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化校园建设研究

2018-02-05陈雷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校园建设信息化

陈雷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智慧校园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党校作为教育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建设智慧党校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文章从党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异同出发,在智慧化校园相无念基础上对智慧党校的概念进行了简介,然后分析了党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最后叙述了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化校园;校园建设;智慧学校;信息化

1 党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背景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互联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无可替代。在智慧城市逐渐走进人们视线的同时,智慧校园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应当同步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其中党校作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要渠道,恰逢目前党校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展开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注重创新、共享,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与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智慧党校。

2 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概念

智慧党校的概念来自于智慧校园。关于智慧校园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个观点是认为智慧校园是发展到第四代的数字校园,以新型的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拓展校园的时空维度,创造了能够丰富校园文化、进行高效率教学、服务学生的共享、智能校园环境,这代表着环境观;第二个观点是认为智慧校园是以数字校园为基础对同学进行服务,要着重体现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个性化发展,这代表着服务观。第三个观点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从3个层面来进行:首先是能够提供个性定制服务的智能感知环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其次是实现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学校的应用服务的协作;还有就是通过构建的智能感知环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向学生与外界提供相互交流的窗口,这代表着系统观,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智慧化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種未来形态,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党校与一般高校间的区别体现在许多方面,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党校的教育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参加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教学方式也很多样,可以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自学、调查研究进行教学;在学制上一般为半年,但却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在学科上主要以社会科学为主。总之,高校和党校在形式、目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党校的教育对象在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方面可能有所下降,但在实践、分析能力方面表现优异。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由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党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发展,决定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硬件的建设转向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深化应用,相应地提出了建设智慧党校的目标。智慧党校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智慧党校的概念要与智慧校园相联系。不仅如此,智慧党校还要考虑实际情况,通过网络环境,利用互联网、虚拟化、射频识别等智能型先进技术为党校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便利的学习交流空间这样的智能化模式。智慧党校整合了校园的教育资源与应用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灵活应用与智能响应,能够提供以角色为基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将网络信息服务融入党校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各部门的协作。智慧党校能够提高经济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因此建设综合性的智慧党校,推动工作的转型升级,发挥党校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的主平台作用是大势所趋。

3 智慧化党校建设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3.1 智慧化党校建设的现状

党校与一般的高校不同,在进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时不能照抄搬一般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开展建设工作。不仅如此,云计算等技术都处在发展的初期,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正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所以目前,智慧化党校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需要注意的:

3.1.1 资金问题

党校的运行资金来源于同一级财政,智慧化校园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而财政拨款又有限。不仅如此,上至中央党校,还有省、市以及县级党校,拨款从上至下逐级递减,资金问题使得限制智慧党校建设的一个环节。所以智慧校园系统的内容要与党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既不能片面追求智能也不能过度注重经济性,以免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3.1.2 人才的缺乏

智慧化党校的建设应用到了很多的新型技术,从规划设计到管理维修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来做,但党校在信息技术的人才方面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智慧党校的建设需要依靠市场运行,就可能出现规划、分析、维护方面与设想大相径庭的局面,因此应用起来有些困难。

3.1.3 智能应用系统的问题

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中,教学资源因为数字化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收集较难、数据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了教学资源增长缓慢。而在进行智慧党校的建设中,智慧化系统缺乏顶层设计,导致系统内各部门间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部门间的数据因为权限的设置而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要想查看数据需要通过登录部门的系统界面,操作复杂,使用不便,并未能够解决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系统平台搭建存在不合理的方面,造成系统无法升级,软件等也无法升级,限制了智慧党校的建设工作。再就是系统的开发没有考虑设计的功能是否和党校的教学、业务管理相适应,造成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不足,阻碍资源的整合,无法实现智慧党校建设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的目标。在党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实问题,只重视对硬件的投入、更新,不重视软件的建设,导致系统无法和用户相契合,效果不理想。在应用中重管理、轻服务,导致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全面。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智能系统中包含了校园人员、设备等大量的数据,还具有先进的实时跟踪功能。在系统构建时,忽视了系统的可靠运行就会存在数据与隐私泄露的问题。

3.2 智慧党校建设的改进措施3.2.1建立党校特有的党校云endprint

与一般高校的独立性不同,各级党校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在教学、业务管理方面一致性较高,所以可以建设党校特有的系统网络,成立以大数据、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的党校云,建设涵盖全部党校的虚拟化智慧校园,从而能够智慧地进行学习、教学、管理、科研等等。

3.2.2 根据党校实际需要设计系统、搭建平台

在设计系统的应用功能方面,要将以师生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校园业务的整合,通过信息门户可以向师生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从而建设一个科学的、参与性强的、开放的、便利的智慧校园应用系统。

系统构建在满足业务功能的同时,要根据校园的建设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对信息的保障体系以及管理机制,对非法的入侵、恶意的攻击进行预防,并提高应变能力,以保证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运行。

平台的搭建可以根据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进行,根据党校的业务情况进行分类,将党校的各部门之间变得系统化,方便管理。平台的部署还要结合校园网、手机客户端类型;支持单点登录(SingleSignOn,SSO),并设计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登录方式多样化,可以账号密码也可以数字证书等等;权限方面,根据资源利用者的需求支持多种授权方式。

4 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党校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在管理、教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4.1 校园管理方面的意义

党校将学员的名单导入干部调训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学员的编号以及学员证件:一卡通。软件系统还会以短信的方式将学员所需的登录账号、密码发送给学员;帮助办公系统通知教务处、后勤集团等做好相关工作。

智慧化校园的建设还可以将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到数据区,通过分享、创新、整合等过程,不断地反馈到智能型知识系统中,形成了一个积累集体智慧的系统,将党校知识资源不断地整合积累,并通过以云计算为中心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记录学员的个性特征并加以分析,将知识与学习者一一匹配,为知识的筛选提供可能,实现智能学习。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智能化进行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4.2 校园教学方面的意义

智慧校园的建设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外,为在校与非在校的党员干部都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学员还可以在图书馆、宿舍等地进行学习,摆脱了空间的限制;不仅如此,这还为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以及终身学习创造了可能,摆脱了时间的限制。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掌握知识。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变革,改善了教学的效果,推动了党校的发展。

4.3 校园生活方面的意义

学员可以通过系统的指导了解党校的基本情况。如今一卡通实现了门禁、消费等一系列的基本功能。不仅如此,学员还可以利用校园网通过学习方面的App直接与课程同步,进行课程、教室的查询以及任课教师。还可以进学校的官网下载学习资料、视频,进行教学评估反馈等等。不仅如此,老师也有专门的系统对学员进行课程的安排、作业安排与上交、评分、毕业证的发放等工作;执勤部门通过监控就可以掌握校园的安全,创造安全的校园氛围;后勤集团利用射频认证技术对学员的住宿进行安排、对教学设备进行调度,党校的智慧化校园建设便利了校园生活,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5结语

智慧化校园的建设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各级党校的教学质量、又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将党校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党校。所以构建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依据的智慧化校园是党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小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47.

[2]劉彤.物联网应用于智慧校园的可行性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建设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