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2018-02-06关红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关红红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也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探寻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观念改革出路,引导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识更为透彻化,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本文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困惑与转向

引言: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语文和数学,其中语文是未来学习中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就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的质量。但是当前许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兴趣习惯、爱好没有很好的衔接,在新课改推行下,小学语文课程要逐渐与教学改革相切合,因人施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如何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语文和数学,其中语文是未来学习中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与未来学生的素质有关。 但如今,许多年轻学生对语言学习兴趣浓厚,原因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和学生对习惯和兴趣爱好,没有凝聚力,培养对新课程改革的兴趣,小学语文课程应该逐步与 教学改革是适宜的,教学方法和不断创新的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从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的角度,分析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如何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一、现状反思:乱花迷眼多枝蔓

1.“儿童本位”意识缺席

当前的语文课堂,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拿到一篇课文,先想想可以教什么,再看看怎样教方便,然后才可能想到儿童是不是能够接受。至于所教的内容儿童是否真正需要,每个儿童的需要又有什么差异,则很少考虑,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换句话说,儿童充其量只是教师设计教学并实施教学的一个依据,语文教学并没有从儿童的起点和需要出发。把儿童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位,老师们普遍缺乏这种意识。

不仅是在教学的起点儿童意识严重缺位,教学过程当中无视儿童的现象更是令人惊心。集中表现在老师以教得顺畅、学生配合默契为评价自身教学成功的标准,以课堂发言热闹,老师的眼中有自己,有教材,有课堂,却少有儿童。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难以切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没有激情投入,无法享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伪儿童化”泛滥成灾

所谓伪儿童化,也就是表面儿童化、虚假儿童化,看似尊重儿童,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儿童的学习能力出发,实则是让儿童扮演群众演员,配合老师顺利推进课堂教学,大“秀”老师课堂教学的技巧,学生几无所得。

比如一位老师作公开教学,问学生:“同学们刚才自学了《钓鱼的启示》一课,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沉默。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小姑娘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的问题是‘谁和谁去钓鱼。”教师答:“你的问题提得好,还有谁有问题?”一学生说:“老师,文中的‘我为什么不肯把大鲈鱼放回鱼塘里呢?”教师赞许道:“问得好。”又一学生问:“老师,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把大鲈鱼放回鱼塘里去呢?”教师答:“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么我们就来讨论同学们刚才提出的几个问题吧。”随后,这节课便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诸如此类“伪儿童化”的课堂实在太多。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表演文字,课堂教学嘈杂,语言不清; 有的老师把学生的资源扩大,“唱歌可以登场”,而是扩大内容,文字教学相距甚远; “有些老师是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增加一些附加条件的引导下,有的坚持让学生沿着我们的思维,一些批判的标准,统一答案,只要 答案不是老师的默认就是错误的”

3.目标定位失当

儿童是成长中的“这一个”,他们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潜力,所以教学提倡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进而抵达儿童的“最优发展区”。

但现实情况是,有些老师在学生完全能够读懂的文本内容上转圈圈,尽心尽力“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除了学习几个生字,再就是带着学生学习文中几种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说不定,教师还另外再补充介绍其他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让学生了解——美其名曰:拓展阅读……至于如何阅读这类童话的基本的方法与策略,学生则不得而知。今后,学生再遇到这样的童话,还是无从下手,更谈不上乐于阅读、自主阅读、读有所获!

二、出路审视:条条大道尽通途

1.教科学的语文

用“科学”来界定语文,似乎并不科学,这种认识正是造成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需要感悟、品赏,但并不代表语文教学就不需要精确和科学,真正高效的语文教学一定是精确和科学的。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一个比喻句教了十二年,学生高考时仍然写不好呢?不就是因为比喻句知识的教学不精确导致的吗?

教科学的语文,就是秉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挖掘教材中“真”的知识、思想与情感,引领儿童逐步认识教材本真的面目,在与教材的深度对话中,汲取语文的营养,形成鉴赏的能力。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被编者作了删改,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了难度,甚至会引起误读。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国祥老师在反复研读老舍的《草原》时发现,《草原》第一段描述的草原景色,初读之下,就觉得写得美,语言美,语言传达的风景也美。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结语: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得以"返魅",使其在吸收、借鉴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然而,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對接、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当前教育环境、教师资源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度、细致地反思,以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体系,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邢星.曹文轩:我喜欢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J].人民教育,2011(9):50-53

[2]罗刚淮.例谈课堂中的伪问题[J].小学语文,2011(5):11-12

[3]许纯林.学习兴趣要激发,更要保持[J].人民教育,2011(9):48-49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第三小学741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