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2018-02-06张竑任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改革开放道路

张竑 任君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8年刚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我国,每到重要历史关口就会出现一次内容类似的争论,那就是关于中国接下来应走什么道路的争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回答道路之争

(一)道路之争本身

每到重要的历史关口,社会上就会产生关于中国道路的争论。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种影响力较大的观点:第一,主张走“老路”,也就是回到高度集中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甚至重走“文革”极“左”道路。“老路”拥护者们替大跃进、“文革”等极“左”路线翻案,否定改革开放,夸大改革开放的负面作用。第二,主张走“邪路”,也就是全盘西化之路。“邪路”拥护者们把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看作中国改革的理论支撑和理论依据,企图全盘照搬西方道路而全盘西化中国,认为改革开放前一片黑暗,没有成果只有错误,鼓吹市场具有万能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针对道路之争,再次重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对上述两种道路之争的观点予以明确的否定。

(二)道路之争背后的派别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主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已经表达了对道路之争的态度。第一,“不忘初心”,既肯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1921年奋斗至今取得的辉煌成就,又强调取得成绩也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奋斗的初衷。第二,“继续前进”强调接下来要走的路不能是邪路歪路,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不变、衷心不改、目标不移。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道路之争背后所隐含的派别之争也给予了准确的回答。“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主题具有回答派别之争的政治意义。第一,反对鼓吹计划经济万能,为大跃进和“文革”翻案的极“左”派。第二,反对鼓吹改革开放前一片黑暗,改革开放后市场具有万能作用的极右派。“不忘初心”回应的是极右派和“西化派”,“继续前进”针对的是极“左”派和“造反”派。

(三)道路之争背后的理论之争

在道路之争的背后,更深层的是理论之争。对于道路的选择涉及对以往人类发展历史尤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评价,涉及究竟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提倡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道路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老问题,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其背后则是更深层次的理论之争。判断理论正确与否,不在于理论是否好听、是否新潮,而在于是否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应该更加自信和坚决地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和评价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历,警惕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二、批判两个阶段互否论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般大致分为前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后三十多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无论是以前一阶段否定后一阶段,还是后一阶段否定前一阶段,都是片面地、错误地和独断的,充分暴露了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独断性。

(一)两个阶段互否论不符合唯物史观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基础上开创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这一重要论断,正是对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强有力的反驳与批判。“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此却置若罔闻,以主观、片面的唯心史观将前后两个三十年割裂开来。”[3]

那么,前后两个阶段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应该更加客观地、历史地、具体地、实事求是地来看待和回答:前一阶段是在艰难摸索和重大挫折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后一阶段则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一阶段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同时伴随若干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4]也就是说,后一阶段如果离开前一阶段打下的基础,缺乏必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改革开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前一阶段的探索,是在生产力水平更低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受到之前的生产力水平所限制和约束的,探索的过程中有失误和曲折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要历史地看待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辩证地看待探索中的得与失,而不能片面地、极端地揪住个别失误进行夸大,甚至借此否定整体。

(二)客观评价前一阶段的前进与曲折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是新中国建设打基础、摸经验的三十年。经历了长期战乱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是当时历史的、具体的现实条件。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这三十年间,我国先后经历了战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三大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困难重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由于经验不足,先后发生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由于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错误,又遭遇了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客观地、具体地、历史地面对这些不容置疑的历史史实,既不能因为遇到重大挫折而贬低和否定这一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绩;也不应给“文革”翻案,否定后来党中央对这段曲折历史的客观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既包括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衷的铭记,也包括对改革开放之前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的肯定。

回顾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三十年,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于三年之内基本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二,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三大改造(大大少于预期时间),引导国家顺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第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众多成就。第五,文化教育事业广泛开展、顺利推进。第六,建立了较为齐全完备、涉及各领域的科学研究院所。第七,初步建立了覆盖面较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第八,人民生活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第九,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国防体系。

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曲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建设的内部条件来说,这一阶段的探索是在经济衰败、人民困苦、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和物质基础上开始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和基础上搞建设,客观地说,确实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第二,从建设的外部条件来说,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全面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国际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和制裁是主旋律。第三,从建设的经验来说,当时中国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尤其缺乏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加之客观上苏联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党在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的过程中既有收获也有挫折。第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仍有偏差和误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原本既有“破”也有“立”的理论,既有革命理论也有建设理论,但当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传入我国的大多是经苏联选择、理解、翻译后,再译成中文的传来材料,而且总的材料不够丰富或者说是被苏联有选择性地输出到中国,导致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主观能动力量,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性约束作用。第五,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产生了急于求成、思想僵化的错误。第六,对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出现失误。

