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技巧探析

2018-02-06刘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胸腔镜

刘灏

【摘要】目的 探究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单孔胸腔镜下接受手术。结果 手术共切除了左肺下叶背段10例、基底段9例,左肺上叶舌段15例、尖前段12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9例,无死亡案例,术后随访也没有出现复发或死亡情况。结论 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手术技巧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检查技术的发展,很多肺部小结节都一一被发现,同时这也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多挑战。大量研究报道,对于周围期型肺癌,亚肺叶切除的疗效与肺叶切除相当,可以减少对肺功能的损伤,保留更多的肺组织[1]。因为亚肺叶切除术拥有众多优势,更适合心肺功能不全者和肺癌术后病变患者。亚肺叶切除术主要有肺楔形切除术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由于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缺陷,一般用于治疗肺功能较差的患者[2]。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以保留更多的肺功能,所以在治疗早期肺癌和肺良性病变方面更具优势。再加上腹腔镜和内镜缝合器等手术器械的产生,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技巧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为(53.2±6.50岁;病灶位置:左肺下叶背段10例、基底段9例,左肺上叶舌段15例、尖前段12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9例。术前诊断: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瘤15例,良性疾病12例,肺毛玻璃樣变13例,结肠癌术后肺转移瘤20例。

1.2 方法

让患者取健侧卧位,将左右腋前线第5肋间作为切口,利用10 mm30度的胸腔镜辅助手术,如果患者的肺裂发育不完整可采用“序贯单向式”由上而下进行。在处理血管、肺裂和气管时应使用可旋转头部的肺直线切割缝合器,部分患者也可以使用普通的肺直线切割缝合器,从而降低治疗费用。同时运用双关节腔镜辅助手术,将吸引器和电凝钩头适当弯曲,让肺血管的游离达到骨骼化状态。在切除肺叶时应采用“挖树法”,首先将肺门根部划圈,然后从下肺韧带开始打开纵隔胸膜,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淋巴结清扫操作,应先清除淋巴结。在清除淋巴结时,可以利用肺组织的自然牵拉作用,先清除淋巴结外侧,然后再游离清除肺组织。

2 结 果

患者均完成了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共切除了左肺下叶背段10例、基底段9例,左肺上叶舌段15例、尖前段12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9例,无死亡案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时间数据见表1。术后对研究对象随访一年,均未发现复发或死亡病例。

3 讨 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的开胸手术相比能够缩小切口长度,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切口麻木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术可以减少对肌肉的损伤,保护患者的肌肉功能。但是,在三孔法和四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副操作孔一般都是选择肌肉层较厚的腋后线附近,这样就会导致手术切口出现出血和疼痛等反应[3]。

单孔法在初期推广有些难度,因为它的操作原理和三孔法与四孔法存在不同,多种器械会互相干扰,而且操作器械与胸腔镜的加入导致操作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持刀医生与助手需要慢慢适应这一变化。首先参与手术的人员必须熟悉传统的胸腔镜操作技术,严格遵循胸腔镜手术训练曲线,让持刀医生在前,助手灵活移动位置。单孔法一般在腋前线第4根或第5根肋间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处理肺裂,但是女性患者的乳房会影响到切口的选择。因此,临床上把切口位置定为第5肋间距离腋前线3厘米左右的位置,这个位置的肌肉层较多,肺切割缝合器能更好地处理肺血管和支气管。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共切除了左肺下叶背段10例、基底段9例,左肺上叶舌段15例、尖前段12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9例,无死亡案例,术后随访也没有出现复发或死亡情况。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尤其适合老年低肺功能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树庚,等.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技巧[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6,3(02):122-124.

[2] 蔡海波,等.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2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02):155-157.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胸腔镜
外源性防御肽(佰润)对胸腔镜术后气道黏膜修复的影响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膜腔闭锁的效果探讨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胸腔镜经膈右肾上腺肿瘤切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