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石性胆囊炎采取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差异

2018-02-06毛林李晓斌刘林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

毛林 李晓斌 刘林青

【摘要】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和B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8±12.9)min、术中出血量为(86.8±16.5)ml、肛门排气时间为(1.6±0.5)d、进食时间为(1.9±0.6)d、住院时间为(5.9±1.1)d,均优于A组的(78.8±13.5)min、(145.5±29.7)ml、(2.8±0.8)d、(3.0±0.8)d、(8.1±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2,11.994、8.799、7.562、9.220,P<0.05);B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2.00%、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0,均低于A组的11.63%、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551、4.860,P<0.05)。结论:相对开腹切除胆囊,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疗效显著。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开腹; 腹腔镜; 手术切除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1-0167-02

胆囊结石为肝胆外科中常见病、多发病,结石可引起胆囊堵塞,而引起急性炎症发生,表现为胆囊局部水肿、充血、粘连,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症状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腹腔炎症发生,危及患者生命[1]。通过手术将胆囊连同结石切除,为目前临床中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方法,但传统开腹手术通过腹部作切口进行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手术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随着腹腔镜手术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胆囊结石首选治疗方法[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术前完善超声、CT及實验室等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结石性胆囊炎,均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绝对禁忌证,排除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和B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A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1~69岁,平均(45.2±5.8)岁。B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3~68岁,平均(45.4±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取右上腹腹直肌边缘作5~10 cm切口,进入腹腔后进行整体探查,将粘连组织充分分离,充分暴露胆囊,直接切除,若不符合直接切除条件,先将胆汁及内容物吸净,在探针引导下将胆囊管分离,距胆总管约1.5 cm位置将胆囊切除,并于近端进行结扎缝合。胆囊窝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

B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于脐部做1 cm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10 mm Trocar管,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维持压力在12~15 mm Hg,置入探头对腹腔内情况进行整体观察,同时作3孔作为操作孔。先将腹腔内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寻找壶腹部,将胆囊颈浆膜层打开,对Calot三角进行分离,将胆囊管、胆总管解剖结构分解清晰后夹闭。断离胆囊动脉供血支,并切断胆囊管和胆总管,将切下胆囊取出体外,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术后两组患者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2)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记录术后出血、感染、肠粘连、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设定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比较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肠粘连发生率为0,均低于A组的11.63%、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为胆囊结石导致胆管阻塞,引起胆囊内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炎症的发生,往往起病较急、病情较重[3-4]。文献[5]临床研究指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着堵塞、感染加重,可导致胆囊过度肿大、全身性感染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中手术切除胆囊和结石为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关键。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可增加患者出血量及感染概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对手术疗效及预后造成一定影响[6-8]。

随着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快速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结石性胆囊炎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逐步取代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首选的手术方式[9]。但既往研究认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因炎症影响,胆囊周围水肿、充血较为严重,对解剖结构造成影响,同时可增加感染扩散概率,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禁忌[10]。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方式的成熟,其在结石性胆囊炎中应用能获得较为显著疗效[11]。本次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对比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小切口,在探头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其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和广阔,能提高手术精细度,从而减轻对正常组织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疗效。王为华[12]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后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手术疗效。与本研究腹腔镜显著减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一致。endprint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手术创伤较传统手术小,患者恢复快,疗效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2]许帮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变异的认知和处理[J].华夏医学,2014,27(3):40-42.

[3]魏峰,武永东,尹文利,等.创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3):215-218.

[4]刘志贤,阚永丰,陈波,等.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4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43-45.

[5]王晓军,王志力,郑立,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9):685-687.

[6]马文贵,杨振琪.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J].华夏医学,2015,28(2):30-32.

[7]王海生.腹腔鏡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21-122.

[8]彭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8):1481-1484.

[9]万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6):797-799.

[10]王成虎,陈君,张应贵,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06-6807.

[11]翟荣幸,汪宏.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7):566-568.

[12]王为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60岁以上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8):1291-1294.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腹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
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