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经替加环素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8-02-06杨霞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辅助治疗

杨霞云

【摘要】目的 探究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经替加环素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病人1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替加环素治疗。结果 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5%,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人实施替加环素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相比,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替加环素;辅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4..01

重症监护室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对重症病人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时刻监测,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任何危险情况,挽救病人的生命[1-2]。本文通过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人实施替加环素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发现其治疗效果更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病人共计160例,并且随机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作为观察组,每组各80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42位,女性患者38位,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61.38±4.52)岁,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次数19~35次,平均感染次数(25.32±4.32)次;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39位,女性患者41位,年龄为24~77岁,平均年龄为(63.23±4.12)岁,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次数21~32次,平均感染次数(26.82±4.92)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将其置于

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次用量为3 g,每天进行3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将其置于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使用100 mg剂量,之后每天滴注剂量为50 mg。两组病人的治疗周期为一到两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且感染情况逐年增多,使得其耐药性也日益增强,它在医院环境分布比较广泛,且生命力极其顽强,重症病人及ICU病人被其感染的几率特别大,很多时候也被称为ICU获得性感染[3]。在院内感染中,占据最高感染几率的应该属于不动杆菌属的感染,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青霉素G、第一及第二代头孢菌素保持着很高的耐药性。院内可以提取到的不动杆菌属植株大部分都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引发呼吸道相关感染,不过也存在一定可能性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及继发性脑膜炎。同时它很容易对消毒物质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重症病人及ICU病人造成了威胁。

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病人共计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将其置于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次用量为3 g,每天进行3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将其置于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使用100 mg剂量,之后每天滴注剂量为50 mg。两组病人的治疗周期为一到两周。经研究发现,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人实施替加环素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相比,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常洪美,凌 冬,张 丕,等.ICU患者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同源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6):2137-2138.

[2] 梅雪飞,荚恒敏,张 亮,等.综合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176-178.

[3] 荣菊芬,周丽珍,孙维敏,等.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环境因素及干预措施[J].重庆医学,2012,41(8):793-795.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助治疗
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Ⅰ级疗效观察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脾多肽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