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助老齐发力 医养融合破难题
——四川省旺苍县精心编织贫困山区老年幸福网

2018-02-06

中国民政 2018年19期
关键词:旺苍县敬老院医养

四川省旺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深度贫困和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未富先老”增加了脱贫奔康的难度。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助老“双轮驱动”,因地制宜、医养融合、靶向施策、协同攻坚,全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全覆盖,成功破解贫困偏远山区农村养老难题,实现了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望,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两室共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旺苍县采取“资源整合、项目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通过打捆使用福彩公益金、社会养老体系专项资金、村级阵地建设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和有效利用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农家书屋、村民健身场所的闲置设施等方式,按照“联体共建、功能扩建、协议合建、调剂置换”的模式,统筹推进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卫生院(室)“一体化”建设,实行资源共享、人员互通、设施共用。日间照料中心设有餐房、厨厅、日间休息室、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健身房;村(社区)卫生院(室)设有观察室、检查室、治疗室、养护室和药房。“两室共建”为农村老人提供就近休闲娱乐、健康咨询、身体检查、疾病预防、康复护理、首诊转诊等基本养老服务,有效地为农村散养特困老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独居、空巢、残疾、留守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亲情沟通、精神慰藉等“医”“养”双重服务,开启了农村养老“医养融合”的新模式。“两室共建”的推进,解除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老年人子女的后顾之忧,能让其安心务工,早日脱贫,达到照料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的,确保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漏一户,使扶贫助老更加精准。老人们在这里有吃有娱有医有伴有乐,“医养融合”让他们心里踏实、感觉安心,避免了“精神空巢”,实现了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目前,该县共计完成“两室共建”103处,计划“十三五”内实现全覆盖。

“三方联动”: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覆盖

一是成立“银龄互助”行动队。依托村(社区)老年协会,由年龄原因退下来的村支书、村主任挂帅组建“银龄互助”队,结合“性格相近、爱好相似、住址相邻”原则,按照“低龄的照顾高龄的、健康的照顾不便的”要求,采取“一助一”或“一助N”的形式,组织开展老年人之间的邻里结对互助,为需要帮扶的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生活照料、护理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推动“不离乡土、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

二是组建“守护夕阳”服务队。组织村(社区)干部、村民组长、党员义工和青年志愿者成立“守护夕阳”服务队,建立联系探访制度,采取“每周一询问、每半月一探访”形式,为本辖区内的经济困难和行动不便的孤寡、独居、高龄、失能的老人提供居家照顾、义工探视、心理疏导和维权服务。

三是组建居家老人助医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吸纳当地扶贫家庭的“4050”留守妇女,由村医组织进行按摩、拨罐、量血压、测血糖等基本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技能培训后,对村(社区)里的居家老年人进行入户巡诊,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她们和老人们都是同村的街坊邻居,有的还好几代都是亲戚,能让老人们享受到亲人般的服务,遇到老人有更高需求的医疗问题时,他们会立即向签约服务的主治村医汇报,使其服务更加精准,实现了养老看病不出门、就业增收不离家、脱贫致富有保障的多赢局面。

“多重保障”:提高农村养老支撑能力

一是多举措稳定困难老人收入问题。在全面覆盖养老、医疗保险的同时,落实高龄老人津贴、重度残疾老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贫困医疗救助的“五重医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老年患者合规医疗费县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特困人员实行保障兜底,确保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老年人脱贫不返贫,让他们养得起老、养得了老。

二是“医联体”化解看病就医难题。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联动网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医联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为贫困老年患者住院开设绿色通道,实现“先诊疗、后付费”。采取挂号、开单、拿药 、即时结算“一站式”报销全程服务,真正实现贫困患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疏解了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化解了“看病贵”“看病烦”“就医繁”问题。

三是多渠道解决运营经费难题。结合脱贫攻坚,通过驻村帮扶,扶志扶智扶制,激发内生动力,配强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以增加集体收入为主,以政府购买服务、运营绩效奖补、社会公益慈善捐助为辅,建立运营资金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农村老年事业稳步发展。

“三大实践”:推进机构养老提质增效

旺苍县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大胆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从三大方面推进机构养老提质增效,认真解决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能力薄弱、入住率偏低的问题。

一是拓展服务领域。将公办敬老院原来仅为“五保”人员服务的功能向城乡低收入老人、失独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延伸,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周到服务。县内的敬老院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在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领域、完善医养功能的同时,普遍还开办了“开心农场”,让入住老人们可以愉悦地种菜养花,喂鱼放鸭,农耕作乐,丰富了院内活动。“一院多能”模式实现了以业养业,提升了敬老院的发展活力

二是开展“一院两制”。选择周围人口较多、条件较好、位置较优、紧靠医院的农村敬老院,充分利用其现有闲置床位等基础硬件设施,在做好特困老人托底供养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实行“一院两制”、独立核算,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促进农村敬老院改造、转型、升级,建设区域性综合养老机构,优先接纳农村困难家庭空巢、高龄、失独、失能老年人入住,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为有消费需求的社会老人低偿有偿服务,打造成农村老人住得起、住得好的幸福家园,让入住老人获得了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三是推动“公建民营”。 该县针对部分敬老院入住率偏低的状况,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特困失能老人集中供养护理点,引进民间资本,实行“公建民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公开招标,交由专业组织托管,为特困失能老人衣食起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温馨化的“养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县民政局加强监管和服务,有效保证了服务质量。

“筑巢引凤”:满足社会养老多元需求

旺苍县民政、卫生、人社、国土等多部门联合发文,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政策协同,破解了困扰“医养结合”涉及的土地、医保报销、行业资质等问题,将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直接刷卡结算;医院内开办的养老机构同等享受床位补贴和护理补贴,实现医院与养老院“牵手”发展。例如,旺苍县福康医院是川北监狱原附属医院改制而成的民营医院。近年来,该院充分利用川北监狱迁移留下闲置办公用房,在县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筹资成立了广元市首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保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旺苍鸿福康养院,规划床位200张,运营床位己达100张。通过“两院”融合,医院和养老院均拓展了新业务、增加了新收入,得到了良性发展,取得了“1+1>2”的明显效益。

猜你喜欢

旺苍县敬老院医养
医养当兴
旺苍县:助力返乡创业 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旺苍县举行2019年扶贫日专场招聘会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火场救人
登记——旺苍县新型农民培训报名现场速写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