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生物课学习体验,做学生多层次传道解惑的引导者

2018-02-06穆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资源整合

穆岭

摘要:顺应新课程要求,打破固有的“课上讲解、课后练习”的呆板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体验,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点与切入点;通过课程的设计,让学生从多角审视自身的学习行为并掌握有用的生存技能与更深度认识周遭的观察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兴趣唤醒,学科迁移,资源整合

印度学者奥修曾讲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当教育者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就能使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他们自身的存在。苏格拉底又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何引领学生在认知中点燃智慧的火焰,让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如何让学生在知识激增的大环境下,从有限的课堂上掌握理解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如何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被终身受用?这都是我作为生物教师时常都在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在不断的教学摸索中,个人归纳出一些的经验与领悟,拿来与各位老师分享交流。

一、教学活动从教育的最初动机出发,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教学能够使学生激发兴趣,就能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对于第一次系统接触生物学领域的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自然比较容易被这门课程所吸引。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长时间保持这种“好奇心”,让生物课成为他们觉得有趣好玩并且喜欢的课程?

1.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坚持贴近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生物学知识。学生在中学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常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融会贯通,既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学习热情,更为概括、解释枯燥晦涩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细菌、真菌部分的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加深理解食物腐败的现象,回想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如何防止或减缓食物变质?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解决办法。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各类的包装食品,通过其贮藏条件和查阅营养成分表,分析判断此食品采用了防腐手段的原理。通过实践既是对课堂知识的验证与消化,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从小处观察的习惯和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2.在课堂教学的语言组织上,注重生活、趣味化

对于不同特点阶段的认知水平,结合教材中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相关内容编排,把教材中的抽象内容通过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加工成事件、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故事可以是有关某个科学人物、某项生物学发现或新技术应用,甚至可以是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内化。

3.在课程技能的培养上,倡导动手实践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生物课堂上不应该只有客观的事实和枯燥的理论,更需要的是在探究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通过教学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综合与运用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中,除了通过课本中种子萌发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还可以利用教材结合生活,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外实验甚至结合校本课程和劳动技术课,通过有趣的栽培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操作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不断观察萌发后种子的不断成长发育,为之后的课程“植物的生长”提供可以同步观察和操作的对象。

二、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多学科交叉联系,鼓励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丰富自身世界观

生物学科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构建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和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而且通过构筑知识网络,发挥学科交叉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調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学习传染病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教师会在课上介绍一些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瘟疫暴发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特征、机理、危害,甚至认识到其对人类演化、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适当触及相关学科,引导学生跳出课堂限制,从多维度思考问题,获得综合的学习体验。我在课堂上讲述疟疾这种传染病时,同时展示美国温度分布图(包含纬度标注),以及南北战争前美国两大阵营的势力区域分布,让学生合作讨论找出其中的潜在联系。通过教师点拨,小组整理归纳发现以下结论:南北两方的区域分割的与蚊虫泛滥区的边界基本重合,南方各州温暖湿润、得天独厚的种植气候,加之对传染病具有高抵抗力的黑种人自然成为高质量劳动力的首选,这也就造成了南方必然的以黑人蓄奴制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体。原本看似与本节知识不甚关联的历史、地理及社会经济内容,通过整个事件的脉络整理,让学生从生物学视角上重新深刻理解传染病的三个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让学生脱离单一片面的枯燥记忆,让学生的探索在学科间跳跃,让孩子们观察世界的视线落得更远。

三、充分利用信息优势,结合微课、慕课的自助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最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教材篇幅限制与课堂时间制约,教师要想办法利用45分钟之外的时间,将相关知识能力与实践呈现给学生并且有效解决学生多层次、多方向的问题。在进行“植物的生长”的课程中,结合原有积累知识,将涉及的新问题以课外探究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同时提供有关的视频、网站、关键词等等,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利用课余碎片时间自由自主找到满意的答案。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当堂回答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新的疑惑,让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完成学习拓展,并在课下提供答疑甚至是一对一的解答,真正实现根据为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

参考文献:

[1].马静.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16期

[2].高淑平.让生本教育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j].科技咨询,2012年13期

(作者单位: 天津市新华中学 300204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