(三)正确认识后一阶段的成功与问题

正是因为在前一阶段的探索中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经验不足,导致一系列的失误和曲折,所以,才需要用改革来纠错和完善。第一,改革并不是自我否定,不是全盘否定以往、一切推倒重来,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强大的完善机制,通过改革来肯定对的、否定错的、试验新的和适合国情的政策,继续推动新中国的建设回到并保持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二,正因为前一阶段被孤立、被封锁,所以,要大胆开放,利用全世界人民创造的共同优秀文明成果和发展智慧来加快我们的发展,纠正我们的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继续前进”,意味着我们仍然要高举改革大旗,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一,这一阶段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功地纠正和完善了在前一阶段的探索中曾经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第二,经过逐步对外开放,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迅速上升,经济总量逐年上升并已位列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改善十分显著,教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科技研发和工程建设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外交、国防、军队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前一阶段探索的积累和教训,也离不开后一阶段的大胆创新和努力作为,为我国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充分肯定后一阶段的发展成就,并不是说这一阶段的发展毫无问题和错误。只晒成就,忽略失误,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不符合这一阶段发展和探索的真实历史情况。第一,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经济领域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相比,社会建设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第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飞速、成果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落后、成果贫瘠。第三,资源开发过快过猛,生态保护相对缺失。第四,出现财富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问题。因此,既不能因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众多成就而忽略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不应夸大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公正地看待和面对改革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逐步在改革过程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解决每个历史时期遇到的问题,才是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的正确态度。

三、辩证地认识两个阶段的历史性关系

(一)相继而生的历史性关系

改革是在已有基础上来进行的改革,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一,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没有改变,仍然为人民民主专政,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国家的领导核心没有改变,仍然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第三,这一已有的基础,并不是全盘照搬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依照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来进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前一阶段主要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吸收借鉴苏联的部分成功经验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后一阶段,则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为代表,在前人的建设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广泛推进,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没有前一阶段,就没有后一阶段,因为历史本身就是连续的,相继而生的。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本质上都是新中国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割裂、不可分离的阶段。历史虚无主义或者历史相对主义,常常片面肯定或否定其中一个历史阶段,或者把两个阶段割裂开来,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无论是片面否定某一阶段的历史,还是割裂不同阶段的历史联系,都会造成思想混乱。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两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二)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所取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是以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十年艰辛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的。没有前一阶段取得的坚实物质基础和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后来改革开放的顺利成功。正确看待和评价前一阶段的探索历程,客观中允地评价前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奠定的坚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贯立场。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领域的坚实基础来自于前一阶段的极度困难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业建设,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立国支柱,关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存安危。前一阶段,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内部条件下,在被发达资本主义封锁和孤立的外部条件下,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从零开始进行工业建设,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今天的人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幸福条件下,要铭记前人的艰辛努力和不懈追求,不能说所有的发展成果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没有前一阶段的积累,包括正确经验和错误教训的积累,就不会有后一阶段的成功改革。

另外,前后两个阶段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起点完全不同,前一阶段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依靠着社会主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艰难起步;后一阶段则在前一阶段取得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吸纳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吸收借鉴全人类的发展经验精华来迅速推动自身的发展。两个阶段的发展起点、条件、历史背景完全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如同一个人的人生,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等时期,只能作大概的、为了便于分析和认识才进行的人为区分。

实质上,这些阶段之间是不能绝对分开的,是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壮年的发展离不开前面诸阶段的发展积累,人不可能不吃不喝从童年直接成为壮年。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正是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苦奋斗,才积累出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力基础,才能以改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着力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没有前一阶段的奋斗和积累,没有前一阶段良好的经济基础、坚强的政治基础和稳定的社会基础,就无法开展后一阶段的改革开放。

(三)后一阶段吸取了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

前一阶段的起步,是在告别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困难历史时期,经济基础极度薄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帝国主义严厉封锁、建设环境极度恶劣的历史条件,对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鼓舞人们改造自然的积极性,为了尽快追赶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度,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历史性地选择了曾在革命年代具有多次成功经验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搞建设,形成了政治挂帅、高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殊时期。从今天的时代视野评判当时的历史抉择,政治挂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确实有助于生产力的恢复、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们精神文化素质的大踏步提高。但另一方面,长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反而造成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约束,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个性,造成人们的思想禁锢、“等靠要”思想的产生以及生产关系无法及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当时的历史抉择,既有历史必然性,又有历史阶段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要求新中国一成立,就采用现在的各种政策,显然又是不可行、行不通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并不具备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前一阶段发展取得的各项有利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前人在前一阶段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错误教训更加弥足珍贵,更加值得我们珍惜,前辈们的努力也更加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辛探索,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规律和经验进行了认识和总结。吸取了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四、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1.否定前一阶段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第一,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第二,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第三,肆无忌惮地诋毁毛泽东同志。第四,借肯定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来对比和否定前三十年的历史成就,把改革看成西方模式的全盘照搬,对中国共产党的功劳进行歪曲和否定。第五,夸大、编造前三十年的党内政治斗争,借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六,通过诋毁和丑化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众多先进党员和模范代表的形象,否定党的先进典型和历史人物,鼓吹受骗上当论和蒙蔽大众论,借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手段可谓多种多样,其真实目的都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合法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领导地位。

