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党的文化渊源与现实路径
2018-02-06商植桐田雨鑫
商植桐 田雨鑫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汲取全党智慧,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按照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廉政建设思路,以摧枯拉朽之势反对腐败并形成了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同时,废止修订制定了一大批准则条例规则等党内制度,基本搭建起廉政建设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划定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高线”。随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的固化与深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以德治党”必将成为我党深化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德治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固有基因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及其行为规范体系,滥觞于原始氏族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比较完善,是在“德”的基础上对各种治国手段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秦及之后的各朝代,或“德主刑辅”,或“刑主德辅”,均以不同方式对德治思想予以了承续和发扬,使中华民族的德治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永恒基因,代代相传。
(一)德治是诸子百家争鸣的契合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等各家学派争芳斗艳,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指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这些学派,虽然立论不同,但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均是为统治者治理和统治国家服务的,对百姓仁爱、兼爱、正善治等均是以道德的方式实现治理的不同诠释,诸子百家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契合点的。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敬德”“裕民”“节用而爱人”,主张仁治,仁爱,仁义、王道、以德服人,以“安人”为主要目标,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深信“德”的力量,认为德政是治国的最高典范。儒家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善教,民爱之”,主张“善教”,强调“克己复礼”,其德治、仁治、礼治思想已经影响了我国几千年。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儒家思想这一基础之上,集成仁、爱、礼、信、廉等教化与治理元素,开启了中国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创造了从“修己”到“安人”的社会治理路径,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雨考验与洗涤,其基本的思想内核历久弥新。
墨家主张“兼爱”,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对治理对象施之以爱;主张“尚贤”,使用贤明智慧之人,不论其出身;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由相爱而互利,在相互的爱中获取各自利益上的满足,对统治者而言就是以爱的方式治理,对被统治者就是爱的回馈,各得其所;主张“义者,善政也”,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施之以“义”。墨家爱与义的观点,对于国家治理来说与德治是相通的。
道家最典型的治理思想是“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依靠万民的“自化”而实现“无不治”。建议统治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道德经》八十一章中通篇讲述道与德,多篇涉及国家治理方面,主张“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正善治”。认为“太上,不知有之”是最好的治理方式,使老百姓不知道治的存在,主张无形管理,这与德治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管仲、李悝、商鞅、韩非等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商鞅变法”帮助秦朝短时间内走向了强盛进而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启了新兴地主阶级推翻奴隶主贵族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序幕,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商鞅主张法治但绝没有放弃德治,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取信于民,厉行法治,赏罚分明,得到人民的支持,“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韩非综合法家前辈的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主张“不务德而务法”“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但韩非并不是完全排斥德治,而是主张刑主德辅、以刑生德,认为应“外无怨仇于邻敌,内有德泽于人民”“治吏不治民”“善为吏者树德”等,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信民、利民、反暴政以及倡导忠孝等。从一定角度讲,商鞅、韩非等法治理论与实践,是靠德治支持与维系的。
(二)德治是中国阴阳学说的交合点
阴阳学说,是中国先民用朴素辩证法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运行表象,总结出的认识人的思想与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古代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古人发现的天人合一的密码,长期影响着国人思维和行为习惯。阴阳学说认为万事万物具有阴阳两方面属性,二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是相对相反,但不是对立相克;二者通过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并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和谐统一。
法治,以其刚性的执行性和不可融通性,彰显的是力量与强制特点,显现“阳”的属性;德治,以其对客体影响的隐性与柔性,表现出通过教化促使人自我改变特点,呈现出“阴”的属性。按照中国阴阳学说,阴阳存在于一个事物中,是不能割裂的,只是主次关系,力量大小关系。在统治者认为需要强力施以法纪的时代,必是社会动荡或反对势力猖獗的时期,此时国家具有“武力”属性的国家机器高速运转,整个社会呈现治理的刚性,如中国历史上的商朝、秦朝及汉朝、明朝的某个阶段等等。在统治者认为社会安定或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足以动摇其统治地位,或者治理百姓通过教化与系统管理即可实现有效治理,此时往往推行“仁治”“德治”,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法治与德治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一个阶段以阴为主抑或以阳为主,措施得当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措施不当时必须予以调整与修正,否则会走向社会治理目标的反面。德治与法治必须交替进行,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从而达到治理手段阴与阳的有机契合,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阴阳学说,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是“德主刑辅”与“刑主德辅”在一定条件变化下交替进行,是中华文明延绵几千年不断的内在密码,是对国家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德治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绵不息的伦理基因
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历劫不死、延绵不息,几千年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明蕴含了以阴阳文化为基础,法治与德治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保证社会和谐进步的社会伦理基因。
代表古代文明的古代哲学家,在其思考与研究领域有着天然的分工,古巴比伦哲学家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古印度哲学家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思考与实践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研究统治者如何保证社稷长治久安,如何保证长幼尊卑关系,如何保证社会的安宁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等,产生了大量学说与观点,创造了阴阳学说及文字、礼仪、历法、书法、戏曲等文化,而这些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因是“德”。纵览中华民族的进步史,“德”与“德治”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内核与主线。
二、我党“以德治党”的历史必然性
以德治党,即用道德激励人、引领人。以德治党的“德”,主要指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其内核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
