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2018-02-05石艳艳
石艳艳
摘 要:在現代社会中,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全球的竞争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的领域,美术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希望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创新思维。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1 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地成为一个人,使人在社会中,以及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技能。谈到“教育”这个词,使人不由自主会产生出一种神圣感,也会不由自主的和教师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这件事上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就如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就如我曾经看到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两面,一面天使,一面魔鬼。”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向更好更光明的方向前进。教育是关于人们未来的事业,是社会中存在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都要去经历的,因为只有通过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获得发展。
2 关于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不仅包含了美术文化知识而且也在传播着其他科目所不能包含的知识和文化。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它在生活中不断传播关于美术技能的知识并且不断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启示。美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同时它也要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要,并且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是在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它有着其他教育科目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存在意义。
美术教育能够使在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培养他们的观察美的事物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生活中无论是对事还是对待人都能够以善和美的心境去处理。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它并不是单纯的以教授画技为目的,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以绘画为目的的学科,它是以绘画入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创造力以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美术教育的学习,老师能够更好的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完善。
丰富的兴趣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多方面全方位的去思考,能够有更多的感悟和体验。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操。
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其他学科那么直接。美术教育是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术教育有它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以其生动有趣的画面,将内容直接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他们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3 美术教育与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各个层面的“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美”的涉及范围非常广,它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更高的追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审美和艺术品质所包围,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当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范围非常广,审美消费存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
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美术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能力去适应这些变化,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去接受新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美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它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美术教育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原始社会到当今世界,它存进了社会的交流、文化的沟通以及对个人的审美品德和知识技能修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是无国界的,它是一种世界语音,能够促进全世界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
我们当今的生活处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中,美术能够是一种能够促进各个地区、民族、国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巧云.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本质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2):130-131.
[2] 程晓晓.让绘本在美术课堂“开花”[J].新课程(小学),2017(05):35.
[3] 邵敏婧.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15-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