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理论:关于心理测试机制的讨论与研究
2018-02-06王永红
范 刚 王永红 吴 倩
(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1 引言
目前,国内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种心理测试范式——控制问题测试法(Control Question Test,CQT)和隐藏信息测试法(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CIT),前者以检测被测人有无说谎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检测被测人有无犯罪相关信息为主要目的。这两种检测范式被认为存在本质上的差异,Palmatier 和Rovner(2015)认为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①CQT与CIT在刺激(编制的测题)引发的认知活动上有显著差异,在考虑到有意识参与的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同时,这种差异是被测人回答CIT问题引起的,还是回答CQT问题引起的?②CQT与CIT哪个拥有更高的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即测验对感兴趣的行为预测得如何),或者说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③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合理的、科学的理论来解释CIT或CQT引起的差异性反应的机制?
CQT和CIT的拥护者为了说明支持范式的优势和功能,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两种范式的区别与优劣,但对测试范式是否拥有共同机制的讨论较少。通过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心理测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引起的特异心理生理反应上(主要集中在对大脑皮质层活动的解释上),特别是对谎言定向反应的研究。Palmatier和 Rovner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针对心理测试理论基础的文章,从记忆、情绪、定向反应等几个方面对Barry的初级过程理论(Preliminary Process Theory,PPT)进行了介绍与讨论。他们认为可以用PPT理论来解释不同测试方法(CQT和CIT)引起的特异心理生理反应,并且认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心理测试实践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也应该在PPT理论的指导下开展[2]3。
2 PPT理论的研究背景
2003年,国家科研委员会一项针对测谎的报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测谎的理论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相关(关键)问题或陪衬问题引起不同的恐惧、唤醒或其他情绪状态的推测过程存在逻辑推理上的问题。然而相关文献表明,心理测试研究中使用的CQT和CIT范式通常达到的准确率(即相对于实际判定标准来说,对个体诚实或说谎进行准确区分的概率)是远远超过机会概率的[3]。从逻辑上讲,一种潜在的解决心理测试理论基础薄弱的方案就是缩小不同范式理论上的差距,也就是努力探索CQT 和CIT主张的合力,并且尽可能地解释范式间的差异、优势和不足,其中需要特别考虑的是现实世界的情境和问题,这可能更容易控制测试范式的区分率(准确率)。然而,将CQT 和CIT的主张进行整合是不容易实现的,这可能是由于存在较多显著的哲学和概念层面上的差异[4]。实际上,在CIT和CQT实验室研究中,无论是比较问题还是陪衬问题,或是在检测中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即CQT中的相关问题或CIT中的关键问题),当被测人对一个问题的言语回答与他所知道的或所认为的事实不符时,那他就是说谎了(即出现了欺骗行为)[5]。
采用模拟犯罪范式对CQT 和CIT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及其实案应用,已有近60年的经验和历史。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被测人对CQT或CIT问题的回答而引起的特异心理生理反应具有一致性的特点。随着更多无创性成像技术的加入,相关研究已经开始展示各种不同的大脑皮质解剖区的相互依存性和人类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并认为“说谎是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机制,包括一些认知、情绪和动机的成分等”[6]。利用外部刺激对前额叶皮层的研究及脑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默认状态是诚实,当欺骗时(即说谎)则被认为是对诚实认知的抑制[7]。这种抑制过程是大脑额叶区激活的证明,比如前扣带回皮质和其他皮质区。大脑影像技术对于欺骗的研究表明:①说谎与前额叶脑区的活动有关(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和下额叶区),它们选择性地参与认知控制;②诚实回答相比欺骗来说,没有激活大脑的相关区域[8]。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诚实回答是大脑的默认状态,说谎主要是对诚实反应的有意抑制。更重要的是,各类脑影像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用 CIT 还是CQT检测得到的诚实或者说谎反应,发现刺激引起的有关功能区和皮质结构的生理反应都明显出现了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得出一个既恰当又合乎逻辑的结论:当面临刺激(回答问题)时,无论主测人想得到准确的诚实反应还是说谎反应,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被测人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本身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2]9。
这个结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对大脑皮质的研究结果或者基于对其他生理参数及其相关反应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到CQT或CIT是否能够用于谎言研究。其次,不同情境下的谎言研究是同时进行的,无论是实验室研究还是现实情境的研究都同样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显示大脑、皮质层或者其他相关的生理指标,在一种情境与另一种情境比较时,其结构或功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事实上,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谎言研究在实验室和现实环境之间唯一实质性的差异就是使用的测试方法不同。研究者也意识到,现实情境和实验室情境相比较时,还没有研究能得出一个整体性的生理反应模型,这将产生不同于预期的、倾向于个体诚实或说谎的反应结果。
Barry(2006)从哲学角度和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对Furedy 和Arabian(1979)提出的定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OR)理论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形成了PPT理论。他认为心理测试必须得考虑对记录的数据提供适当的理论支撑,也就是所谓的“工具论”。Barry(2006)的研究中也支持了这种观点:“一个关键之处就是现实主义和工具主义方法之间的区别,而不是盲目排斥一个依据不足的理论,这种工具主义理论可能在讨论或‘理解’数据时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尽管它是不被大多数人接纳的,甚至是忽略用它去预测、描述、容纳其他数据的错误的。”[9]353由此可以得出PPT理论就是基于工具性心理测试来对不同测试方法引起的相似的、整体性的生理反应模型的讨论。
