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雄安质量
2018-02-06冯奎
冯 奎
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在这份纲要中,“雄安质量”居于核心的突出位置,是雄安新区发展的一条主线。当然,在对雄安质量的热议中,也有一些人提出疑问。比如有的人认为,雄安新区“高大上”,雄安质量可以远观,难以近学; 也有人认为雄安质量现在还比较虚,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不好学、学不到。
那么,雄安质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雄安质量、雄安质量中哪些是可用可学的内容?
雄安质量是什么?
从长远来看,雄安新区将要形成内容丰富、科学规范的雄安质量体系。仅就当前的规划纲要来看,雄安质量主要表现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建设开发安排等方面。
一是表现在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目标上。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和2050年左右的两阶段目标。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在国际国内的影响方面,要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表现在高质量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上。雄安新区在规划中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这些“坚持”,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社会民生、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是对以往城市规划突出问题的重要修正。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其中包含着迄今为止一些最为重要的、最为现代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的应用。
三是表现在稳扎稳打的建设开发安排上。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党中央、国务院在批复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出,开发建设要讲求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有序推进。要求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启动区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这些都不同于以往大规模圈地建设新城新区的做法,也不同于以往急于求成的工作安排,体现出对质量的高度重视。
雄安质量为什么?
为什么雄安新区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为什么雄安质量要成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治理的一条主线?根本原因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绿色生态、智能创新、幸福宜居等一系列指标成为雄安质量这个“篮子里”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要求建设绿色生态的新雄安。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资源环境的极大压力。虽然近年来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非短期之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而且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无止境,因而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将蓝绿空间占比提高到70%以上,将森林覆盖率提到40%,提出耕地保护面积占新区面积比例、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达标率等一系列绿色生态指标,反映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建设高效智能的新雄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深圳样板、浦东样板。深圳的成功,首重速度和规模。2010年左右,深圳开始明确提出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转型。原先的深圳以“三天一层楼”著称,今年则以每天几十件专利申请名扬天下。如果说深圳、浦东新区等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个案例,那么雄安新区定位于创新驱动、高效智能的样板,实际上也是在号召所有城市自觉地站在全球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前沿,自觉地追求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设定的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0件、数字经济占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以上、大数据在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应急管理中的贡献率不小于90%等指标,远超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般水平,必然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要求建设幸福宜居的新雄安。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了新内涵。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水平是人民最为关注的内容。雄安新区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既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又能迅速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将有效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雄安新区规划中提出社区生活圈覆盖率、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公共体育用地面积等指标,有引领性。在实现路径上又依托于区域协调作用的发挥,具有创新性。
雄安质量学什么?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升了方方面面对于发展质量的认识,这对于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雄安质量,在讨论中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比如认为雄安新区太高,定位于国家大事,其他地方跟雄安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不好学。雄安新区的现状与建成时间还太远,属于刚刚起步,看不到太多成型的东西,因此学不到。雄安新区太优,各方面资源条件汇聚,雄安新区之外学雄安,只能是望尘莫及。
应该说,以上这些认识都有一定合理性。雄安质量能不能立得住,要用时间来说话;雄安样板能不能成为样板,要用实践来证明。从根本上来说,雄安质量要靠干出来。
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雄安新区并没有脱离这个时代而独立存在。雄安新区承载着时代发展的使命,雄安质量所包含的理念、方向、模式,实实在在,既可远观,更可近观、近学。持续关注雄安质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具体而言,雄安质量在四个方面,可以学、能够学、应该学。
一是在理念先进性方面。雄安新区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是采用现代信息、环保技术,建成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市。雄安新区有四个主要定位,即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其中包含着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等先进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是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渗透在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离我们并不遥远,是能够学的。
二是在城市规律性方面。雄安新区要建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从一年来的实践,特别是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来看,遵循城市规律是雄安新区一个自觉的方向。比如,对于城市宜居功能的回归,对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于交通、空间关系的处理手段等等,都包含着迄今为止中外各方面对于城市规律的共识。共识之所以成为共识,也是因为它是能够学的。
三是在改革的突破性方面。雄安新区如果仅仅搞成行政资源的“洼地”,那么其他地方确实难学。从雄安新区的实践来看,雄安新区主要不是靠政策来堆砌,而是要靠更加改革、更加开放的一系列手段的运用。雄安新区关于住房制度改革长效机制、关于人才使用、关于部门设置、关于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值得关注借鉴。
四是在技术的应用性方面。雄安新区建设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已经有了一些创新性应用,比如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应用、大数据辅助规划应用等等,近些年来在其他城市都有过成功的实践。只不过,雄安新区是在更小的空间里,高度集成了这些创新性应用。同时,雄安新区又结合实践进行了深化、拓展。预计在雄安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这类应用将越来越多。一些应用完全可以尽快地复制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