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垃圾分类下的固废产业新格局

2018-02-05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

城乡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危废厨余垃圾焚烧

■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 薛 涛

固废产业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3.0时代的固废产业将迎来怎样的危与机?生态文明催生的垃圾分类又将给固废产业带来怎样的冲击?环卫市场化与垃圾焚烧主力军之间将是怎样的竞合格局?

薛 涛

一、生态文明催生垃圾分类处置需求

(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固废行业发展逻辑

就像世间万物发展的辩证逻辑一样,人类的固废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反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上古的茹毛饮血的时代,垃圾是“合”的状态,这个状态持续到农业和城市的出现,逐步有了原始的“分”的状态。这个“分”的状态甚至可以一直算到改革开放前,城市还没有大发展的时代,这一阶段我们国家的固废产业雏形还处在1.0时代,是固废产业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农村存在所谓的“小农循环”,农村垃圾得到了分类处置,也就是产生的有机垃圾可以归田。而城市垃圾在经济条件较差,物质不丰富的这段时期,在节约的社会风气下被当作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真正扔掉的东西很少。但是伴随着我国的发展,弃置的垃圾越来越多,造成了环境的危害,所以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开始启动了卫生填埋场的建设。

图1 合久必分的固废产业1.0时代

图2 分久必合的固废产业2.0时代

随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城镇化阶段,笔者将其称为固废2.0时代。由于环境容量的不足以及大量消费的产生,很多问题纷纷出现,被动应对城市垃圾的大量产生导致了实际上的处置(垃圾填埋到垃圾焚烧)又回到了“合”的状态,而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使农业源垃圾情况类似城市,我们旧时代的物质循环被打破,以减量和“暂时”安全为导向的垃圾处置模式开始积累越来越深层的环境问题(农业土壤地力下降、邻避现象、空气污染和资源负荷过重等等)。同时,在这个阶段依然存在拾荒者的回收,但是这种回收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末端回收利用企业也亟待升级,以对工业源垃圾进行更高效清洁的回收利用。

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国家对各类垃圾的分散处置要求都来自某类环境污染事故爆发的被动的应急反应。比如在1993年的深圳危废仓库爆炸、2003年的非典爆发等事件后,国家紧急出台了一批法规政策,使危废行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另外,在2013年黄浦江的病死猪事件爆发后,国家也出台政策推动了“卫生厂”的发展。类似事件还包括在地沟油和泔水猪事件后,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推进了餐厨行业的发展等都属于此类“应急、被动、打补丁式”的环境管理模式。

同时,在这个阶段,城市的迅速扩大导致填埋场容量的不足,出现了焚烧-填埋的二元末端关系,垃圾焚烧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为我国近年固废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垃圾焚烧对垃圾减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我国生活垃圾中湿垃圾的产生比例较大,混合后焚烧前的预处理使得垃圾焚烧厂出现了中国特有的渗沥液问题。而渗沥液的处理使得垃圾焚烧总成本提高了5~10%,成为了垃圾焚烧行业的一大负担。

图3 合久必分的固废3.0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固废产业也逐步进入了化被动为主动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笔者称之为固废的3.0时代。在3.0时代以前,我国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亦步亦趋地向国外学习借鉴来完成。但是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同其它方面的产业发展和政府治理一样,中国已经无法简单地通过复制德国、日本或者美国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其中就包括如何开展适合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E20研究院认为将在我国得到逐步普及的主流垃圾分类模式是将“三圈图”中的蓝色最内圆圈部分所标示的居民端产生的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就是产生于生活源的危废,可回收垃圾是以玻璃、金属、塑料、纸制品等为代表的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厨余垃圾就是以有机质为主的湿垃圾。除此之外,居民端还产生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近几年,多个文件要求分出来的垃圾要分类处理,这将催生大量细分领域市场机会,包括厨余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装修垃圾处理厂等。同时,在监管趋严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也将逐步改善当前的运行处境。由于厨余垃圾的单独处理需求,固废3.0时代的末端处理随之出现了厨余-焚烧-填埋的三元关系。基于国情(社会文明提高缓慢、居民参与程度低、前端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在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每一类“分出来”的垃圾的处置之前都需要一种近乎苛刻的后端集中分选工艺,这将成为我国长期的特殊技术需求。

填埋场的库容压力持续走高,也带来了行业对于填埋场复生和修复的需求和关注,也将给企业带来大量填埋场修复及复生的市场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率先利用世行贷款和PPP模式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示范城市宁波,在垃圾分类的前后端同时启动乃至引入价格机制,在末端循环经济园的餐厨、厨余和焚烧厂的系统化关系构建、在如何利用世行资金衔接PPP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二)垃圾分类趋势下的细分领域市场机会