(一)以德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适应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与期待,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党内法规建设的新成果,不断创新与改进管党与治党的形式与方略。
1.从文化传统认知角度看。我国有着深厚的德治传统,尊道敬德、为政以德、以德配位、以德服人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孔子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代君主大多认同这个道理,重视自身修养,做到以德服人,从而取得万千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君主宣扬“德”不仅仅希望得到百姓的敬仰与信服,更是巩固自身统治、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德治党”的方略不仅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崇德重德的历史文化传统,更是对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从人民群众的普遍意识看。中国的执政党如果不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准,就不配拥有领导地位,没有能力领导好这个国家,人民不会信任和支持。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从开始红色革命起始终注重以人为本,重视民生,这是我党取得人民支持与拥戴的重要因素。“以德治党”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员在治理方面施之以德治方式的同时,对党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提出新要求,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水准,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显示度与针对性,使党员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成为人民的公仆,永葆人民对党执政的认同、拥护与支持。
3.从执政党的执政合理性角度看。党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党在幼年时期就确立了一系列思想建党原则,保证了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博得了民心,最终夺取了政权。建国后,我党仍然对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如一,常抓不懈,在变幻多端的世界发展大潮中一直保持着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并赢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宣传者、教育者、执行者、监督者,他们的道德水准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形象和威信,决定着党的感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合理性与执政伦理。党的十九大,把政治建设置于党的系列建设之首,从更高的层面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作出更长远谋划,指出更先进方向,是党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重要举措。
(二)以德治党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为我们深化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规治党、以德治党指明了方向。从周朝出现“法德合治”的雏形之后,在各朝各代的社会秩序中均有不同体现,但现代的法德合治与其有着实质性区别。古代法德合治的实质依然是人治,是君主为实现自身统治的一种手段,而今天的法德合治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法治社会。
从法律法规和“德”两方面看,法律法规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但二者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不同范畴,法律法规属于制度方面的范畴,而“道德”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范畴,因此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强制性,而“道德”更多的是靠人自身的信念与意识。法律法规和道德可以调节的客体是相同的,二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补充,既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又发挥道德的感召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即法德合治是我党的治国方略,法治与德治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最终统一于治国当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党。
(三)以德治党是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党的“软”路径
软实力往往是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始终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逐渐成为从严治党的一种新模式,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对道德层面予以系统规范与要求,使党员不只是靠“死”的制度来规范,更依靠“活”方式来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从严治党的全面性。
儒家的孔子强调“政者,正也”,也就是说为政者一定要像一个正人君子一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时刻认清自己的身份,杜绝一切违法乱纪。以德治党就是从更高层面对党员提出更高要求,保证每一位党员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自觉树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的勇气与自觉,始终做到忠于内心、忠于党、忠于人民,始终做好人民的公仆。注重以德治党,是对古今中外治国治党经验的深刻总结。
(四)以德治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高党的道德水准与德治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题中之意。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我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科学判断,党对党自身以及国家、军队等的领导方式与方略必须与之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倡导与实施以德治党,全面提升党组织及党员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组织水平、作风水平、纪律水平,在健全党内法规的同时提升党内法规的执行自觉、执行能力与执行效能,构建管党治党的科学化规范化道德化机制,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三、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党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确保德治建设的有效推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理想信念大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净化党员思想,提高思想境界,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强化理想信念对于管党治党的重要性,深刻认识理想信念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严治党,不仅要依靠党的纪律保护,更要依靠理想信念的引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勇于自我革新,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的政治法宝。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共产党人面对严刑不屈服、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诱惑不动摇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教育要系统规范,认真系统学习教育,划定并明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高线”;潜移默化情感教育,鼓动、唤起党员同志们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理想的真诚;示范带动引导教育,彰显党员干部的领导示范作用,榜样在前,我们才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理想信念是根本,只有做到信念坚定,才能做到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二)强化宗旨教育,以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推动道德素养的升华
党的宗旨教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党最为显著的标志,我们党自成立开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我们一贯坚持的宗旨和最高原则。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始终把群众放在中心位置,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作为党内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必须做好领导和示范作用,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觉行为,不高高在上,不居高临下,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统一战线,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提高宗旨观念,增强公仆意识,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宗旨意识的固化与自觉中,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和情操得到升华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得到发扬光大。
