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探索

2018-02-06赵爱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赵爱琴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重视基层党建既是党的组织优势,也是其一贯的优良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辖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8%以上,管理着全国约62%的人口。[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对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初,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44.7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451.8万个,全国7267个城市街道、3.6万个乡镇、9.2万个社区(居委会)、61.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2]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存在,奠定了党领导和服务农民群众的坚实基础。为了确保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提高认识为核心,夯实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发挥战斗力的基础,是带领农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的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来源观

目前,在农村基层干部中仍然存在“权力是上级授予的”“权力是凭关系取得的”等各种各样的对权力来源的不正确认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拉关系、找靠山甚至于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贿选买官等腐败现象。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来源观。第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使他们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有权授予,也有权收回。第二,培养一支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使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以及能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第三,增强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通过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为群众服务的素质和能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彻底克服“权力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等错误的权力观。要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教训。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取向

权力价值取向是指获得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还是为自己谋取私利。当前,有个别党员当上村干部后,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达到以权谋私的目的,权力价值取向严重扭曲。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取向。第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权力价值取向观和科学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权力应当为人民服务,掌权的人是为社会服务的公仆。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是否有利于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只有始终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服务村民群众,争取村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要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带头致富的本领和发展农村事业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使广大村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力量和所带来的恩泽。

(三)树立“居安思危”的权力呵护观

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认为,宪法赋予我们党执政地位,党掌握军队,有八千多万党员,因此,担心失去政权,简直是杞人忧天。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权利呵护观。第一,必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能一劳永逸。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是典型的例子。苏共在20万党员时取得政权,200万党员时取得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2000万党员时解体,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权力不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第二,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居安思危,加强自身建设,服务村民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第三,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以增强责任为关键,巩固执政能力建设的组织基础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点,也存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抓基层打基础应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动摇。

(一)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

有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农村是“993861”部队,[3]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或经商,党员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和文化程度偏低等情况。针对这种状况,要在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专业技术人员、致富能手和外出成功人士等入党,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党组织的活力。第一,实施“双培双带”工程。要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带头致富、党组织带动致富。第二,实施“村官助理”工程。基层党组织要发动外出成功人士回家乡担任村委会负责人,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第三,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坚持把优秀的青年农民培养成党员,把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发展为党员,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执政能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种本领,反映在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比较低的现象,致使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减弱。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第一,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制度。要充分发挥县、镇级党校的作用,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和轮训,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重要任务,培养一支“干事业有思路、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的干部队伍。第二,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组织设置。如建立“农民之家”和“庄稼医院”等机构,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途径和能力。第三,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载体。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定点联系、扶贫济困工程。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应当以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着力点。[4]我们要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石黑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但由于内部组织结构不同,两者的硬度、功能、用途和价值就截然不同。同样,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其能力和作用也截然不同。因此,要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第一,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确保权力为农民群众服务。第二,根据党员特长爱好、行业特点、工作需要,创新地设置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化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创新党支部、党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因时制宜,把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形式,可以促使党组织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干实事。

三、以形象塑造为依托,凝聚党组织执政的社会基础

(一)密切联系群众,塑造亲民形象

1957年7月,毛泽东强调:“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5]同理,基层党组织要获得广大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就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第一,要建立深入调查研究的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就要抓住有利时间、突出重点,经常走村串户,与农民群众心连心、情系情,察民情、听民声,做好记录,及时反映。第二,建立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制度。要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农民党员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及时化解农民群众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解决农产品销路等问题,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第三,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利益主体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凝聚人心的功能,尊重各利益主体的地位,保障其各项权益,力争团结全体农民群众。

(二)推行村务公开,塑造清廉形象

推进村务公开,规范财务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阳光工程,同时,也是塑造基层党组织清廉形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推行财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然存在村务公开内容不完整、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对村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避重就轻,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定期汇报、定期审计走过场等问题。因此,塑造清廉形象,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村务公开,严格规范财务管理,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消除误会,增进理解。第二,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真正属于村民的“监督委员会”,全面监督村集体经济、村干部行为、财务收支等。第三,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财务公开栏等方式,定期向村民公示相关村务、财务信息,增强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透明度。