随着固废3.0时代的揭幕,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带领下的固废行业从过去的“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布局”。“合久必分”的大趋势下,诸多细分类下的“新垃圾”迎来了各自的商机:

首先,从农业面源来看,农村三大固体废物—畜禽粪便、秸秆和病死畜禽类垃圾处理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目前有效利用率尚不过半而产量巨大的现状下,发改委、农业部陆续发布国办发[2008]105号、国办发[2017]48号等文件,要求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在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面,我国已经有部分领先企业开始布局。

在危险废弃物领域,在统计数据准确性方面,类似环卫部门收集到的垃圾数量成为我们统计上的垃圾数量。E20研究院认为我国危废的实际产生量应大于统计值,预计市场化运营规模已超百亿。背后隐藏巨大的空间,在生态文明要求下以及环保标准的提高下会进一步释放。

图5 我国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及处置情况统计(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装修垃圾、建筑垃圾的问题,在上海的垃圾转移到苏州的事件被曝光后开始被广泛关注。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由于产生源不同,在成分、危害性、处置成本和产生量稳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上都有所区别:建筑垃圾产生量不稳定,城市高速扩张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但其产量的不稳定导致BOT模式的稳定商业模式设计有困难。而装修垃圾处理由于产生量稳定,适合典型的BOT模式,因为装修需求的间隔时间非常稳定,产生了对末端分选、妥善处置和部分回用的要求。另一类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是大件垃圾(类似装修垃圾有产生量稳定的特点),目前已有数千万吨的年均产量,之前末端处理设施尚甚为匮乏,以政府补贴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

“十二五”期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距离规划目标尚远。“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0年有效处理率有望突破30%。在运营模式上,根据E20研究院统计,超过60%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采用BOT模式运营,另有少数BOO及其他模式的项目。处理技术方面,以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和饲料化为主流,其中,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模式由于后端产业链制约小而占据了较高的比例。

图6 我国大件/建筑/装修垃圾产生量及处置情况统计(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图7 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及处置情况统计(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垃圾分类不能光在短期看经济性差和群众参与度低的负面因素和阻力,垃圾分类还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外溢价值。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政府先做好才能逐步带动百姓积极参与,那么,单独的收运体系和单独的厨余垃圾处理处置厂必然需要被先建设起来。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厨余垃圾的巨大产量和市场空间将在近几年逐步释放。E20研究院推测,我国城镇厨余垃圾总产生量(分类前)目前在1亿吨左右,远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继续增长可达1.6亿吨。根据目前46个强制分类城市的分类要求及未来对更多城市垃圾分类的进一步规划,充分考虑到垃圾分类推进中面临的困难和某些城市对是否全面推进百姓厨余垃圾分类的犹豫,E20研究院预测厨余垃圾实际得到分类和妥善处理的比例的提升将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随着厨余厂建设规模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到2020年将有约1万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远期预计将可达到8万吨/日。中国的厨余垃圾成分有特殊性,技术上的难度比餐厨处理还要大,未来中国特色厨余垃圾处置路线将会逐渐成熟,成为垃圾处理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

图8 我国城镇厨余垃圾产生量及分类情况测算(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三)垃圾分类下干湿分离的大趋势

固废产业在3.0时代需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是生活垃圾从“合”至“分”,从混合处理至分类处理的发展趋势。回顾我国垃圾分类的历史,早在2000年,原建设部就公布了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的8个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分为三类,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以后所说的“三分法”。但是,此次试点工作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造成了民众对我国是否能够实施垃圾分类产生了怀疑。怀疑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我国各地没有配套的分类处置设施,造成了先分后混的局面,大大打击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2017年,在习总书记的部署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卷土重来,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指引下,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中的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地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相关计划或实施方案。部分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较好,此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成为主流,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即“四分法”。下图作为三圈图城市垃圾区的内环,图中详细地绘制了居民源分类垃圾的管理逻辑:曲线左端的垃圾原本是通过居民混合投放、由环卫进行统一收运,现在要求的是尽量通过居民主动分类投放、由环卫分类收运,而右端的垃圾传统上就是居民单独投放(或弃置)、由环卫或其它单位单独收运的。

