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6朱志方
朱志方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如今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其知识技能的训练,也要将对其思想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一改传统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探究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同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改已推行多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与当代的教学体系相适应。《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要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传授作为重点,也要将人文影响纳入课程当中,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学习目标进行有机会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物理科目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来进行教学引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验心理学家认为,实验情境与实验的教学结果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具体意义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实际追求,帮助他们激活思维,强化记忆。笔者教授初中物理多年发现,只有在被老师的授课内容或实验场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才能够将实验的最终效果发挥到最大。很多实验都会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觉,这也与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更为符合,通過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要注意,所做实验所产生的信息要与学生现实验产生的新信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很多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经验也常常成为阻碍学生思维活跃的障碍。例如学习“浮力”,学生们往往会误认为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以及体积相关,与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深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空的实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那么要想帮助学生纠正观念,我们则需要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海底世界的精彩短视频,再观看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海洋的浮力可以唾弃万吨巨轮,但有时却又无法浮起一个小小的铁珠,当船舶从海里开向河里时会发生怎样的浮力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除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弹簧将体积相同的铜块与铅块分别浸入水中,让学生对弹簧秤的显示数字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想要证明物体的体积与福利无关需要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设问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物理方法,并在实验的设计中逐渐提高其自身的的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充分证明了好的问题设置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情况进入知识的更新状态,学生的设置正确,不断地打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再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起发和引导;而学生作为探究者,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究来法制更多的新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将应老师的“引”与学生的“探”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要在给学生足够学习空间的同时做到监管得当,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引导过多。
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成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并且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形成,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发言的机会,表的自己的内心想发,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选取代表汇报的方式来进行。
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对交流成果中所涉及到的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再次讨论,并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再进行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让同桌互相帮助,也可以分为小组讨论亦或是全班辩论的方式来进行,为学生提供以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平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合作、竞争的机会。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结合单性思维和异性恋思想。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对讨论的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并进行有效调整和正确的引导;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是一些与备课时不统一的结论,将教案转变为学案;再次,应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充分带动起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积极与鼓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充分发散思维。
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活动过程当中,培养他们的积极思维。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好问的天性,探究教学应当围绕如何满足学生的好奇而开展,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是出于好奇而不是被动的,也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而展开的。并且,学生应该充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调查中所获得的现象和其他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应该对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调查过程中必须积极思考。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做演示实验,在学生发现实验现象与假设不一致时,他们便会产生迫切的愿望去了解真实的结果,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综上所述,与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凭借着其科学性的优势,能够更容易的让学生们所接受。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从被动的接收知识逐渐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凤阁.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6):79-80+84.
[2]孙勇. 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赤子(上中旬),2015(07):223.
[3]金丰玲.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2017(08):62.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天禄中学33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