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延安历史实践认识当代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

2018-02-06

中国民政 2018年8期
关键词:权威延安核心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祭祖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走进延安,走近历史,只有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用心体验指引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延安精神,亲身感悟陕北大地和人民滋养、哺育中国革命的伟大胸怀,抚昔鉴今,方可登高望远。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代,将延安精神、延安经验、延安作风发扬光大,继续照亮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道路。

通过对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认识。

一、进一步深化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顶层设计的认识

国家顶层设计包括价值理念、战略目标、制度框架、实施路线等方面内容,决定着党、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走向。

延安十三年,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革命路线、革命策略和革命方针,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顶层设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样一个宗旨理念、共同理想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决议,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构架,系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线图。

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等基本问题,围绕如何保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如何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如何稳固党执政根基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方针与政策,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了对我们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能力的自信,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党领导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道路上,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完善党和人民、党和国家、党和政府、党和社会乃至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党服务人民、治理国家、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引导市场的方式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和党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使我们党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永葆生机活力。

二、进一步深化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认识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改进党的作风,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引领良好社会生态的核心基础。

延安十三年,我们党十分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改进党的作风。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老三篇,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组织发动延安整风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促进了全党同志的空前大团结,提升了党的革命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借鉴延安经验,传承延安精神,制定执行“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庄严承诺,明确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的实施路径。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做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而且带坏了整个社会生态,助长了崇尚权力、追逐私利、不讲诚信的社会风气,滋长了劣币驱逐良币、互恶互损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方面要求,将其作为解决党内不良生态问题的“金钥匙”,作为锤炼党员干部党性的“大熔炉”,作为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每一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准则》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忠实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明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履行党内监督职责,加强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带头反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而带动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生态。

三、进一步深化对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认识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从历史还是现实,从当前还是未来,我们国家和全党都需要一个有自信笃定政治意志力、高瞻远瞩全局掌控力、坚韧无畏变革创造力、大气厚重精神感召力的核心领袖,需要一个坚强有力、富有权威的党中央。

从理论上看,确立核心、维护权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和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强调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利用这个权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运用这个权威去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列宁说:“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成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同时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谈到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说:“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因此,确立并维护党的核心和中央权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建党学说的内在要求。

从历史实践看,确立核心、维护权威,是对中国历史和国际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五千多年华夏文明发展历史,逐步形成了辐射东亚的以集体主义、威权主义、差序格局、宗族主义为特点的儒家文明圈,选择了与中华文化和地缘政治格局相适应的中央集权的政体。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证明,凡是确立了坚强有力、清风正气、开明开放的中央集权的时代,我们国家就繁荣昌盛、民族融合团结、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生活幸福;凡是中央权威式微、治理失范甚至中央权威缺失的时代,我们国家就四分五裂、战乱纷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广泛认可拥护的中央权威,导致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之后,特别是在延安的十三年,由于逐步形成了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袖地位,举起了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才转危为安、由弱到强,取得了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从国际共运史看,20世纪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没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没有维护党中央权威。我们必须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确立每个时代党的核心领袖,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

从现实和未来看,确立核心、维护权威,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在拥护核心、维护权威过程中,也要坚持科学、理性、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态度,避免陷入“个人崇拜”和“盲目热捧”的陷阱,从而损害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削弱中央的权威。

猜你喜欢

权威延安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威的影子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