在政策的指引、推动下,以有机质为主的湿垃圾(厨余垃圾)成为了这一轮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重点,从而催生了目前关注度极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厂。从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来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模式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代表的城市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先通过对单位进行强制分类激活厨余垃圾处理需求,并同时启动相应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匹配垃圾分类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处理需求,随后开始逐步进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推广。首先选择单位进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因为单位垃圾管理较容易,处罚机制较居民端更为简单。第二类,是以宁波和厦门为代表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统一规划,在规划之初就提前建设厨余垃圾处置厂,建设工作与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同时进行。2017年,住建部共召开两次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研讨会,分别在宁波和厦门,可见住建部对这两个城市的模式和工作效果的认可。另外,我国还出现了与日本、德国等较为相似的“七分法”,即以深圳和苏州为代表进行“大分流、细分类”。E20研究院认为,未来采取干湿分离的“四分法”将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图9 垃圾分类的几种主要方式

(四)各类固废资源化循环政策性补贴制订的四象限逻辑

目前,分类垃圾的处理大多需要不同程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对此,E20研究院从废物的价值高低和环境的风险高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按照补贴性质不同大体将这些垃圾分成了四类。

图10 废物利用补贴逻辑分析二维图(来源:E20研究院)

第一类,对于废物价值高且环境风险低的废物,其较高的废物价值是回收或处置行业完全市场化运营的有力保障;同时较低的环境风险也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市场化运营的可操作性。因此这类废物的回收利用有较大可能成为自负盈亏的完全市场化运营行为,理想条件下不需要政府补贴,如金属回收和废旧纸张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一些过去可以完全市场化的废旧物资正在脱离这个领域。

第二类,对于废物价值高且环境风险高的废物,与不需要补贴的废物类似,较高的废物价值使得市场化运营成为可能,但也将吸引部分不法分子进入,对正规处置企业造成冲击。以废旧家电拆解为例,黑作坊运营成本较低,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回收废旧家电进行拆解,获得与正规处置企业相同甚至更多的利润,导致正规处置企业收不到废旧家电,亏损运营。另外黑作坊基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非法作业对环境及卫生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以废弃油脂为例,黑作坊利用废弃油脂制作地沟油重新混入市场以食用油的名义继续使用,存在巨大食品安全隐患。对于这类废物,国家、地方对正规处置企业进行补贴,同时加大对非法处置设施的打击力度,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卫生环境安全,薛涛将此类补贴称为“秩序型补贴”,其代表性废物包括废旧家电、废旧橡胶、废弃油脂等。

第三类,对于环境风险高且废物价值低的废物,低价值导致回收、处置这类废物的企业利润较低,甚至在现有技术下不能获得合理利润,难以吸引企业进入市场,市场化运行的可能性较低。同时,此类废物有较高的环境风险,其随意弃置将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因此,政府需对此类废物的处置进行兜底,为处置企业提供相应补贴,将这部分废物回收、处置,因此可称之为“兜底型补贴”。塑料及玻璃制品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周期较长(玻璃可达数千年),随意弃置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但塑料及玻璃的价值较低,属于兜底型补贴。

第四类,废物价值低且环境风险低的废物以餐厨垃圾(不包含废弃油脂的部分)以及厨余垃圾为主要代表,价值较低导致市场化的商业价值不高。同时,环境风险低使得这类废物没有急切处置的需求,更不利于市场化运作。这类废物单独处置仅为达到循环经济指标或作为垃圾分类的配套处置需求,因此称之为“循环经济型补贴”。

E20研究院认为,靠补贴维持的需求是伪需求,靠补贴维持的发展是伪发展,因为依赖于政府补贴的商业模式总是相对不稳定的,环保技术的不断更新,目标就是尽量摆脱或减轻对补贴的依赖,在资源化上领先的企业因此会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中小环保技术企业的突破方向。

二、分久必合:危废处理与环卫行业的并购

危废与环卫行业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行业,也是固废投资领域的两大主战场,危废近几年面临行业整合,收并购案例不断,一直喧哗到红海隐现。而环卫领域中的各企业也在不断布局,“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不再是纸上谈兵,在骚动中逐渐转向喧嚣。总而言之,纷纷攘攘的背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产业的并购和集中度的提高必将很快到来。

(一)危废行业的并购喧哗

经过了三年对市场的高速瓜分,危废行业中的部分领头羊企业已经出现。同时,水泥企业也依靠水泥窑协同处置异军突起,对传统危废阵营产生冲击。根据E20研究院统计,目前,排名前20家的危废处理企业的许可处理规模总和仅占我国危废许可处理总规模的16%,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主要通过收购项目、公司或自建项目两种方式。大部分企业都采取两种方法并重的方式去扩大市场,但偏重有所不同,如东江环保自建项目达53%,收购公司或项目达47%,两种扩大市场方式占比均衡;光大环保则多采用自建的方式实现市场的扩张,自建项目所占份额高达95%。

