难问题。该书虽由一些看似分散的研究专题构成,但汇集在一起却将成为人们整体了解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历史的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献。

该书在刚出版之初,就有数学史学者钱永红先生在《数学文化》杂志上撰稿予以推介,并给与高度的评价。由于该书是由多个专题组成,历时近40年,一些专题多次征求一些数学家的意见,获得众多著名数学家的好评与高度赞誉。例如,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中国数学会”,作者用丰富史料找回了濒临失传的在抗战中存在8年的史料。陈省身先生对此写到“很感谢你对新中(国数学会)的注意”。关于杨武之先生的专题,王元院士写到:“你抓杨武之先生的研究很对.他的确很有功劳……”;段学复院士也曾就杨武之先生为作者回信。关于“20世纪前半叶中国数学家论文集萃”专题,陈省身、谷超豪、吴文俊、严士健、张素诚、徐利治、范文涛、许忠勤等院士与著名数学家都给予极大支持,并就具体文章选取提出许多建议;吴文俊院士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举、值得重视”,张素诚说,“(这些目录)是近代中国数学史的一部很好的资料”。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贵州数学会理事长、贵州师范学院李长明教授在阅渎该书后,于2016年2月4日和4月21日两次去信给作者,盛赞该书:“历史上的疑難问题最怕是孤证.而对近代中国数学史上许多众说纷纭的疑问.您广集资料,又不顾瘦弱的身体亲此采访许多当事人,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或用流行的说法,铸成了铁案,让后人放心的引用。做学问的人,有这样一本传世之作,我觉得一生的辛劳都值得”。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陕西师范大学60年代毕业生赵静丽等多人写信给作者,对本书提出高度评价,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5结语

张友余的《二十世纪中国数学史料研究》是集作者40余年研究的一部有关中国现代数学史的力作。该书以确切的史料解决了20世纪中国数学史的误传、张冠李戴、说法不一、含混不清、濒临失传等多种疑难问题;该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不崇权威,唯尊史实,从大量的史实中形成观点,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并对史料做抽象的理论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该书以翔实的史料积累,正本清源还原了许多历史真相;该书不惜重墨倾心于数学教育家。它受到王元、谷超豪、吴文俊、陈省身等一大批院士与著名数学家的赞誉,是20世纪中国现代数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文献。

张友余先生1934年生于重庆,原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副研究员,资料室主任,1990年3月退休。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她凭着对数学史的热爱,不顾瘦弱的身体,在几乎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长期奔波于祖国各地,查资料,采访当事人与知情者,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积累了大量的有关中国现代数学史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近年,已经耄耋之年的她,患严重老年性眼底黄斑变性,视力近盲.却更心急如焚.笔耕不缀。她不仅自己研究,更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多年积累的史料,指导年轻同行进行研究:她与王辉一起编辑《20世纪前半叶中国数学家论文集萃》,与钱永红一起研究“胡氏三杰”,指导笔者进行20世纪前半叶中国数学家论文历史进行研究,等等。笔者于2017年8月21日拜访张先生。先生不顾前不久刚刚从脑梗中恢复过来,兴致勃勃地于21日下午、22日上午连续与笔者谈话7个多小时.商讨研究方案与方法,等等。

张先生是我国现代数学史研究不可多得的专家。我们衷心祝愿张先生健康、长寿,为中国数学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数学家史料研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