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2018-02-05候美琪
候美琪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是教育事业的主流思想,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影响着我们。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儒家孔子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及吸收其精髓而应用,以便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并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水平。《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体现材料,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是孔子教育观的体现,也是后人口耳相传的来源。经久不衰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是民族的精华、国家的骄傲,我们要对孔子的思想教育观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光荣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育管理
1 孔子的主要教育管理思想
1.1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是在不断的教育中培养而来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发展成长都是由进学校前、在学校时、离开学校后组成的。进学校前,人们的主要交际圈在家庭、社区。在家里,我们接受父母家人的爱护与教育。一举一动都是先由家人培养而来的。等到长大后,父母会自然而然的想着让我们接受正规的教育,进到比较好的学校。接受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当我们成人,教育的接受让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了完善和定局,便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不但提出了“庶、富、教”的社会管理思想。指出:立国先须繁衍充足的劳动力,进而使人民富足,随之要倡导教育;另外,孔子看到了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与行刑、刑法相比的独特功能。在《论语·为政》中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P12)强调要唤起人的内在自觉,免人犯罪错。
1.2 孔子的教育管理主体性
教育管理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而对于二者,主要以“仁”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教育管理的发展。除此之外,“仁”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孔子教育管理学说的基础。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1](P38)它的基本内涵是拥有了仁,便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内安然处之。其中“推己及人”的想法也是这一观点的体现和表达。作为教育者,要做到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目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使其思想和人格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成长完善和发展。在学校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还有思想的结构建立以及处理世事的能力锻炼。作为被教育者,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职务,并且跟随老师的知识脚步去学习、发现“新大陆”。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老师的批评教育,课堂中要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学生才是最主要的主体。只有双方的配合,才能将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才能有效发展国家文明程度,增强社会文化软实力,发展教育事业更适于中国的轨迹。因此,教育管理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二者也必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事业。
1.3 孔子的教育管理原则与方法
1、孔子的“克己复礼”观体现出其赞赏周礼的等级名分,并且提出管理应遵循一定的等级秩序,处在管理序列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P188)。孔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亲身体会我们不愿做也不要强加与人的思想是我们在人际交往、社会生存的道德体现,这种想法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推動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为教育事业增添不少理念和价值。
2、对于教育者而言:“有教无类”[1](P192)及“因材施教”[2](P43)的教育观是孔子在实施教育中留给世人最好的观点,是每个人类在接受教育时都应该注意并推崇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只在中国古代实行,对于现今和国外的所有教育者,都有教育意义和价值。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会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这也体现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3、对于被教育者而言:不仅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告诉被教育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有求知欲。之外,还要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学习到的东西要进行消化吸收,不断的温习回顾,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谦虚的向教育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刻苦学习钻研,虚心求教。
2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2.1 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育是我们国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主要根据地。国民的思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国际上提出了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有教无类”也主张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和等级出身,主要学生诚心求学,都应该得到老师平等对待和热心的教育。所以,孔子三千多名学生中,有不同阶级的学生,比如富有千金的子贡、出身在下层阶级的仲弓父和子张、贫穷的颜渊,还有卫国人子夏,吴国人子游、陈国人子张。来自不同阶级、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毫无派别和歧视的对待。孔子的办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一部分平民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对于存在歧视特殊人群的社会来说,全纳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孔子思想的影响观念。由于社会时代的发展不同,必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今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但是也是遵循着不变的教育中心,这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从国家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法可以看出,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接受义务教育。这种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每个人应履行的义务,也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国家财政对于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国民的整体文明程度,也显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进文明程度。反过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的增长。人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推动教育事业和其他各方面的进步,增强国家影响力和创造力。正因为孔子思想教育的平等性和实施有效的方法,才让经济得以发展和进步,才让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提高国家的影响力和文明程度,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发言权。
2.2 对教育管理主体性的影响
1、对教育者的影响
教育者,是知识的传导者,是知识和被教育者的桥梁。教育者要树立榜样性示范作用,特别是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好榜样,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当他身边的人做什么时,他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他身边的孩子都穿了新衣服,他也想买新衣服。他父母说什么话,他也跟着说什么话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所以,在学校里,孩子的模仿对象除了自己的同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师。老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如何做人,渗透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在道德方面的体现应该是实践中的应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做到教学相长。这也是孔子认为教育的相互性,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对于知识相互讨论互受启发的相互进步性。子游在武城当行政官,治理很有政绩,孔子来参观,听见弦歌之声,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1](P205)。孔子提倡用礼乐制度来治理国家,但是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有点太大材小用。子游听到后说:“以前我在老师那里收到的教育,君子学习礼乐,就会有博大胸襟去爱别人,小人学了礼乐,就能懂得道理,容易听从指挥。”孔子听后说:“前言戏之耳。”说刚才是孔子自己和子游开的玩笑。还要克己内省,即勇于面对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等。关于孔子和其学生的对话更可以证明教学相长。一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老师,只是比学生早几年学了知识,长了见识。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种先学和后学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谦虚的学习,不管你的学习对象是老师或同伴或比你小的人。这也说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P82)的道理。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更要树立一个好榜样,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形成反思的逻辑思维。要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育者,也应该像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请教,不断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儒家思想以及相适应的平等教育观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教育的发展跟随国家主流意识,政策方针的发展相一致。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影响着现代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
