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2018-02-05向二萍
向二萍
摘 要:陶瓷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年轻而古老的艺术。在这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因为生活所需而创造了形态备异,丰富多彩的陶瓷。因为人们的生存需要而形成和发展,陶艺家对陶瓷材料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克服工艺上的局限,充分利用陶瓷艺术的优势,拓展了陶瓷中线条的更为广阔的美学空间。在淳朴的艺人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每一件陶瓷产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活指令,都潜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艺术美感,使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键词:陶瓷艺术;文化发展
1 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不仅是物质上的产物,而且是精神上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现代陶瓷艺术不仅仅只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更不仅仅是“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从而已经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之中,成为艺术家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而存在,进行文化批判的器物。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是“中国”的意思。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的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原始瓷”。“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宋代瓷业为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与釉里红新品迭出;明代而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宋瓷,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絕。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材料、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得以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得到了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江西景德镇瓷都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陶瓷敷以蓝色纹饰,素雅而清新,充满着生机。青花瓷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2 艺术陶瓷行业发展趋势
2.1 艺术陶瓷趋于——市场
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者们在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进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未来艺术陶瓷市场将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表现档次高、功能全、花色多、造型新颖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产品的需求朝着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产品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正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家居饰品的个性化特点,“人无我有”的艺术陶瓷产品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
2.2 艺术陶瓷趋于——功能化
随着艺术陶瓷不断发展,目前艺术陶瓷已从纯粹的时尚装饰行业中不断的创新与创造,逐渐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其实用价值不断得到了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一,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其二,它以实用的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不断的尝试组合应用多种材料,逐渐丰富艺术陶瓷的表现形式,艺术陶瓷的造型是最重要特征之一,器型的特点,在陶瓷成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也可采用树脂材料组合成型。也可将陶瓷与金属组合,可能提高产品耐冲击的强度,提高产品的档次,有利于发展更多的陶瓷种类,如英国皇家御用艺术陶瓷。陶瓷与木材组合,在家装陈设方面能体现艺术性特色,该产品在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多种材料在艺术陶瓷中的组合以及应用,逐步丰富了艺术陶瓷的表现载体。同时陶瓷可以作为装饰品、艺术台灯、吊灯等,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同时也起到室内装饰和点缀空间环境的作用。
2.3 陶瓷文化趋于——相互交融
艺术陶瓷是由陶瓷材料、造型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一个整体,有着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的特点。艺术陶瓷产品从造型到装饰,逐步体现“中西方文化交融”和“传统与现代跨越”发展,也是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产物,提升陶瓷文化品位与产品附加值,为产业化升级带来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正.明代陶瓷审美特征[J].中国美学研究,2016(01)
[2] 魏继涛.塔巴陶瓷调查报告[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4(00)
[3] 冷艳.陶瓷梦想家:约琳·奥斯特霍夫专访[J].中国陶瓷设计,2014(05)
[4] 张莉,朱斐翡.浅谈陶瓷艺术中的残缺美[J].陶瓷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