2.否定后一阶段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第一,鼓吹中国举社会主义旗帜、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怀念20世纪50、60年代人们道德高尚、有精神力量,夸大如今急功近利、自私虚荣的道德下滑现象。第三,仍然提“造反有理”的口号,企图搞二次文革、二次土改,平分企业家、先富起来的人的财产。第四,妄图替“文革”翻案,以当代中国文化不如前或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为借口,主张搞二次“文化革命”。第五,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仍希望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公社化、集体化经济中。第六,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论断、观点为依据,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偏离了预定轨道,从而一方面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七,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有失公平,主张搞平均主义。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原因

1.内部原因。第一,一些思想理论工作战线的同志的历史反思偏离了客观、中允的正确方向,在对逐渐丰富的历史史料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前三十年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不足与失误,错误地把这些不足与失误夸大化、绝对化,忘记了这些不足与失误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众多成果的背景下的不足与失误,忽视了当时不利的历史条件和不足的建设经验,以现代的评价标准来责难当时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不足与失误,以至于个别人甚至以这些不足与失误为借口,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人民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二,人为地分裂两个发展阶段,搞对立论、互否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手段和方式当成了内容,当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易帜,没有搞清楚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没有看到市场机制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

2.外部原因。由于新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而且是人口众多、领土面积较大的大国,境外敌对势力尤其是资本主义阵营的敌对势力,警惕和忌惮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新中国的发展,企图用孤立和封锁的手段扼杀新中国这一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新生力量,意图分化、西化新中国,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思想理论界传播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妄图新中国在内部自行崩溃,希望中国共产党垮台,希望中国社会混乱并借机扶持傀儡政权以操纵中国命运。

3.本质原因。当今中国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共同的错误根源,即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没有分清主流与支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非此即彼、抓住支流忽视主流、只看部分忽视整体的片面独断论,这种片面独断论在历史虚无主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这种片面思维方式,或者说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过,可以说是一种顽疾。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实际上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对待历史的两种错误态度,其本质上都是片面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无论是主张历史倒退论,还是鼓吹资本万能论,也都是片面思维变种的体现。

五、坚定不移地坚持“四个自信”,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一)以“道路自信”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老路邪路”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中国道路分别置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史、500年社会主义历史和60多年新中国历史三个历史时段中,充分肯定道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用“道路自信”来反击一切历史虚无主义的路线之争,既反对“老路”,又反对“邪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要继续坚持的道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以“理论自信”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非此即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的真理性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可以随便更改抹杀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6]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不是对旧的理论的彻底颠覆和改弦易辙,旧的理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和彻底抛弃。不能用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来片面地、极端地理解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不能认为新理论与旧理论之间毫无关联、完全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理论体系内的各个理论是针对我国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问题的系统性的理论回答和理论概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7]

(三)以“制度自信”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西方制度普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制度的创新性贡献,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有色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抬高西方制度、贬低中国制度,无视和抹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个国家的制度好不好,要这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制度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样,可以不通过暴力和掠夺的手段,使一个人口大国在短短四十年间完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也从来没有一种制度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符合中国实际,使中国能够继续完成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8]

(四)以“文化自信”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虚无论

针对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了“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形成更系统更完整的“四个自信”,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回答了时代的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作了界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9]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虚无中国历史、虚无党的历史贡献,还虚无中国文化。要么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么质疑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或者片面否定,或者全盘否定。不断制造中国文化落后论、腐朽论,贬低农耕文明、抬高游牧文明,贬低中华文化、抬高西方文化。实质上,这些都是西方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合流变种的集中表现。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为手段,实质上是要借否定部分而否定整体,借否定中国发展历史而否定中国文化的优秀性和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0]所以,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企图消灭中国文化的邪恶野心,我们更要自觉坚持“文化自信”。

(五)坚持“四个自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针对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和反击,认清其各种表现形式和复杂的产生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的态度和立场正确看待历史、看待历史背后的文化基因,肯定前人的艰苦奋斗和后人的开拓创新。从中国各方面、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和全体人民的发展成果中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肯定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更加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和污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11]要求“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2]我们要自觉坚持“四个自信”,自觉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5][6][7][8][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1-32.

[3]陈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当代表征及危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0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545.

[9][11][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10、42.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改革开放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