(三)积极培育纪律精神,让党员干部从崇敬党纪到自觉遵规守纪
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纪律严明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主要靠严明纪律”。我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均将遵守党的纪律作为重要承诺,党的历史上历次学习、整顿等活动,几乎均以整治纪律为主线。培养纪律意识,要强化对党章的学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意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成为完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全体党员在自觉学习并认真执行党章党纪的基础上,实现全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道德是高线,纪律是底线。但纪律所具有道德不具有的强制性,只有遵纪才能更好地守住底线,维护党内秩序。党员干部必须要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并起到遵纪守法的示范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党内的纪律教育,培育党员干部的纪律修养,让党员干部在纪律文化的熏陶下实现从崇敬党纪到自觉遵规守纪的转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四)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党员干部在文化认同中感受道德的熏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存有敬意和崇拜,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而转化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力量。中华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根基,党员干部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经受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确保在政治生活中行得正、坐得直、走得稳。文化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处于一种文化氛围中,会逐渐形成与这种文化相适应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三观”一经确立就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方向性,较难轻易改变,这就是文化认同的巨大作用。我们要吸收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以文化传统中广博的“德”的思想与蕴涵,教育感化督促党员干部尊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不断进步。
(五)积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党的建设精髓继承下来传续下去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其本质属性。我们党自创立以来,历经考验与磨难,但我们始终坚持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和引领党员队伍,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宝贵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动力源泉。
(六)强化道德素养的考核,将家风作为选拔干部考核干部的重要因素
举孝廉制度是我国汉代逐级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要求被推举出来的后备官吏必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推崇孝子廉吏的政策,对当时形成尊孝敬廉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引导与推动作用。举孝廉制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孝”与“廉”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种制度下选出的官吏更注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官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新修订的廉政准则,对领导干部提出“廉洁治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新形势下我们党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制度,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各个方面的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楷模,营造文明向善的舆论氛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好的家风能够使家族兴旺、敦亲睦邻,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进步;坏的家风一定会传染给子孙后代,危害社会风气。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培育好自己的家风,自觉肩负起良好家风的示范作用。家风是我们抵御腐败现象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以德治党的重要环节。
(七)赋予基层党组织帮扶党员个人发展责任,以组织的感召力感化力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党支部是战斗堡垒,是党组织与党员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要赋予基层党组织帮扶党员个人发展的责任,关心党员的成长,及时指出党员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并帮助他们成长进步与个人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积极帮扶、关怀和帮助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每位党员能感受组织的力量与组织的关怀,不断增强党的道德感召力。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与标杆,同时引导党员和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把道德逐渐内化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加强党内思想道德教育,促使每个党员都逐步达到“道德自觉”的境界。“道德自觉”是每个人内心的一杆秤,是对于是非黑白的分辨和坚守。
(八)强化“四种形态”的督德纠德职能,实现以德管党治党具体化实效化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的大环境下,我们党科学地提出“四个形态”是对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革命性举措,集中体现对党员干部的关爱与保护,让错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四种形态”的有效运行,每一位党员同志党性观念与党性意识逐步增强,个人道德修养逐步提升,对纪律和制度法规保持敬畏之心,不以身犯险,真正落实“四种形态”的督德纠德职能。同时,要切实维护好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织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九)优化党校等培训机构的教育职能,为党员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军队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党校、干部学院、政治学院、红色基地等教育培训机构,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是德治思想、德治方法、德治技能的培训基地。新形势、新任务、新条件下,有效地实施对党员的党性宗旨教育,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对党员“德”的灌输,且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整合利用好红色资源,通过实景、实例,实人、实事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突出“德”的内涵。任何一个故居、旧址都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的战地,都承载着不可抹去的历史意义。依托红色资源让党员可以跨越时空地感受到党走到今天是何等不易,切身体会到老一辈革命英雄的伟大情操,在培训参观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优良的革命传统,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种情感态度的传递。优化党校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职能,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接受优秀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洗礼,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指明了新方向。为了使我们党能够保持长期执政,永葆纯洁性与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德治党必将成为我们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