2017年是危废行业的收并购大年,行业内并购加快,并购潮愈演愈烈。2017年前9个月的危废行业并购额就已经达到了去年、前年和大前年三年总和的几乎一半,可见该行业的火热。收并购可分为内生扩张(行业内部公司收购其他危废处理企业)、跨界并购(行业外部公司通过收购危废处理企业进入行业)、海外并购(并购海外危废企业或项目提升技术能力)等。

图11 危废处理行业并购加快(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据E20研究院统计,2014年至今,危废并购方式主要以内生扩张为主、跨界并购为辅,海外并购数量较低。随着行业内收并购逐渐增多,行业不可避免迎来淘汰整合,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E20研究院发布的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分析报告,不但对上述情况予以总结,还从政策现状、技术发展、投资分析等方面深入介绍危废行业,并首次对各省危废市场空间作出剖析,全面盘点危废行业市场趋势。

(二)环卫市场化爆发元年的骚动

环卫行业是另一个今年非常火热的行业,下图为E20研究院根据对环卫市场化的商业模式的详细分析所制作的固废产业链图,将环卫链分为“路”线、“户”线和“库”线。“路”线主要指道路清扫、水面保洁。“户”线主要指对居民、单位的收集。“库”线主要为定点收集。每条路线都有自己不同的困难和突破的需求。传统的环卫市场化领域主要包括“路”线和“户”线的一部分。

图12 E20固体废物产业链图

环卫企业在市场扩张中积极对营业模式进行突破,扩张服务范围,包括“路”线中的横向一体化,从道路清扫、水面保洁扩张到管家式一体化服务,如景观亮化、路灯维护、市政绿化等业务;也包括在“户”线中的横向一体化,即两网融合,其中最大的两个领域是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利用。

2017年,对PPP发展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财办金〔2017〕92号和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文相继下发,进一步对PPP进行规范,PPP政策收紧。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固废PPP项目有清晰的产出和绩效,且依效付费机制成熟,运营性强,可以满足当前政策要求。固废领域的企业无需担心受到影响。

在采用购买服务做市场化不温不火的多年后,新引入的PPP模式使环卫碎片化的项目变成了打包的、区域的、长期的项目,带来了今年环卫行业的火爆。2017年全年各月均有PPP项目涌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北京环卫的安庆城区项目,侨银环保的昆明官渡项目,以及玉禾田的景德镇项目等。环卫市场的项目规模也从原来的几千万上升到了几十亿。

图13 2017年环卫市场化(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相对于垃圾焚烧行业中战国七雄鼎立的局面,环卫行业中的企业还比较分散,处于春秋时期。根据E20数据中心实时跟踪的资料显示,目前,行业中共有5000多家左右的环卫企业,但其中初步形成规模的企业仅有一两百家。据统计,首年服务金额在两百万以下的企业占据大多数,约有3000多家企业。而首年服务金额在3000万以上的企业仅有127家。很多小规模的环卫企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竞争力低,将在未来3年内被大量挤出或并购。环卫领域由于固定资产配比不高,所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进程会比其他领域更快。

图14 环卫企业分布“小而散”(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E20数据中心对规模型环卫企业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其中,绿化保洁型的传统环卫企业占55%,超过半数,代表企业包括侨银环保、玉禾田等;垃圾焚烧A方阵企业占6%;传统地方环卫市场化企业占2%;车辆装备类转型企业占2%,包括龙马、中联重科等,从产品端向环卫市场扩张,获得市场份额。同时,E20数据中心还调研了大量的国企和民企在PPP领域中的份额,在环卫领域中,民企占73%,国企占18%,而混合型约占9%。

通过对各行业前十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对比分析可发现,环卫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前十名企业的所占市场份额仅占6%。对比而言,危废行业中前十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为11%。而生活垃圾焚烧行业,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但是由于一开始就全面启动了特许经营BOT的市场化模式,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据统计,生活垃圾焚烧行业中前10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为55%,前22家企业占市场份额超过90%。

图15 规模型环卫企业来源及规模型社会资本环卫业绩比例分配(来源:E20数据中心)

图16 各行业前十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E20数据中心也对上市环保公司做出了统计,目前,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单纯的环卫企业。上市公司中比例最大的为水务企业,共有31家,占65%;其次为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共10家,占21%。

