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比较
2018-02-06曾培容冯惠霞熊军义
曾培容+冯惠霞+熊军义
【摘要】目的 对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把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PF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PF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之后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5%;在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患者发生中性粒减少与恶心呕吐的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恢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4..02
鼻咽癌作为一种高发性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于鼻咽腔侧壁以及鼻咽腔顶部。鉴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隐蔽且具有多样性,进而在早期发现该疾病的几率非常低,因而一经确诊,该疾病患者的病情就已处于局部晚期。目前,治疗该疾病所采用的首选方案主要是以放疗为主[1]。然而,单纯采用放疗的治疗方式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却并不显著。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1例,对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期属Ⅱb~Ⅲ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将院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43.11±1.90)岁。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0.20±2.51)岁。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诱导化疗:TPF方案诱导化疗方案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药物:多西他赛,60 mg/m2 dL;顺铂60 mg/m2 d2;氟尿嘧啶550~750 mg/m2 d1-d5,持续泵注120h;②静脉滴注:120 h;③时间:重复3周,共3个疗程。PF方案诱导化疗方案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药物:药物:顺铂80 mg/m2 dL;氟尿嘧啶550~750 mg/m2 d1-d5持续泵注120 h;②静脉滴注:120 h;③时间:重复3周,共3个疗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多西他赛药物输注的过程中,d0-d2早晚餐后口服地塞米松
16 mg;顺铂输注当日与前后1天则需水化;化疗期间和结束后应对患者的血象和肝功能以及肾功能进行监测,时间为每周一次。
同期化疗:同期放化疗要在诱导化疗完成之后进行。其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以及6 MV X线;②放射野:7~9野,大体肿瘤靶区,6810 cGy/30次,5次/周,共6周;③药物:顺铂80 mg/m2,第1天,和第22天;④监测:对患者的血象和肝功能以及肾功能进行监测,必要时,还应给患者的升白细胞、抗感染、升血小板、护肝降酶以及护肾等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总有效率的判定,按照WHO抗肿瘤药物疗效标准,划分为CR、PR、SD、PD。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CR+PR总有效=(CR+PR/n)*100%。毒副反应主要包括,血小板降低、中性粒降低、口腔黏膜炎以及恶心
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PR、CR、PD、SD的例数分别为18、20、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患者PR、CR、PD、SD的例数则分别为8、33、0、0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因此,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性粒减少与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药物治疗干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而血小板降低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如何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复发率,提升局部控制率以及减少远处转移已经成为医学界个研究学者研究的关键点,这主要是由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远处转移[2]。由研究表明,采用早期、联合、足量的化疗干预方式对于有效减少远处转移所带来的风险是非常有效的。鉴于此,早期诱导+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已经成为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同期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局部缓解率,还可以进一步减少远处转移,更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进而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3]。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单纯的放疗治疗方案,PF诱导化疗可以为鼻咽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有研究学生也表明,相比于PF诱导化疗方案,TPF方案诱导化疗在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更为有效,并可以完全取代PF诱导化疗方案[4]。基于此,本文對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进行了比较,临床研究表明,尽管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较差,且单纯采用放疗的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也并不显著,但相比于PF诱导化疗方案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TPF诱导化疗方案联合同期放化疗在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5%(P<0.05);治疗组患者中性粒减少与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TPF方案优于PF方案(P<0.05),毒副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恢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雄辉,梁彩霞,江丹贤,等.TPF诱导化疗或PF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12(24):1018-1024.
[2] 王 娜,刘雅婷,宋飞雪,等.TPF方案对比PF方案诱导化疗后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Meta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02(13):47-54.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