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方的“中国风”说起

2018-02-06刘百淞

环球时报 2018-02-06
关键词:弱智中国风西方人

刘百淞

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农历戊戌年。一些外国商家挖空心思,将“狗”植入自己的品牌文化,藉以赢得中国人的好感。

有人晒出图片,据说是某大牌推出的狗年红包——正面赫然印着金色大字“狗”。此图一出,吐槽之声汹汹而至。有人说这是一箭双雕,既送了钱,又骂了人;还有人说这是对“单身狗”的嘲弄。无独有偶,有几家服装品牌也把“狗”字印在了自己的商品上。真是“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出于好奇心理,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资源,甚至将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符号添加到服饰、文身、器皿、建筑之上,在局部地区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股“中国风”鲜少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涵义,只是停留在粗浅层面的消费、裁剪。

有些人不解个中缘由,一旦遇到国外品牌打上十二生肖、中国年、青花瓷等标记,就高兴得不得了,误认为西方社会开始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以爱者如宝的臆测态度对待产品设计的表面现象。殊不知,好奇不等于熟知,熟知不等于理解。我们不能奢望西方人都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

同样,不少中国人觉得店铺名称、服装款式、企业标识、生活方式都要有点洋范儿,把各种“洋节”过成购物节,但对这些“洋玩意”背后的历史真相知之甚少。

无论是西方人点缀中国文化元素,掀起强劲的“中国风”,还是一些中国人盲目热衷消费舶来品,其实都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弱智化”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快餐文化的缩影。“弱智化”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现象,而是国际化的普遍现象。它的运行机制可以用“简化”二字加以概括。大致说来就是,普通人在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的裹挟下,不再推崇繁复的创造与创新,不再追求超高的艺术标准和文化标准,而是对思想、教育、文化、艺术进行简化处理,以期赢得受众的广泛赞誉。

为扭转“弱智化”的不良倾向,持续推进文明对话是改变现状的根本举措。

对待中国文化,我们既不能自暴自弃,又不能自矜功伐,而应不偏不倚,培育元气,直道而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势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其寄希望于西方人的粗浅青睐,造成文化产品质量的降低,不如创新传播机制,利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准确系统完整地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我们必须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坚守中华立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是民间传统文化学者)

猜你喜欢

弱智中国风西方人
浅淡对弱智学生教育之我见
智能门锁“弱智”38款测试样品都不安全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