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一流”建设的逻辑遵循
2018-02-06刘永泉田明刚向莉萍
刘永泉,田明刚,向莉萍
(武警学院 a.科研部; b.研究生部; c.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双一流”建设主体虽是高校,但其背后却体现着国家的战略考量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深刻把握其蕴含的逻辑遵循,才能更好地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意蕴——服务国家战略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源、文化源和动力源,更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科学技术文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任务。综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演进脉络,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与国家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高等教育强国的出现始终与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形影相伴,相继经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样一个演变路径,有力地促进了所在国家的社会繁荣和强势崛起。反之,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迁移,也昭示了相关国家的发展衰落。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虽体现在金融、贸易等领域,其核心本质最终还是科技的较量、人才的争夺。我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进程中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坚实支撑。特别是面对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等问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好科技生力军主体作用,履行好科教强国的重大职责,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发展只有与国家的利益意志同向同行时,才能产生最大效益,发挥最大作用,取得最好效果。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无不得到所在国家的资助,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为所在国家建设服务。二战后,美国发布了《科学:无尽的前沿》,确立了联邦政府对学科研究的支持制度[1]。2000年以来,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制定实施了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计划,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选择[2],有力推动了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斯坦福大学、筑波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建设起来的世界著名的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科学园等重要科学技术园区都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据统计,硅谷1/4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贡献[3]。我国“双一流”建设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焦中国制造2025规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等关系国运命脉的重大发展问题,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
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指向——高等教育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以1999年高校扩招为标志,在近20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规模、布局、质量都实现了大飞跃,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数量指标的界定,一个国家全部人口中18至22岁年龄段中,低于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则处于精英阶段,超过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则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则可称达到“普及阶段”。根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54个百分点速率增长,到2002年毛入学率已达15%,标志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7年毛入学率达23%,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 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4]。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在学研究生198.11万人,居世界第二,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2]。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的内涵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在科技创新方面,尽管科研成果总量上差距较小,但在成果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异。从2008到2016年,我国连续8年科技论文收录数位居SCI数据库第2,但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值[5]。近十余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分别在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均获得3枚以上的诺贝尔奖,而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上还缺少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研成果。高等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和科技竞争的重要载体,早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张名片。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变高等教育大国为高等教育强国,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重点高校整体办学实力的跨越提升,为加强一流大学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加速器作用。但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弊端。根据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为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2015年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双一流”建设的序幕。“双一流”建设方案科学合理,任务清晰,措施明确,体现出了高度的战略视野和价值导向,点面结合、内外统筹,既重视全面激发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又突出重点建设高校的示范效应。这必将激发所有高校的使命意识,以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拓者、建设者、参与者的高昂姿态,瞄准世界一流,积极深化改革,大力加强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声誉促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三、“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定位——坚持中国特色
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西方,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先进的理念、制度、文化孕育出的以美国、英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强大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仍在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基础比较薄弱。近现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就呈现出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态势,先是学习模仿欧美、然后是苏联,最后又回到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无论是“211工程”“985工程”,还是今天的“双一流”建设,尽管项目名称、遴选方式、建设任务等存在差异,但他们的根本指向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世界高等教育作为参照系,以世界一流作为标杆,致力于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但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国际上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世界著名高等教育家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教育中心阿尔特巴赫(Altbach)教授曾言:世界一流大学的悖论就在于“大家都想要一流大学,但没人知道它是什么,而且没人知道如何获得一流大学”[6]。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发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简称THE)、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简称QS)、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简称US News)以及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是现今国际上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然而,无论是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THE、QS和US News排名,还是以论文引文索引为客观依据的ARWU,其指标体系都存在着缺陷,饱受批评,这充分说明一流大学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很难做到客观公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论在哪一种评价体系中,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这些世界一流大学都能位居前列,体现出了变动中的恒定,体现了世界一流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校治理、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一些发展特征和本质内涵,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经验,为我们赶超建设提供了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放眼全局,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去进行战略考量,在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中去竞争赶超,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规律中去改革创新。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轨迹,高等教育强国在建设成长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的学习借鉴,从来不是简单地机械模仿,而是结合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进行再整合、再重塑、再创造,以全新的制度创新推动本国高等教育涅槃重生、华丽转身。19世纪,德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跑者,是因为其重视科学研究,倡导学术自由,并建立了教授治校、讲座制等大学制度形式,促进了德国大学的崛起。20世纪,美国之所以能坐上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宝座,是因为其在学习借鉴英国、德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学分制、院系结构、大学自治等教育制度,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我国“双一流”建设在遵循国际高等教育主流规律和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基础上,更要注重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由跟跑、并跑到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只有紧紧抓住中国特色这个灵魂,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强制度创新,在学习借鉴基础上凸显中国的办学特性、文化特色、制度优势,形成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评价体系,才能为世界高等教育树立中国模式。
四、“双一流”建设的目标选择——坚持梯次发展
“双一流”作为一个在比较中形成的概念,具有较强的区域范围特点,这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选择提供了差异化与多元化。《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第6条规定:“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这就打破了原“211工程”“985工程”身份固化的弊端,为所有高校提供了同台竞争的公平机会,特别是为“量大面广”的地方省属普通高校提供了追求卓越的政策保障,能够有力激发高等学校的内生动力,促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实现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跃升。当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都能、都要建设世界一流,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基础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坚持阶段发展、循序渐进,久久为攻。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省属重点高校可以创建国内一流、行业一流为目标,一般高校可以创建省内一流、区域一流为目标,突出目标的差异性。目标确定得越符合实际越有助于凝聚人心,推动建设,促进发展。目标确定得过于高大,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目标确定得较小,不一定就无所作为。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叶文欣教授说过,伯克利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而仅仅是定位于服务加州的发展,但是在履行这个看似渺小使命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结果把自己变成了一所有世界影响的大学。这启示我们,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7]。学科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坚实支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各高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主导思想,通过打造一流学科来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重点推进、优先发展原则,突破只见高原、不见高峰的均衡态势,集聚资源力量,争取早日使一至两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或前列。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院士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所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6]在建设学科的选择上既要突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更要考虑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这更容易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可能。如卡耐基·梅隆大学把握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软件工程、机器人、管理信息技术等信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成功地将学校带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五、“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本质——培养一流人才
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职能。但这四大职能并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核心任务、最本质特征,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都是基于人才培养基础上的派生拓展,是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双一流”建设方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这既是对高校办学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有力明确,又是对大学本位回归的重要要求,更是对大学建设方向的鲜明指引。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放眼全球,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都很重视人才培养,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顶尖学府均将本科生培养视为根本使命,注重通过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能力生成,积极培养参与并影响全球事务的世界公民[8]。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把耶鲁大学21世纪顶级战略目标确立为“积极致力于优异的本科生教育,培养在学术、专业和公众生活中的领袖人物”[6]。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均以为世界培养出杰出人才为荣。迄今为止,哈佛大学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和世界500强企业中2/3的CEO,牛津大学培养出27位国家首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培养出4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9]。人才,作为高校输出的最终产品,既承载着高校的办学理念、精神和文化,也体现着高校的办学水平、质量和声誉。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必须坚持人才培养这一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时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人才培养的内在层面来讲,首先要注重人格塑造,“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文化传统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外在层面来讲,各高校要聚焦能力建设,围绕科教融合和产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前沿性,增强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出类拔萃、经国济世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