2、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主体,并组成教育活动不断进行。对于教育活动的实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性,因为教育目的最终实现只有在受教育者的行动落实中才能体现。孔子的勤于学习,常年游历在外而广与见闻;在学习方面,主张学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虚心求学,并且奋发不息、克己内省的思想理念。这些都指引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以及教会其学习的方法。这些教育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信仰,并且能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改过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在知识学习方面,受教育者可以虚心求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进而达到国家教育目标的要求。为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受教育者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着现代的受教育者,影响着国家的教育事业,与现代教育息息相关。
3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瘦
3.1 对国家发展的启示
国家的发展,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教育主体,是在孔子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中国的教育管理思想自古至今都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社会中某一方面的发展有联系而运用与社会建设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专业对口。只有学到一定的知识才能在社会上找到更好薪资待遇的工作以及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孔子还把“仁”与教育、国家政策联系起来,说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名言。这也是我们发展到现今社会一直延用的思想观念。而“克己复礼”的周礼观是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发展不可忽视的并且必须遵循的礼教约束。正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秩序的安稳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秩序,礼仪教导。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P138)这些不仅仅是我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要做到的,更是在国际关系处理中该做到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礼教,我们要尊重不同地域的礼教。当代的社会,拼的不仅是科技生产力,更拼的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国家文化教育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文明程度的体现者和拥护者。对于国与国的联系交流,我们依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群体,去传播中国的文明中国的知识与文化。所以,国家培养教育主体,是培养有文化有内涵,依靠教育管理来实现的新一代知識文化传播者,具有一定的儒家学说仁人治事的思想,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孔子看到了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的社会性功能,才将教育管理应用于社会而延用至今。
3.2 对教育原则的启示
孔子一直遵循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这两个教育思想的出现是孔子首先打破教育阶级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突出表现。
“有教无类”说的是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中,应该做到不分等级制度,不分学生个人差别而对其进行教育。主张在受教育方面人人平等,办私塾,让不同阶级的人都能接受教育。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1](P76)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表明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P133)子路问孔子:“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这则故事说明孔子教学观的“因材施教”,同样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个人品性而给出不一样的应对结果,启示我们不要模式化的看待一个问题,要根据对象的不同甚至要考虑到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同样的,由于社会时代的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案也应该有所调整和改变。比如体罚学生、多媒体教学等等一系列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需要发展进行调整改变的。戒尺是以前私塾必备的教学工具,不仅仅是学校,就连家庭教育也一直遵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3.3 对治学方法的启示
在孔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认为老师是为人师表的代表性人物。其中“以身作则”是孔子教育观念的体现。在教学方面,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教而且还要学,所以“学而不厌”就是一种体现。这两种教学治学观都在《论语》中有所体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5](P401)《师说》韩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学习老师的行为动作,语言习惯,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老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P152)孔子这一思想就表明自己已经认识到老师的影响力,并且为此付出行动。这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教学观点仍然经久弥新,不会因为时光的长河而被冲刷殆尽。教师是教育实施的关键和输导者,不应懈怠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所以,我们应该以标榜树立教学观念,对自己的学生采取非暴力不批评的恰当教育观,我们要从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以审阅和检讨。对于“学而不厌”,要做到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进步。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进步,给学生以新进的思维方法。新进的思维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从而创建新的知识结构,符合社会的进步发展。这种好学观现在也在推崇,倡导“活到老学到老”[6](P360)的终身性学习观。对于学习,不仅仅存在于学生时代的课本知识,还在于脱离学校后的社会性学习、组建家庭后的家庭型学习。作为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也应该随着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成长做出相应的改变。包括在不同时期,对孩子语气的转变和话语内容的改变。在这里,家长就是教育者,其教育管理方法也有相应的灵活性改变,从而有益于孩子的发展,也让自己在不断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成长。同样的,对于教师来说,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应该给出相应的教学观和方法论。当自己的知识储备满足不了学生的教育发展,教师应该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应对学生发展所需,以应对自己在实施教学观的需要。所以,“以身作则”和“学而不厌”是教育管理中治学方面应该遵循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阶段都适应。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 李德富,刘梅.從《论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J].学术讨论,2009,(1).
[3] 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万永.义务教育法修订议程[M].北京:中国青年报,2006:06(9).
[5] 韩愈.昌黎先生集·师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01.
[6] 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0.
[7] 王少农.孔子思想[M].第1版.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342.
[8] 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8-325.
[9] 钱逊.如沐春风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11-365.
[10]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