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疗效探析
2018-02-06黄生斌马秀娟
黄生斌+马秀娟
【摘要】目的 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探究分析疗效。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髓内钉固定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最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固定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4..01
在临床骨折中,四肢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折部位,在采用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的早起进行功能性锻炼的情况下便可大致痊愈的目的,然而却因为部分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差、血运遭到破坏、供血不足以及感染等原因导致了四肢骨折骨不連的情况[1]。而在本文中,则通过从我院选取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的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对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2到68岁,平均年龄为(41.6±3.7)岁;对照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3到69岁,平均年龄为(42.5±3.7)岁。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可分为肱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股骨骨折,病例数分别为8、20、8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髓内钉固定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固定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3 讨 论
在四肢骨折的并发症中,骨不连的情况是较为严重的一种,通常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对患者造成了多次伤害。而在对骨不连进行治疗时,其治疗原则主要为提升机械稳定性、改善患者的局部供血,最终的治疗措施一般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对骨折部位进行支撑,从而为骨不连提供支持力,同时,在面对部分骨量较少的患者时,采用钢板固定也可防止植入骨出现位移的情况,最大程度的防止了并发症的产生。然而,在采用钢板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时,却会对骨折部位的血运产生影响,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在采用髓内固定的情况下,则顺应了生物力学的特点,提升了固定的稳定性。此外,在髓内钉置入髓腔后在进行锁定的安装,既可以达到提升承载力的作用,也可达到增加骨折部分压力的双重作用的效果,提升了旋转的稳定性。
而从本文中也可看出,因为带锁螺钉具有一定的弹性,顺应了骨不连部位的愈合规律,所以进一步加快了骨折的愈合。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而将手术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毛鸿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37例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2):121-123.
[2] 尤云文.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64.
[3] 陈军明,李文成,等.选择适宜的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09):1679-1686.
[4] 李靖扬,周瑜博,等.四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6):4163-4167.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