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表皮样囊肿1例

2018-02-06刘丰玄志鲁刘松阳韩铠泽杨帆刘亚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真性吉林大学假性

刘丰,玄志鲁,刘松阳,韩铠泽,杨帆,刘亚辉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脾表皮样囊肿是脾脏组织瘤样囊性病变,临床罕见,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多见,约占脾囊肿的10%[1]。发病初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诊断难度大。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于2016年4月收治患者1例,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发现脾脏占位1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肝胆平扫+三期增强CT示:脾脏良性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囊性淋巴管瘤可能,囊肿不除外。CT平扫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局部脾轮廓膨隆 临床诊断:脾脏占位,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见图1。病理诊断:脾表皮样囊肿,囊壁玻璃样变性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反应。见图2。

图1 脾脏CT平扫+三期增强

图2 脾脏HE染色 (×400)

2 讨论

脾囊肿发病率低,根据被覆上皮样细胞存在与否分两种类型,即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约占25%,假性囊肿约占75%[1]。

目前脾真性囊肿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其来源于胚胎早期脾中肾组织,而假性囊肿大部分与手术、外伤、出血及梗死等有关[2]。本例患者无创伤、出血等病史,属于真性囊肿。临床上对脾表皮样囊肿进行诊断时,容易与脾肿瘤相混淆,所以应重视鉴别诊断:脂肪瘤、错构瘤、血管瘤等多为单个病灶,影像表现界清,邻近组织结构无变化;而脾转移瘤、淋巴肉瘤等恶性肿瘤病灶呈弥漫性改变,界限模糊,周围淋巴肿大,患者易出现腹胀、呕吐及上腹不适等症状[3]。

尽管MRI、CT、B超以及病史等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术后病理学检查仍为诊断金标准[1]。表皮样囊肿是良性病变,但有些患者仍会出现CA19-9的升高[4]。该患者术前CA19-9轻度增高,术后3个月复查正常。

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治疗上存在一定争议。YOH等[5]认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对脾表皮样囊肿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囊肿的同时降低了全脾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脾脏表皮样囊肿是临床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应根据病理学检查、CT、MRI及临床表现确诊,依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疗效。

[1]VALVERDE MARTINEZ A, ROLDAN ORTIZ S, Fornell Ariza M, et al. Partial splenectomy for a giant epidermoid cyst of the spleen[J]. Clinical Case Reports, 2016, 4(10): 1013-1016.

[2]RANA A P S, KAUR M, SINGH P, et al. Splenic epidermoid cyst -a rare entity[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4,8(2): 175-176.

[3]杜宁, 郭卫东, 王祖森, 等. 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0(3): 429-434.

[4]TAKAGI K, TAKAYAMA T, MORIGUCHI M, et al.Gastrointestinal: Case of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splenic epidermoid cyst with serum CA19-9 elevation[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4, 29(2): 231.

[5]YOH T, WADA S, KOBAYASHI A, et 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for a large multilocular splenic cyst with elevated CA19-9: Report of a c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2013, 4(3): 319-321.

猜你喜欢

真性吉林大学假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建筑原真性探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