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02-06于海刘清华肖培伦王健欣张明蒋吉英李进于丽于树娜
于海,刘清华,肖培伦,王健欣,张明,蒋吉英,李进,于丽,于树娜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a.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潍坊 261053)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据统计调查显示,每年大约有13万人死于肝癌[1]。虽然肝癌的临床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机制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自噬活性的异常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2-6]。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eclin1、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三种自噬基因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探讨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肝癌诊疗及判断预后找到分子标志物,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齐鲁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肝癌手术切除标本56例,标本均经病理切片HE染色证实为肝癌,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化疗、肝动脉栓塞及免疫治疗。按Edmondson-steiner分级标准:I级8例,Ⅱ级14例,Ⅲ级24例,Ⅳ级10例;分别测量切除后的肿瘤直径,其中≤5 cm者24例,>5 cm者32例。收集肝癌标本中,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34~80岁,平均62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38例,阴性表达者18例;甲胎蛋白AFP≥400μg·L-1者30例,<400μg·L-1者26例;有胆管癌栓者11例。同时取癌旁5 cm外正常肝组织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
1.2 试剂与方法
1.2.1 主要试剂 兔抗人Beclin1多克隆抗体、兔抗人LC3多克隆抗体均购自 Abcam公司,兔抗人mTOR多克隆抗体、通用型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柠檬酸盐缓冲液、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 免疫组织化学法 所有实验标本均经4%甲醛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以5μm厚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采取SP法,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PBS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采用双盲法评估免疫组化染色切片,Beclin1、LC3和mTOR均以细胞膜和(或)细胞质染成淡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为阳性表达。三者均采用二级计分法,阳性细胞计数:随机任选5个高倍镜视野(400×),然后根据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计数,<5%为0分,5%~<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着色强度分类:无着色计0分,淡黄色为1分,黄或棕黄色为2分,褐或棕褐色为3分。两者计分相乘≥4分为免疫组化阳性(+),<4分计为免疫组化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 Beclin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2/56),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1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C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39/56),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1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8/56),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1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3。
表1 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例(%)
图1 Beclin1蛋白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400)
图2 LC3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400)
图3 mTOR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400)
2.2 肝癌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Spearman等级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中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
2.3 肝癌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见表2。
表2 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例(%)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己上升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活。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例如: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及放、化疗等,但其治疗效果均欠佳,总体5年生存率不超过5%。分析其原因为: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速度快,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发生远处侵袭和转移[7]。因此,通过对肝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相关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自噬基因调控机制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2]。
至今为止,Beclin1作为唯一被发现的哺乳动物参与自噬的特异性基因[8],该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1上,大约有150 kb,编码一个2 098 bp的转录产物。有研究显示[9],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Beclin1基因存在缺失性的突变。张创杰[10]研究发现,Beclin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本实验结果显示,Beclin1蛋白在肝癌组织(75%,42/56)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25%,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其Beclin1在肝癌中高表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肝癌生长迅速,肿瘤细胞需要自噬,以适应营养缺乏和低氧的环境。
LC3作为参与自噬发生的关键基因,其表达水平与自噬活性关系密切,是监测自噬的特异性标志物[11]。LC3包括 LC3-Ⅰ和 LC3-Ⅱ,其中 LC3-Ⅱ可通过活化Atg12,结合Atg5,从而参与形成自噬体。有研究表明,LC3的异常表达与许多恶性肿瘤(例如:胃癌、大肠癌、宫颈癌等)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12]。Huang等[13]报道了 LC3-Ⅱ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降低,自噬活性下降。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LC3蛋白在肝癌组织(70%,39/56)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3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结果说明,LC3的表达及作用在不同类型肿瘤中是各不相同的,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哺乳动物mTOR作为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下游的效应靶蛋白,在其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mTOR的活性被抑制时,可阻断其下游S6K1信号传导通路,使细胞由G1向S转变所需的相关蛋白缺乏,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进而达到影响细胞周期的进展,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张利等[14]研究发现,mTO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5%,而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50%,28/56)中的阳性表达率也高于正常肝组织(28%,1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mTOR的过度表达与激活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经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中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 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这说明,三者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密切,Beclin1的高表达可以增强肝癌自噬活性,mTOR的高表达则会抑制肝癌自噬发生,两者可能是通过不同PI3K(包括:Ⅰ型和Ⅲ型)信号传导通路,分别发挥其自噬调控作用:(1)Ⅲ型PI3K复合物Vps15激酶通过调节PI3K的活性后,Beclin1即可将各种Apg蛋白整合到PI3K中,形成复合体来促进自噬的发生;(2)而mTOR接受其上游的Ⅰ型PI3K/AKT信号传到通路调控后,可随后磷酸化它的两个下游分子,即翻译抑制分子eIF-4E结合蛋白 1(4E-BP1)和核糖体蛋白 S6激酶 1(S6K1)[15],进而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自噬活性。本实验组56例肝癌组织中,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者为42例,mTOR蛋白阳性表达者为28例,由此可见,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者高于mTOR蛋白阳性表达者,所以我们推测Beclin1高表达所产生的促进自噬作用明显强于mTOR过表达产生的抑制自噬作用,因此,自噬活性标志分子LC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即肝癌的自噬活性亦随之增高。同时,本实验还证实,在肝癌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
总之,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自噬活性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联合检测三者的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更加客观的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从而为肝癌诊疗及判断预后找到分子标志物,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黄赞松.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966-967.
[2] AMARAVADI RK,LIPPINCOTT-SCHWARTZ J,YIN XM,et al.Principles and current strategies for targeting autophagy for cancer treatment[J].Clin Cancer Res,2011,17(4):654-666.
[3] LEE YJ,JANG BK.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Int J Mol Sci,2015,16(11):26629-26643.
[4] CZAJA MJ,DING WX,DONOHUE TM JR,et al.Functions of autophagy in normal and diseased liver[J].Autophagy,2013,9(8):1131-1158.
[5] MAO Y,YU F,WANG J,et al.Autophagy:a new target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erapy[J].Hepat Med,2016,8:27-37.
[6] WU SY,LAN SH,LIU HS.Autophagy and microRNA in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6,22(1):176-187.
[7] SASAKI Y,YAMADA T,TANAKA H,et al.Risk of recurrence in a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surgery in 417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or hepatitis C-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n Surg,2006,244(5):771-780.
[8] KLIONSKY DJ,EMR SD.Autophagy as a regulated pathway of cellular degradation[J].Science,2000,290(5497):1717-1721.
[9] AITA VM,LIANGXH,MURTY VVVS,et al.Cloning and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beclin 1,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 on chromosome 17q21[J].Genomics,1999,59(1):59-65.
[10]张创杰.胰腺癌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郑州大学,2015.
[11]MIZUSHIMA N,YOSHIMORI T,LEVINE B.Methods in mammalian autophagy research[J].Cell,2010,140(3):313-326.
[12]TANG JY,HSI E,HUANG YC,et al.High LC3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po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Hum Pathol,2013,44(11):2558-2562.
[13]HUANGX,BAIHM,CHENL,et al.Reduced expression of LC3BII and Beclin 1 in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ndicates a down-regulated autophagic capacity that rela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astrocytic tumors[J].JClin Neurosci,2010,17(12):1515-1519.
[14]张利,吴慧丽,李琨琨,等.mTOR及 PTEN、PHLPP、VEGF、p53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2):1567-1569.
[15]ZHOU X,TAN M,STONE HAWTHORNE V,et al.Activation of the Akt/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4E-BP1 pathway by ErbB2 overexpression predicts tumor progression in breast cancers[J].Clin Cancer Res,2004,10(20):6779-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