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农民工
2018-02-06唐海林
唐海林
满脸是汗,就是舍不得歇息。第一次见到老张,那一年,我被江书记推荐到中国建筑工地当宣传员。张师傅是个泥工,老家地处四川绵阳山区,耕地面积少,山地崎岖无法种植水稻。40年前的冬天,土瓦匠出身、年轻的小张师傅带着被子,走了一夜山路,才搭上拖拉机赶到县城,和邻村几个师傅一道奔向城市。从此,张师傅踏上了外出务工的坎坷之路。
这个“泥腿子”,灌缝、勾缝、砌墙、绑钢筋、做模板,样样精通。那些年,自学成才,边干边琢磨,他还逐渐掌握了粉刷、吊线、测量等技术活。不敢躲雨、不敢休息,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干活时穿的鞋、衣服、裤子,说实话跟乞丐差不多。改革开放初期,勤当先、苦当头,不甘受穷、抓住机遇、力争上游,就是张师傅那一批中国农民工最真实的写照。
“只为生活,没什么道理。”谈起这段往事,张师傅不卑不亢地对我说。
从籍籍无名的农民工,成长为带班工长,多年的风雨人生铸就了他男人的韧性。
张师傅有个微信群,名叫“工地挚亲群”。过去,工程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想家的时候,从漫长的邮递马车传来一封家书,到BP机、公用电话,再到通过微信凝视家人的身影,与故乡对话。建筑工人无处排解乡愁,他们默默耕耘,用钢筋水泥浇筑着思念。
春雨泽被山海,和风造化气象。张师傅的儿子,是一名80后的建筑工人。跟随他步入整齐划一的工人生活区,推门便见石膏板吊顶,干净的宿舍装了空调,桌子、柜子,甚至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作为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张总房间的垃圾桶有鸡蛋、肉、酒瓶的痕迹。妻子和他白天干活,晚上看电影、跳广场舞娱乐,远瞻晨旭,更增添岁月美酒之诱人醇香。
老张那个时代,常年在水泥、粉尘、油漆、电焊等环境下干活,脏兮兮、以伤害身体为代价才能换取点辛苦钱。赶上跟少数无良包工头出来干活,平时只能拿到一点生活费,要工钱相当费劲。回眸过去,老张有些辛酸地说:“恶意欠薪、老板躲着不见甚至跑路,这在那时候的工程中经常发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没钱是最让人窝火、让人伤心难过的事。为此打架、堵门讨工资,这些无奈之举,好多回让他和其他工友们都没能赶上家中的年夜饭。
最近这些年,总理为农民工说话,各级政府为农民工合理讨薪积极发声。现在好了,自从中国建筑系统内实行“劳务实名制”,每个农民工的身份证、工资卡、打考勤,与实发工资一致,以“工程款支付”为节点,有效破解了民工“讨薪时代”的顽疾。
这只是保障弱势群体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一个缩影。如今,从传统土建,到绿色建筑、智慧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技术水平和施工环境齐头并进。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央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增多,规模、合同额、效益迅猛增长,农民工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中国建筑“抓党建促发展”,各地公司“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显著增加,工友们人居、人文环境随之改善,在城市干活感到很放心、也很暖心。
儿子小张边干边学,始终牢记父亲老张在他“入职”工地时送给他的那句话:“你要爱,做好准备;你要不爱,也要做好准备!”
大批工地被拓展成了幸福空间:WiFi免费开放,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高温时的西瓜、防暑降温药品,夜间加班时的包子、方便面,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从心底尊重民工,让建筑工人们在工地有“家”的感觉。
一个“家”字,老张吐出的话语透露着真挚的情感。
翻看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看着他儿子张总在办公室读书学习充电,把提高谋生技能当作新时代农民工向祖国、向亲人、向生活递交人生完美答卷的担当,作为一名普通的工地记者,我能表达的唯有“谢谢”这两个字。
不要看老张这样的农民工,生活中有点“抠”,加起班来也很“贱”;不要看老张这样的农民工,外表有些“不堪”,言语谈吐甚至有点“俗”,但是,他们的心地很善良,他们昂贵的真诚和朴实,是很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家时时好,出外时时难”。时至今日,虽然农民工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仍然是城市低端就业岗位的主要劳动者。城市中脏、累、苦、险的活,基本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谈起家乡的变化,张师傅高兴地说:“现在回家方便多了。”手机订票,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缩短了返乡的距离。老张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城市再干几年,回乡再盖一栋楼房,在家乡工作,面朝青山、春暖花开,和妻子一道颐养天年。
儿子张总与老张不同,已经在城市买车、买房,不知不觉,他的挣钱与消费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跟城里人完全一样。时代变迁,从农民工到新型建筑工人,从乡下人到城里人,张氏父子两代人的打工路,浓缩了改革开放40年的灿烂历程。
今天的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不断延伸,一个个市场不断开拓,无不凝结着农民工的辛勤汗水。筑梦路上,你们的诗和远方,你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他们的无言付出。他们是我们城市里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