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发展历程与路径特点
2018-02-06邸晓星
邸晓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部, 天津 30019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人才在推动改革创新、引领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在教育领域,通过京津冀党委与政府间的合作协调、教育人才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政企校间的合作互动等,推动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进程,充分释放教育人才在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带动经济发展的活力,不仅对于提升京津冀教育行业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很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在对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其路径特点,以期为该地区其他领域人才资源共享,以及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一、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发展历程
教育人才的合作交流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之下,伴随着人才之间、京津冀教育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而开展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教育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合作交流,包括互派优秀教育人才挂职锻炼、举办教育合作论坛、召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建立高校联盟等,为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提供了多元途径,促进了人才协同发展。
早在2009年,在北京与河北、天津与河北之间就分别开展了高校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在5年的时间里,京津冀分批分次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互相挂职锻炼。其中,河北省共向北京、天津两市的市属重点高校选派了4批次、共计27名优秀中青年处级干部挂职校长助理,北京市也派出了13名优秀中青年处级干部到河北省属骨干大学挂职校长助理[1]。除此之外,为推动教育协同发展,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京津冀多次召开联合会议,由三省市政府人员、教育行业领导、教育专家共同参加研讨。比如,2014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教育智库论坛”在天津召开,来自三地的教育专家就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进行沟通交流。2015年,《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和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发布,提出北京和河北两地建立高等学校联盟,在包括干部教师培训挂职、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在内的诸多领域进行务实合作。2016年1月28日,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区市成立教育联盟,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三区市教育联盟将合作培养百名教育领军人才,包括100名左右的骨干校长和100位左右的名师。2016年6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院成立,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协同—联动—共享”主题召开了专题论坛[2]。2017年2月17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发布,确定了京津冀三地十大合作项目,京津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之一。2017年10月9日,“2017京津冀校长交流会议”在京举办,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市教育学会、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教育家成长研究会的领导,以及来自京津冀三地的部分中小学校长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京津冀的教育工作者围绕办学治学的思想思路和实践创新成果、深化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内涵发展的行动策略、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路径,以及创新京津冀中小学校长协同发展机制等议题展开了探讨。2017年4月20日,京津冀三地共同举办了“2017年京津冀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3020个,计8000人,覆盖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30个行业领域,涉及重点用人单位750多家[3]。
总体而言,近几年京津冀三地教育人才交流共享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发展,人员范围覆盖了政府教育工作者、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科研机构教育人才等多方人才,既有政府主导推动下的高层次专家、优秀教育人才的挂职锻炼,也有以学校之间开展的联盟、创新中心、教育协同工作会议等为载体的交流协作,还有来自民间的自组织的某一领域、专业系统内的高端会议等,大大促进了京津冀之间在教育和专业建设方面的交流,为推动教育领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主要路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伴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人才一体化发展进程,京津冀在教育人才交流共享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路径。
1.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人才协同发展,探索出推动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协调路径
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一直是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人才协同发展而开展的。例如,通过《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提出北京与河北两地的教育部门建立协同发展联系会议制度,进行定期协商,并组织开展干部教师培训挂职、学科专业建设、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和需求对接等方面的活动,推动两地教育领域深化交流合作。2016年京津冀三地人才合作沟通协调实现了常态化。2016年2月18日,三地党委组织部召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工作机制》《京津冀高级专家数据库管理办法》等文件,标志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正式建立,也表明党和政府对于以人才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肯定与重视,尤其是对于高层次人才合作的重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主要协调方式是2017年开始实施、定期召开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由此可见,京津冀教育人才合作交流的协调路径主要是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协调机制和京津冀人才合作协调机制,从建立的时间来看,其目前还刚处于起步阶段。
2.以高层次(教育)人才为重点对象,探索京津冀人才共引和共育共享路径
高层次人才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在高层次人才合作中,京津冀三地加强合力引才力度和柔性共享机制建设,共同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贡献率。教育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同样如此。具体做法为:一是对高层次人才初步实现资质互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继续教育证书互认,以及外国人工作证互认,对高端外国人才(A类)实行工作手续互认,对京津冀三地任一外国专家管理部门已审查过的材料不再进行核验,视同本地外籍人才转聘。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共引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共聚人才,开展津洽会、京津冀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会等活动,共同招才引智。三是形成常态化的高层次人才培训机制。2015—2017年,京津冀三地的党委组织部门每年都举办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至今已举办3期,每期都有来自三地各领域的几十名优秀专家代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家学者参加,通过专题讲座、政策解读、参观交流、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典型发言等形式,让高层次人才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形势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强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四是建立高级专家数据库,将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计划、项目的专家,获得正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等纳入数据库,作为三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交流共享基础资源。
3.以教育联盟为重点方式,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全方位开展人才交流共享活动
