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烟台: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2018-02-06

中国民政 2018年8期
关键词:协商志愿居民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形成“一核引领多方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一、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对社区所有单位组织的全覆盖。要求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和组织,都要成立基层党组织;对党员人数少,无法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单位或组织,要求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似、产业相关的原则,与临近的其他领域的党组织或相似行业、相关产业的党组织实施联建。在抓好镇街、社区两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依托街区、商务楼宇、居民小区,同步建立了2100多个网格党支部、4400多个楼栋或院落党小组,健全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贯通纵向到底的四级组织网络体系,并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从驻街道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中,选聘了204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65个街道的党工委兼职委员,成立了街道“大工委”,从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和社区党员民警中,选聘了976名党组织负责人和社区党员民警担任337个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成立了社区“大党委”。通过定期组织“大工委”“大党委”成员单位党组织班子成员联谊交流、挂职锻炼、互评互学,完善季度例会、年度述职等运行机制,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横向到边的区域化组织网络体系。

二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围绕社区(单位、组织)的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单位、组织)重大问题的决策、监督机制,要求凡是涉及社区(单位、组织)的重大问题,由社区(单位、组织)党组织提出决策方案;再由社区(单位、组织)党组织召集党组织成员和居委会(行政组织)成员进行协商,形成协商意见;协商意见形成后,再由社区(单位、组织)党组织召集社区(单位、组织)党员大会,对形成的协商意见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形成后,交由社区(单位、组织)居委会(行政组织)召开居民(员工)会议或居民(员工)代表会议进行讨论表决,通过后,报党组织审批同意,由社区(单位、组织)党组织和居委会(行政组织)负责实施。实施前和实施中,要求党组织成员和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通过把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全部融入到社区(单位、组织)的各项工作当中去,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单位、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自管党员,根据党员的爱好、特长和群众需求,制定党员为群众服务项目,让党员主动认领,为群众搞好服务,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对驻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在职党员在社区表现反馈制度,实行在职党员“双管双责”,鼓励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有效发挥基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把基层政府职能转移到做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上来,强化基层政府对涉及本区域内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在社会保障、教育文化、法律服务、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基层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政府保障生产安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坚持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不干预依法属于村(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保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权力,指导、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履职尽责。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强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规范,不断提高依法指导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各乡镇街道,近年来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文件,为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是推进基层政府提升组织协调力和资源整合力。加强基层政府对管辖范围内人力财力物力的综合协调和各方资源的整合,充实调整社区警力、法律援助服务力量和民间纠纷仲裁调解等行政管理力量,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把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社区实更为便捷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给社区,使社区有人有权有物,保证社区事情社区办、社区权力给社区、社区事情有人办,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突出居民自治,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一是选齐配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结合山东省第十二届村委会和第二届居委会换届选举,通过明确候选人负面清单、实施候选人自荐、规范选举会场设置、严明换届纪律、打击干扰破坏选举言论和行为,使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服务水平高、品行作风硬、发展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进了村(居)委员会班子,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提供了人才和组织保障。

二是减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负担。201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居)民委员会减负增效工作的通知》(烟民〔2015〕24号),明确列出了村(居)委会职责清单和协助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派出机构工作事项清单,规定凡属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它的派出机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村(居)委会,不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村(居)委会派任务、下指标。2017年,又制定下发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烟台市村(社区)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的通知》,将原来需要村(社区)开具的118项证明材料,按照“四个一律取消”的原则,只保留15项需要村(社区)开具的证明材料,有效减轻了村(居)委会的工作负担,为村(居)委会做好村(居)民自治工作提供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

三是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社会组织,让社区居民在社区社会组织《章程》的约束下,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治锻炼和自治实践,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不仅减少了社区干部直接面对社区居民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也培育发展了社区治理的协同主体。

四是推进社区协商。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烟台市民政局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指导县市区制定出台了《城乡社区协商目录》,明确了协商内容、协商主体、协商程序、协商议程和成果运用,初步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协商机制。在社区协商过程中,根据协商议题涉及的事项范围,还开展了街道、居民小组、楼院门栋和社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和业主协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协商品牌,如招远市的“村民说事协商”、芝罘区的“阳光17议”“小微企业协商”、莱州的“党建引领协商共治”、福山区的“七巧板”等。

五是深化居民自治。推进协商与决策相结合,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开展协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示范文本,指导基层依法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下发《村务公开目录》示范文本,指导县市区修订完善村(居)务公开目录,明确公开的时间、程序、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加强民主理财,深化村(居)务监督,落实民主评议,推进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在推进社区层面居民自治的同时,将居民自治向小组自治、楼院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会组织自治延伸,畅通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四、突出多方参与,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作用

一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按照“培育引导两手抓、党建业务双孵化”的原则,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中,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对不完全具备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采取孵化培育、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手续、直接登记等方式扶持其发展。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提供办公场所、实施备案管理等方式,支持其发展。截至2017年底,烟台市已建立6家区级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登记的社会组织达3292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共1097个。

二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驻烟高校在社区设立社工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工作。目前,鲁东大学已在社区建立社会工作实践基地11个,2所驻烟高校在烟创办了4个专业社工机构。鲁东大学创办的烟台市普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在3个城市社区,1个农村社区建立了社区社会工作站。为扩大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芝罘区、福山区建立了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职业津贴制度,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目前,全市共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7000余人,其中持证社工806人(社工师365人、助理社工师441人),对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和谐、推动社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规范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在街区和社区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服务需求对接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我点你供”的菜单式服务。莱州市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社区居民心愿墙和便民志愿服务项目板,社区居民不仅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组织,还能将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张贴在居民心愿墙上,寻求他人的帮助。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18家,志愿服务队4400多支,志愿服务系统注册志愿者达183763人,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3.6万小时

四是建立“四社联动”机制。积极探索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社会组织承接项目、专业社工团队参与项目、志愿者辅助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去年,全市投入255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购买了27个面向社区实施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今年又投入170万元购买了21个面向社区实施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福山区万科社区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社工服务机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等多方主体参加的社区志愿共治理事会,通过互助共赢,强化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社会责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进了社区认同,形成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共治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区的资源优势。

猜你喜欢

协商志愿居民
我志愿……
石器时代的居民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