(三)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塑造守法形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近几年来,有些农村在土地征用、拆迁等过程中,发生了个别的群体性事件以及一些个人极端事件,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要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塑造其依法执政的形象。第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法”高于“权”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水平和能力。第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能力。面对重要的工作、紧急的事情和矛盾突出的问题,更加要坚持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第三,建立健全依法执政的制度保障。要健全和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制度,使权力的运行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环节。

(四)求真务实,塑造实干形象

当前,个别农村党员干部为获得上级赏识,存在好大喜功、浮夸虚假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实干形象。因此,塑造党组织的实干形象,第一,要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工作。第二,要积极发现和调解村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营造和谐融洽的村民关系。第三,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实用知识的培训,培养出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四,要想方设法发展农村经济,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民发展经济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尽力打开农产品的销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达到富裕安康的目的。第五,要积极发展村集体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塑造负责任的形象

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受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塑造党员干部负责任执政的形象,第一,要认真追究主导实施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的有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第二,要严肃处理违法乱纪、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尤其要坚决查处在征地款发放、农村合作医疗、农资供应、扶贫救济物资发放等方面违法乱纪的责任人。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标本兼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塑造党员干部负责任的形象。对一些为政不廉、办事不公的农村党员干部,坚决处理,绝不姑息。

四、以自省机制为保障,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的源动力

(一)发扬党内民主,加强自查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正确处理党组织内民主与集中的关主系,其执政的成绩才会明显;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党组织内部的民主机制加以纠正和解决。党组织内民主之风不盛,会造成家长制、一言堂,会导致做出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损害党组织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党组织自查自纠的能力,第一,要增强党内民主意识,使全体党员明确党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发扬党员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行使对组织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第二,要建立权力制衡、便于发扬民主的党组织领导架构,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协调制约作用,第三,要规范党组织民主生活,严格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工作汇报制度和质询制度。

(二)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加强自警

“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6]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威信如何、认同度和支持度如何、工作中存在哪些缺点等,自己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也就很难准确找到今后改进工作的方向。村级民意测验是一种了解农民群众对党组织或村委会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是反映村民群众舆论或民意动向,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群众意见、态度的一般状况和变化,发现群众最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为制订或评价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根据民意测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并施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意测验体系,可以发现党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从而实现自我警惕,避免犯错误。

(三)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做到自励

为了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使党员干部的工作更有成效,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考核评估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基层党组织实绩考核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订考核制度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既要有科学性,又要适应性,切忌搞一刀切。同时,考核目标要明确。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着眼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与时俱进地确定重点。第二,考核结果要与待遇挂钩。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村官的实绩考核结果,要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直接挂钩。例如,选举提名、评优、录用公务员、薪酬计发等。第三,注重精神鼓励与物质保障相结合。例如,对考核优秀的党组织应予以公开表彰并给一定的奖励;对考核优秀的党员,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应优先选拔进入基层党组织班子,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建立纯洁党员队伍机制,做到自清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组织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7]部分农村党员常年外出务工或经商,游离于基层党组织之外。不能按时过党组织生活,无法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和党员意识淡漠,因此,要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立纯洁基层党员队伍的机制。第一,要把好入口关。坚决拒绝入党动机不纯、思想品行差、群众口碑不好的人入党。第二,要加强内部教育转化。对基层党组织内偶尔发生的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偶尔犯错的党员,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激励约束,弘扬正气。第三,要疏通出口。对不履行义务和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依照党规予以除名;对党内的腐败分子、投机分子、违法犯罪分子、涉嫌黑恶势力分子予以坚决清除,达到除腐生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农村转型背景下村党支部社会整合研究[J].学习论坛,2014(07).

[2]中共党员总数8944.7万名,结构持续优化[EB/OL].新华网,2017-06-30.

[3]矣艳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问题探究—以云南省晋宁县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02).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札记之二—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指南[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11-14.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7.

[6]秋石.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17).

[7]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06-06.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