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多维度生成更多可能
2018-02-05陈健滢
摘要:所谓“预设”,就是对课程教学所做的设计,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环节时,应讲究“刚柔并济”,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了解并掌握好课堂预设的基本策略,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关键词:预设;有效性;策略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因此,就有了课堂预设。
课堂预设应该具有确定性,也就是具有“刚”性;然而,对课堂预设来说,也应该有“柔”性或“弹”性,因为预设有“弹”性,课堂才能有创生;“刚”与“柔”,是辩证的一种关系,“至刚”的课前设计,对每一环节都做了确定不能改变的决定,学生还会有精彩的生成吗?如果是“至柔”的,毫无目标的“开放”,教学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没有方向。
因此,我们的课堂预设就应该讲究“刚柔并济”,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避免走“极端”,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一、 教学目标制定——“多层研读”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方法的配合应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
1. 对话文本,挖掘教材内涵
我们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有开发新课程、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对于教材所呈现的版面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尊重的条件下可根据学生、当地具体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一节探究型的课,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更要关注学生主动探究、亲历感悟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对知识获得体验、感悟,从而发展思维、提升能力,形成结论。
这节研究课,我们学校的石老师一共试教五次,前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具材料的选择,也正是这周而复始的取舍之间,使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成员对“研读教材”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以前,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我们一直崇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要感觉教材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改编重组等。因此,在最初研读教材时,觉得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三组小棒,学生快速地就操作完,感觉素材太过单一,学生的体验感悟会不会深度不够?试教之后点评中,有老师提出是不是应多提供点素材,让学生多摆,感悟就更能深刻些?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石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五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任选其中三根围三角形,摆出其中三组情况,结果学生汇报时,在排列组合上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不敢确定4、5、9这一组是否能围成,就干脆回避,都不去摆,这次教学的结果,没有把这节课的矛盾凸显出来,学生探究的深度反而比第一次更弱了。
于是,我们又回头审视教材中的三组小棒,意图非常明晰,第一组能围成,第三组操作后一看就围不成,第二组学生不能确定,这三组典型情况能使学生全面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操作的基础上,追问:“你发现了什么?”使我们看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我们研读教材,要读懂:概念的形成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在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中获得。
由于第二组小棒比较特殊,学生会因为小棒的误差能围成三角形,又理性地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矛盾。所以,我们把二、三组小棒调换一下位置,先处理没有疑义的两组情况,再集中处理不能确定的这一种情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与文本对话,充分地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地诠释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
2. 合理分析,科学掌握学情
“学情分析”分析什么?笔者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小明的一天》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1课时。教材通过“小明的一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钟表已有所接触,关于时间的知识已有所了解,学生每天生活、学习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確而又清晰的表象的。
我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课堂环节按部就班,重难点不突出,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扼杀了许多非预设生成的精彩,使得这次试教冗长乏味又达不到应有的知识目标。课后分析,发现对学生的知识起点了解不足,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全面,课前预设不充分,是这堂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这次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聚集在一起,帮助我一起分析学情:这节课的教学,它与前面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生长点在哪?发展点在哪?这节课这样设计,学生较之前更收获了些什么?如果让你来定目标,你可能会怎么定?
经过讨论,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之后的课堂实践,较之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也比第一次明显提高了许多。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及研读,使得我在上课的时候能在把握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梳理。不仅使学生在这节课掌握了新授课的知识,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合作的精神,以及让他们自己悟出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道理。endprint
可以这样说,合情合理的学情分析,是科学预设与精彩生成的保证,也为下一步弹性预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框架构建——“弹性设计”策略
对教学预案进行“软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弹性设计”策略。
1. 预设“多维度”的课堂提问
在进行教学预设时,我们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一想学生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把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预设之中。有时候,对于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或者说需要做出几种甚至几十种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预设,并且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并列的线状结构,也可能是网状的交互结构,以及在每一种情况下教师的处理对策等等。
2. 预设“陷阱式”的生成错误
在课前预设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来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差错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一些要用到的,对减少错误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该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增强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也就是说,在预设之时,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引诱学生“犯错”,让学生在学习或是联系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得更牢固的真知。使学生在“纠错”、“思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3. 预设“可调整”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之为“板块”,其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各部分之间可以移动,可以增删,它属于弹性的设计,而非线性的,它的特点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而富有动态的。
可以调整或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更有利于为生成留下空间。以前单一化的教学方案都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人→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教学方案相对比较呆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知不觉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要将这五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五个活动的板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就没有必要安排“复习铺垫”这个环节;而如果在展开新课之后,发现学生对需要铺垫的知识掌握不够,就可以再次铺垫;“课堂小结”放在巩固练习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做决定。另外,五个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學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弹性化”方案,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课堂生成创设可能,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平亚杰.精彩在错误中延伸[J].小学教学设计,2011(3).
[2]林传中.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四要素”[J].新课程标准案例,2011(4).
[3]黄晓赟.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现代课堂教学之追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陈健滢,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