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千阳县:三级联动编织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网
2018-02-06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是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县,全县共有人口13.1万人,辖65个行政村、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千阳县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县政府针对学龄前和小学段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五缺”现象,即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辅导、生活缺乏照料、安全缺乏监护,在全县试点建设农村儿童成长家园8所,具备亲情慰藉、能力锻炼、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五项主要功能,受益留守儿童200多名,初步形成了县未保中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家园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机制 合力建设
千阳县在整合农村闲置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共同推进。
(一)三种建设模式。在镇政府驻地村,建设示范型儿童成长家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设置道德讲堂、亲情关爱、兴趣培养、作业辅导等功能室不少于四间,有室外专门活动场所,现已建成2所。在中心社区,由两个以上村联合,建设标准型儿童成长家园,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设置亲情关爱、兴趣培养、作业辅导等功能室不少于三间,有室外专门活动场所,已建成3所。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留守儿童数量较少的小村,建设特色型儿童成长家园,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设置亲情关爱、兴趣培养等功能室不少于2间,已建成3所。
(二)四个“一点”筹资。每个农村儿童成长家园建设成本约10万元,千阳县采取政府补一点、部门扶一点、村上挤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项目建设初期,县财政补助3万元启动资金,验收合格后,拨付2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政府每年配套落实管理运行经费2万元。县级各职能部门联村包园,派专人驻村指导,提供对口扶持建设资金不低于2万元。具体说来,教育部门动员学校联点建设,从设施设备配置上给予大力支持,人社部门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1名管理人员。村集体每年挤出不少于1万元,用于补贴儿童成长家园日常管理和运行。倡议县属工商企业、在外经商成功人士中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与儿童成长家园结对子,捐款捐物,同心建设。
(三)五大机制保障。为保证儿童成长家园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千阳县实施了五大机制用来保证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儿童成长家园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以县镇村三级层层负责的动态监测机制,每半年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分类登记,为关爱活动提供重要依据。三是以专业教师、志愿者、文化能人、乡贤达人组成的人员调配机制,按日程安排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四是以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共建帮扶机制,聚力促建设,保运转。五是以日常管理运行考评细则为主的评价考核机制,年终评选出一批建设管理先进,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二、整合资源 突出特色
千阳县积极调动各方资源,拓展内容,优化服务,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幸福乐园。
(一)统筹师资力量。高崖社区儿童成长家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日常活动交由专业社会组织运作,每季度根据服务评估情况兑现服务资金。张家塬镇将儿童成长家园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岗前见习基地,服务期限不少于3个月。千川村儿童成长家园在聘请专业教师开展服务的同时,动员文化能人、乡贤达人讲授家乡历史和非物质文化教育。此外,为保证师资力量,县上将文明办组织开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县级部门承担的包村帮扶工作、教体局建立的轮岗轮教制度、团县委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县妇联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职能实行“五线合一”,利用周末、寒暑假、元旦、六一等节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专业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走进儿童成长家园开展各类关爱活动。
(二)美化设施环境。草碧镇董坊村通过改建村民小组闲置房屋,将儿童成长家园建成“海洋之家”,室外活动场所用塑胶草坪铺设,阅览桌、图书文具、手工制作等设施一应俱全,温馨、实用。南寨镇闫家村儿童成长家园将三层楼梯间装饰成蓝天白云,每个孩子的全家福、日常活动剪影组成照片墙,增加与父母的亲情。崔家头镇赵家塬村儿童成长家园不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而且在室外活动场地一面墙上绘制了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全景图,让留守儿童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每个儿童成长家园都在建设风格上各具特色,增强吸引力,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喜悦。
(三)活动因人施策。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分类、分时间段开展关爱活动。张家塬镇中心社区将活动分为手工制作、竹竿舞、歌唱和国学四个关爱小组,留守儿童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按月参加不同小组的活动,尤其是竹竿舞在县内多次活动中展演受到群众的好评。高崖社区组织5到7岁留守儿童编排的《爸爸妈妈快回家》《我想你了》等节目,在全县“六一”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董坊村聘请专人为10到12岁留守儿童编排民间非物质文化节目“八大棍”,让留守儿童感受民间文化的厚重。闫家村每周三利用亲情聊天室和留守儿童父母视频通话,心理咨询人员和儿童谈心谈话,让留守儿童增加亲情,消除孤独感。
三、规范管理 固化成果
千阳县制定了《农村儿童成长家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农村儿童成长家园管理运行办法》,全面落实县镇村三级责任。
(一)明确主体。确立了镇办村管镇负责原则,镇、村(社区)承担基础建设与服务管理的主体责任,各镇镇长、各村(社区)主任是成长家园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园长由镇党委、镇政府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选择事业心强、管理能力高、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担任,负责管理儿童成长家园设施设备,制定留守儿童关爱计划、课程安排、活动方案和教学人员管理办法。
(二)细化制度。制定了园内安全、财务、卫生、捐赠等相关管理制度,为每位入园儿童建立信息管理台账,一人一档,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保证精准施策。建立了成长家园联系手册,定期和监护人沟通情况,每月与每位监护人谈话一次。与监护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做到入园有协议、活动有制度、走留有记录、防范有措施,确保每位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
(三)严格考核。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年汇总制度。与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奖金从5000至10000元不等,共分为三档。年终县上对各成员单位部门、镇政府,镇上对包园干部、师资人员进行评比表彰,推动农村儿童成长家园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
农村儿童成长家园成本低廉、功能齐全、活动丰富、儿童喜爱,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五缺”问题。这种模式政府省心、群众满意、孩子快乐、社会认可,适合全面推行。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千阳县体会到农村儿童成长家园是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服务平台、心里慰藉的精神家园,取得了让孩子留守不流泪、快乐成长,让孩子父母离家不分心、安心务工,让社会各界关心不痛心、和谐幸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