环卫项目有不少是长周期项目,越长周期的项目首年服务金额越大,逐年服务金额大于短周期的项目,是PPP为环卫领域打开了一个新的格局。按照不同环卫项目类型来划分,其中清扫保洁收运类占比最多,占84%,有中转站的项目约占5%。

图17 环卫项目首年服务金额对比及不同环卫项目类型占比(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图18 规模以上环卫企业项目数量比例划分(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三、分久必合:环卫投资运营类企业VS垃圾焚烧投资运营类企业

(一)环卫与垃圾焚烧阵营的玉门关之战

固废处理全产业链PPP模式如下所示。

图19 固废处理全产业链PPP模式

总体来看,现阶段环卫企业和末端处置企业均在产业链上进行扩张,称为纵向一体化。一方面,环卫企业向末端、处置端辐射,如侨银环保拥有厨余厂,并且掌握了填埋厂,北京环卫拥有9个垃圾焚烧厂,以及大量外地的填埋厂。另一方面,末端的垃圾焚烧企业,如桑德、锦江、旺能等也在对环卫端进行布局。而首创、上海环境等企业本身在垃圾收运部分就已有业绩。相信在未来3年,环卫企业和末端处置企业的竞争格局会逐渐形成。其中,两大阵营竞争中未来真正交锋的核心正是中转站,中转站就像玉门关。企业对中转站的掌握,尤其是对末端大型中转站的掌握,对垃圾焚烧企业自身利润控制会逐渐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大型中转站,才拥有对末端垃圾焚烧厂调配垃圾的能力。

(二)环卫阵营与垃圾焚烧阵营的业务收入成分对比

根据每家运营企业在环卫服务和运营处置上的不同配比,可以在二维图上对各家企业进行标定。垃圾焚烧企业主要处在右端黄色部分,但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中间进行了配比的飘移。环卫企业主要处在左端的蓝色部分,其中一部分企业已经在重资产上进行布局,并向末端的处置端进行布局。多年来在环卫和城市矿山领域积极布局的启迪桑德是相对最均衡的企业,业界始终高度关注他们的战略,相信在未来3年中,双方会有更多企业向中间的45度中线集中。

图20 环卫行业纵向一体化

图21 E20环卫战局二维图

E20数据中心还选择了代表性的几家“双跨”企业,对各领域的营业收入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垃圾焚烧、餐厨、厨余末端处置和环卫等。在目前,垃圾焚烧企业依然相对营业收入较高,如杭州锦江,但北京环卫、侨银环保等企业也开始逐渐有了影响力。

图22 “双跨”企业业绩对比(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四、华灯初上:垃圾焚烧行业走入新时代

(一)细分领域市场周期分析

一方面,垃圾焚烧行业依然如华灯般璀璨;另一方面,E20研究院判断,垃圾焚烧市场步入了成熟期,3年内垃圾焚烧的主战场将基本瓜分完毕,主营垃圾焚烧的企业需要走入新时代。

图23 细分领域市场周期及运营市场空间测算(数据来源:E20研究院、E20数据中心)

在市场空间方面,环卫拥有2000亿市场,但大量市场依然在事业单位手中,未必能够马上转换,估计在2020年将能通过各种市场化(购买服务和PPP)转化约20%。这张细分领域市场预期图介绍了详细运营市场的转化情况,即2020年时市场化企业能够拿到手的实际每年的运营收入(包括投资回收),类比BOT项目涵盖全成本和投资回收的每年服务费价格。在上述细分领域中,垃圾焚烧市场化模式已经成熟,其转换率最高,市场化运营规模可达约500亿;环卫的2000亿大概会转化为400亿,依然处在高速发展期;危废领域是350亿;农村废弃物大概50亿。厨余垃圾,2020年将有20亿的总运营收入份额,并将在未来持续高速增长。未来,这些市场将留给垃圾焚烧企业、环卫企业和餐厨企业进一步实现扩张。

从上市公司及市值情况分析,垃圾焚烧行业虽然上市公司较少,但平均市值最大,约175亿元。

(二)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影响几何

E20研究院分析了未来分类不断推进对末端尤其是垃圾焚烧的影响,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快递垃圾的产生量变化。