3 PPT理论的主要内容——定向反应
采用CQT进行的谎言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如Munsterberg(1908)讨论了记录下来的“出庭作证人”的呼吸、心率及皮肤电反应。上述的这些检测指标都是现代心理生理实验室心理测试中常见的生理指标,它们被用来研究如谎言的定向反应(OR)等,并且研究者用这些指标来描述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
研究表明,诚实是一种非常初级的核心情绪表现,它是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被测人判断某事有益或有害),并表现了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无论采用哪种检测范式(CQT 或 CIT),这种推断都是合乎逻辑的。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表明了情绪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10],这样就排除了任何一种单一导向的推论,即“情绪反应”或“边缘神经系统产生了焦虑”这样的说法。此外,个体还会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相互作用的刺激输入过程,包括但不仅限于语义和情景(即自传体)记忆,加上如环境、相互作用、客观条件等其他的影响因素,可以对个人进行心理测试。起到决定作用的这些因素和其他尚未被考虑到的因素,都有助于促进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先天内脏反应,这就是OR反应。
OR反应最早是在1910年由Pavlov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如果花一些时间去观察别人或者宠物,就可以从他(它)们的活动中看到一些反射,还可能会观察到一些频率很高的行为,如从简单扫视周围的无害环境变为逃跑,或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应对突然出现的刺激等[9]355。OR反应的基本概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更加重要的刺激,其诱发的反应也更强烈,这种OR反应的观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俄国科学家Sokolov在西方国家推广,他的思想成为了主流OR理论的主要内容。目前,Sokolov的OR理论和Barry的PPT理论作为解释CIT和CQT产生的本质差异反应的理论基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
根据PPT理论,OR反应也可以看做是1个单一的现象,而且应该通过反应模式相似的生理参数得以证实,这包括3种主要的操作性刺激特点[11]:①新异性(即刺激可否重复);②强烈性;③意义性(取决于刺激的属性,并被认为是影响OR反应最重要的因素)。Barry在1979年提出了PPT理论的假设:当刺激的特点被操作时,就可以记录反应引起的生理指标,尤其是不同范式在心理测试中使用的是相同的生理参数(如呼吸、心率、皮肤电、P300等相关指标)。有一项研究发现“OR理论中那些单一指标并没有得到经验上的支持”[12],也就是说,单一指标不如系统的多项指标对特异心理生理反应有说服力。此外,Barry 和James在1981年的研究中发现:作为被操作的刺激特征,呼吸、心血管和末梢血管收缩反应得到的结果与Barry(1979)的多重暂存器理论早期的预测是相似的,并形成了现在“初级过程理论(PPT)”的雏形[13]69。
就实际测试来说,CQT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与相关问题相比,控制(比较)问题能更为明确和一致地引起真实的生理反应,相关问题引起的强烈反应则被认为是欺骗反应。因此,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说的是实话,PPT理论会认为相关问题的意义更大。此外,PPT理论认为向被测人呈现刺激的时候,无论其使用的是哪种范式(CQT或CIT),如用CIT的方法提问中性问题或关键问题,或者用CQT的方法提问比较问题、相关问题或无关问题,整个过程中反复引起的OR反应都可归因于刺激的意义。因此,如果使用的是CIT范式,则通常引起较大特异心理生理反应的就是“关键问题”,就可以推断被测人具有犯罪相关的信息(即隐藏信息),而刺激引起的非特异心理生理反应模式(其他随机出现的某种心理生理反应模式)则认为被测人不具有想要检测的相关信息。
4 讨论与总结
从上文中提到的CQT和CIT拥有相似的心理生理反应模式和相同的检测指标来看,探索出一个整体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是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意义的。对于心理测试这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来说,用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心理测试的特异心理生理反应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就为PPT理论的形成与推广提供了逻辑和概念上的支撑。Barry对发展中的PPT理论作了详细的解释,即在进行心理测试过程中,用测试仪检测到的皮肤电反应(SCR)、呼吸抑制(RESP)和心血管活动(通常是增强的心率)经常被用作日常情境中工具性心理测试的指标[13]75。以心率(HR)举例来说,就可以基于PPT理论来使用CIT或CQT范式,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测试仪器对心率减速/加速和外周血管收缩(PVC)相关联的特异反应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关研究及一直不断改进的PPT理论从理论基础的角度给所有对心理测试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尽管PPT理论还存在缺陷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PPT理论还是为使用任何一种范式时引起的特异反应提供了一种更加简洁的解释。更重要的是,PPT理论有助于对心理测试技术心理生理机制的科学揭示。它不仅有可能尽早解释心理测试的根本原理和相关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创新和假设来实质性地改善测试方法。
总之,Barry的PPT理论是针对心理测试主流测试方法提出的具有整合作用的理论。就目前我国心理测试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来看,CQT、CIT、DoD(Differentiation of Deception,区分谎言测试法)等不同测试方法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心理测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例如,我国在大量实案测试中取得良好测试效果的认知综合测试法(Cognitive Comprehensive Test,CCT)就是在吸收整合各种测试方法优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理论总结创新形成的。
心理活动的整体统一性和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心理测试的心理生理机制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对特异心理生理反应的解释离不开基于对人心理活动整体、统一认识的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在现有研究还没有对不同的测试范式存在的显著差异作出更为科学的解释之前,PPT理论也许可以作为重新认识心理测试技术机制和原理的理论思路。
鉴于此,研究和应用者有必要对PPT理论进行客观的认识和研究,以此为复杂的生理反应模式提供长期观察的新视角。对于心理测试技术这种应用型科学来说,研究人员还需继续对测试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予以发展和完善。实际应用者在使用某种方法的同时,应坚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全面了解所使用方法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测试方法,提高测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