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医养融合让老有所养实至名归
2018-02-06丁茂柏
◎ 丁茂柏
近年来,江苏省灌云县将“医养融合”作为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的切入点,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最大化,真正让老有所养实至名归。
为医养融合开政策绿灯
针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灌云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医养融合作为未来的养老方向,对“医养结合”进行制度设计。
一方面,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和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在结构和功能调整中,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部门协同的作用,自上而下协同推进。相关措施包括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对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人社、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将其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直接刷卡结算。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托老所可采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政策引领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老年公寓与医院“联姻”
灌云县老年公寓成立于2011年,拥有床位300张,由于远离市区、医养脱节等原因,床位利用率只有13%左右。2016年底,县民政局与县卫生局达成协议,县卫生部门在县老年公寓设立门诊部,派驻3名社区医务人员到门诊部值班坐诊,对老人的各种病症诊断治疗,并为老人开药、打针、输液,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院门,极大地方便了老人看病就医。2017年3月,老年公寓又开通了医保刷卡系统,成为定点医保机构,进一步方便了老人的医疗需求。县老年公寓的老人由原来的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6人,护理床位利用率由原来的24%迅速提高到52%。
针对入住老人不断增多,老人的医疗需求多元化,县老年公寓主动与县人民医院“联姻”,建立绿色通道,随时提供诊治服务。从医院到公寓只需要三分钟,县老年公寓专门配备抢救车、吸痰器、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确保老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治疗。这条架设在老年公寓和县人民医院的绿色通道,给老人及子女吃了一颗定心丸。
探索“医养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
灌云县仁济医院是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实力雄厚。2017年1月,顺应老人的医疗需求和养老愿望,医院投资3000万元开办了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的同仁医养康护理院,主要收治慢性病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根据老人需求提供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相互衔接的全链条养老服务。护理院开办以来,深受老人的青睐,前来咨询并办理入院手续的老人及亲属络绎不绝。护理院除了服务于入住老人外,门诊科室也对社区老人开放。
这种“医养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采取的是医院与养老院相邻而建、同属一个机构的办法,把养老院和医院结合起来,对老人来说,可以从昂贵的医药费中解脱出来,又有了专人护理;对医院来说,与养老院双向转诊,缓解了紧张的床位等医疗资源;对于社会来说,则是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让老人晚年过得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方式。如今,灌云县同仁医养康护理院已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养老机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指尖下单送医上门
对于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看病是件十分麻烦的事。随着灌云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使用,老人打个电话,医护人员就能上门进行诊治,遇到紧急情况,还可安排车辆送至大医院救治,十分方便快捷。
灌云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总投资达1000万元,建筑面积达700余平方米,是连云港市首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运行中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携手上海海阳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养老服务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优质养老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中心平台就会及时组织人员为求助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助医服务和精神慰藉等线上线下服务。
数据显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自去年9月运营以来,已累计为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助医服务2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