下图是到2030年,我国年垃圾焚烧实际运营的总规模预估图。2020年时焚烧率预计将达到住建部规划中要求的50%。目前在手签约项目(含远期)在逐渐落地,虽部分项目因为邻避效应而有所延迟,但预计2020年大部分项目都已完成。E20研究院预测,2025年垃圾实际焚烧总量将基本达到平衡,剩下一部分依然被填埋厂消化,尤其在西部和县城等地区。消纳增长的垃圾量的另外一部分分流则来自可回收垃圾以及厨余垃圾逐渐对垃圾减量产生的贡献。

图24 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影响(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根据E20研究院预测,受到西部地区及县城、乡镇等区域实际情况的影响,未来我国实际末端处理能力将略弱于国家“原生垃圾零填埋”的规划要求。对于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来说,垃圾分类所产生的减量化带来的只是垃圾焚烧量增速的放缓,并不会产生焚烧量降低的“担忧”,但分类后垃圾成分的逐步变化对焚烧技术更新升级的要求不可避免。

根据E20数据中心统计,在列入数据库归纳的近三四百个项目中,2014年是县镇垃圾井喷的一年,战场下移到县城,对此A方阵企业都有直接感受。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垃圾焚烧占比大大提高,选址困难导致二三线以上城市也出现了3000吨以上的大型垃圾焚烧厂。在新增垃圾的趋势中,跟上述数字匹配的是设计能力小于1200吨的垃圾规模在今年达到了新高,这意味着大量的县城垃圾被收纳焚烧。

图25 历年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增规模统计(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三)低价竞争今几何

E20数据中心跟踪分析了上述400多个厂的焚烧价格。可以看到2014年出现了明显的“低价竞争”;2015、2016年经过各方呼吁以后,市场投标价格略有提高,约70元/吨左右;2017年目前来看又好于前两年。但根据调研情况显示,属地型的地方企业垃圾价格远高于市场化价格,其原因值得思考。另外,E20研究院详细分析了规模对垃圾焚烧投标价格的影响,在刨除过高的属地型价格后,在市场竞争中最高的垃圾处理平均投标价格在1200吨~2000吨规模的项目中。

图26 生活垃圾焚烧价格统计(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五、只争朝夕:垃圾焚烧主战场盘点

根据E20数据中心对22家固废企业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的统计,规模为600~1200吨/日的焚烧厂数量占比最大,达到52%,其他规模的焚烧厂占比分布比较均匀。

图27 22家固废企业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数量占比(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下面这张图统计了22家固废企业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规模分布,可以看出每家企业的侧重及布局各有不同。

图28 22家固废企业生活垃圾焚烧厂规模分布(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近几个月,在PPP领域的国进民退现象受到了各相关部委甚至国务院的高度关注,E20研究院一直对此紧密跟踪,在过去7年中,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在垃圾焚烧行业业绩中的占比。如果混合所有制企业归为国企,截止到2017年,国企与民企的垃圾焚烧业绩的总份额占比约为7∶3,如果将混合所有制的企业算做民企,则国企与民企的比例约为6∶4。

图29 不同社会资本固废企业生活垃圾焚烧规模发展趋势(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以下是22家固废企业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固废板块总营业收入的排名和企业新闻关注度的排名。

图30 固废企业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及新闻关注度(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下图为22家固废企业垃圾焚烧领域的存量与今年新增量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包括康恒、三峰、光大、锦江、中国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今年的业绩增量比较明显。作为唯一一个有影响力的央企主力军,中国环境保护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图31 固废企业生活垃圾焚烧规模(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类似在水务行业需要涵盖黑臭水体等新的PFI模式的业绩而纳入可控制性运营收入设定的新指标,E20研究院对22家固废企业也进行了可控制性运营收入的测算。原因是纳入统计的22家大型固废企业目前业务范围都比较广泛,除了垃圾焚烧以外,很多企业还纷纷涉足了餐厨、厨余、危废乃至环卫等多个细分领域的竞争。不同的细分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单纯用规模(吨/日)来合计统计很难看出不同的细分领域在企业运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受重视程度。环卫运营无法用这样的规模进行衡量,使得细分领域之间无法进行直接对比。笔者再次引入可控制性运营收入指标,将每一个细分领域都用实际在运营的项目所产生的行业平均价格下的运营收入预期金额进行衡量。从下面这张图中还可以看出各家企业之中环卫业务的配比情况,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环卫行业,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图32 固废企业可控制性运营收入(数据来源:E20数据中心)

猜你喜欢

危废厨余垃圾焚烧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工程接种过程研究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非法处置危废”与“无证处置危废”如何区别?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环境保护部将推动垃圾焚烧企业做好“三件事”
严防实疏重管 保障危废环境安全
政策引擎作用凸显 危废处理迎崛起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