除打造高级专家数据库、开展人才引荐会等外,京津冀三地还联合成立了京津冀人才协会联盟,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术、科研、技术等交流项目,加强教育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一是京津冀高校建立了协同创新机制,来自三地的多所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以学科专业为板块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不但推动了科技创新,同时也加深了高校间同领域高层次人才之间在技术、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有效释放了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同时,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京津冀高校干部、教师、学者之间的交流培养也日渐频繁,如开展京津冀高校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异地挂职锻炼计划等。河北省与北京市互派8名教师到对方高校挂职,河北省派出12名优秀中层干部到天津市属高校挂职。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校建立了定期访学和学术交流机制。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先后派遣100余名教师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行访学[4]。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初步建立了京津冀产教对接“合作对话”“协同创新”“区域共研”和“区域联动”四大机制。通过开展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工作推进会、产教对接会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京津冀职业教育还开展了联合师资培养工作,以该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教育骨干为培养重点,如2015年22名邯郸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在北京市相关职业院校担任“影子校长”;2015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邯郸等地组织职业院校干部教师赴天津市学习培训,仅唐山市就有160多人接受了培训[5]。
三、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特点与成效
通过以上对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路径的梳理,可以发现,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在目标任务、具体策略、方式途径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疏解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区域教育水平为主要目标
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区域竞争力,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协同发展、人才协同发展同样要以此为目标。从目前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活动来看,北京正在做的就是适度控制教育规模,利用自身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在天津、河北建立分校,转移部分教育功能,发挥首都人才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教育水平。天津、河北主要是加快人才引进载体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楼宇经济、创业创意社区的软硬件环境,提升对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通过高校搬迁、建立分校、合作办学、教育联盟等方式,充分利用北京的优势资源,提升人才资源发展水平。比如,天津市出台的《关于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主要针对的是对北京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河北省出台的《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也是聚焦于对京津人才的引进。
2.在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探索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的创新方法
在城市群中,区域性的重点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连接京津冀城市群的黄金三角地带,北京的通州、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廊坊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被称为“通武廊金三角”。在近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通武廊一马当先,从生态、交通、产业、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体化发展探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发展区域。2017年2月17日通过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提出,重点推进通武廊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实际上,通武廊人才合作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当时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提出,对取得通武廊三地人力社保部门认定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在三地可以“一证通行”。2016年10月,《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宣言》《通武廊区域人才互认标准》等文件发布,三地在人才引进互融互通、人才培养共育共培、人才评价互认互准、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探索。在教育领域,2017年初,通武廊签署了《关于开展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提出了包括资源共享、师生交流在内的诸多方面的合作举措,探索跨行政区划的教育协同发展有效模式和路径,并在包括联合培养校长教师、共享网络教育资源等在内的6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带动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与共享提供了重要活动载体和平台。2017年6月,通武廊三地派出18名干部(每地派出6名干部)到包括教育单位在内的核心业务部门重要岗位挂职锻炼,为期1年,半年轮换一次,为京津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积累了经验。
3.以协同创新机制为助力,推动教育人才交流共享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过程呈现出以创新机制为重点,并逐步形成多元化交流方式、不断扩大交流范围、提升交流效果的趋势。一是突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促进教育人才交流。2015年6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高端智库和研究机构,围绕京津冀交通、环境等共建若干创新中心,由3所院校的教师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除此之外,京津冀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还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行业、专业领域为体系,通过项目合作、技术研发等途径,进行高层次教育人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京津冀大型中药制药企业成立了中药共建共享药材基地、中药注射剂产业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业研究院;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等联合组建了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由天津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中兴通讯、北京邮电大学,共同申报“400GB/s相干光发射与接收模块”研发项目,等等[5]。二是人才培养交流共享的方式多样化。交流的形式包括政府互派、学术交流、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参观学习等。一方面,高校的干部、骨干交流常态化开展,并从中产生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如2017年2月由挂职河北大学副校长的北京大学教授牵头,京津冀10多名挂职干部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了课题研究,并形成理论成果《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策略研究》。另一方面,京津冀教育人才联合培养交流共享常态化。《“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提出,“京津冀联合建设教育人才队伍,将推动三地师范类院校在河北省联合建立教师培养培训重点基地;联合在河北省开展‘教师校长百千万工程’;三省市互派校长、教师、管理干部等挂职交流;完善三省市高校间教师访学交流机制”。河北省自“河北省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项目实施以来,每年选派200人到北京市中小学校跟岗学习培训,已连续开展5年[6]。除此之外,京津冀教育人才培养与交流的领域还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趋势,范围上涵盖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包括科技、文化等专业,人员上既有高层次教育管理人员、科研技术骨干,也有优秀教师、专家学者等。
四、结语
总之,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提升京津冀教育水平为目标,京津冀加强了教育人才之间的交流共享,形成了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和教育人才特点的教育人才共享路径,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其他领域人才资源共享,以及其他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尽管如此,目前,由于京津冀教育人才交流共享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因而京津冀教育人才的交流共享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要借助京津冀教育协同、人才一体化发展而推进,这既需要党委和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也需要民间积极参与,激发社会活力,释放人才效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