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时代来临后的新区规划设计
——都匀两高商贸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2018-02-05王朔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期
关键词:都匀山体高铁

王朔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1)

1 项目概况

以“山水桥城、花园城市”著称的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是重要的产业基地与旅游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云贵高原与岭南地区的咽喉门户。世纪之初,国务院出台的《中长期铁路规划》提出建设四横四纵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规划设想,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万多公里的高速客运专线网络。随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都匀也迎来了贵广高铁途经都匀的重大发展契机。此外,厦蓉高速公路作为西南腹地通往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起于福建厦门,止于四川成都,途经都匀。这两条交通要道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都匀与相邻城市的资源交流和区域协同,使都匀成为整个黔南地区发展的引擎。

(1)区域位置:本次规划的两高商贸区位于都匀东部新城区都匀高铁站北侧,距老城中心区约10余公里。基地边界由北面的厦蓉高速,南侧的贵广高铁,东侧的黔南大道共同围合而成;近期实施的东铁大道与迎宾大道均途经基地内部,规划面积约3.2km2。两高商贸区作为旅客下站贵广高铁与厦蓉高速后代表都匀的第一个窗口,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现状环境:基地内部生态空间广袤,有水田、山林及丰富的水资源,基地南侧为都匀剑江河的下游水系——清水河;周边自然山体丰裕,整体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建设。

2 城市设计

(1)规划理念和目标定位:根据都匀经济开发区规划的指导,东部新城将分担老城的高密度聚集人口,加之高铁站与厦蓉高速的建设,将集

(2)功能选择:为了充分发挥高铁站与高速公路作为了交通枢纽,能够集聚人流与物流的特殊优势,在上位规划定位此区域为商业核心区的基础上,将该地块细分为四大功能:

①基础功能-交通服务:高铁站应首先突出以客运与物流为主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设计在高铁站附近配套相应的邮政、物流、仓储、配送公司、电子商务企业、外事办等等。

②拓展功能-城市服务:利用高铁和高速带来的巨大客流资源,强化现代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区域内配套CBD中心商务办公、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市场、公寓以及休闲设施形成活力中心,辐射整个东部新城。

③创新功能-旅游集散:都匀作为“广州——贵阳——桂林——昆明——曼谷国际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景点,下一步将整合三都、荔波、罗甸、平塘旅游资源,把“三波罗平”建设成为全国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发区做为集散高铁和高速人流的中心,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是留住过往旅客的关键。旅游总部、酒店、信息媒体中心、旅游组织与服务、旅游客流接待、办公等相关功能的完善将会大大增强都匀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

④居住功能—宜居社区:依托区内优越的人居环境,将激活区域内部活力。固定的人流不仅会带动区域发展,并且避免出现区域“黑夜空城”的现象。

三大功能与规划中的山体生态公园旅游区以及基地南侧以酒店休闲为主的清水河湿地公园旅游区在功能上互相补充完善,打造集商贸、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都匀城市副中心。

(3)设计框架

四大功能分区落实在本次规划的城市设计框架为:一心四片、十字拓展、两脉互动。

一心四片:设计以都匀高铁站为核心,四大功能区都围绕核心展开。它们分别是垂直于高铁站的CBD核心商务区、沿迎宾大道展开的旅游集散区、沿高铁站沿线布置的物流型交通服务区、高品质的宜居住宅区。十字拓展:区域构架以两条垂直的发展轴展开布置。作为代表都匀的第一张名片,CBD发展轴以都匀东站为底景,北侧紧接厦蓉高速出口连线。这条轴线作为两高商贸区迎接高铁与高速人流的重要节点,高铁站与站前建筑群在满足交通枢纽功能的基础上,强调轴线、对景与空间围合的视觉效果,景观按照“人工与自然交融”的理念进行设计,这里将成为新城形象展示的第一门户;另一轴线以迎宾大道为依托,形成以旅游集散功能为主的礼仪型城市发展轴,道路两侧高楼林立,打造现代化都市景观;两条轴线相交形成十字拓展的趋势,强化两高商贸区作为东部新城中心的辐射带动力。

两脉互动:规划依山就势,基地内部保留的自然山体,与区域周边山体生态公园一脉相成形成生态山脉。借助区域内现存水资源,形成蜿蜒的水系并与西南侧清水河连接成为生态水脉。两脉互动,生态景观与人工景观结合,达到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与经济并驾齐驱的设计理念。

(4)交通路网

城市主干道迎宾大道与垂直都匀东站、相互平行的两条由老城区驶入的城市快速路形成该区域的交通主动脉,层次清晰的城市次干路、支路体系均匀的分布于总路网之中。所有路网结构因势象形,与自然山体水体融为一体,避免出现人工化痕迹严重的直线路网,破坏生态景观。强调安全、舒适、便捷的低碳出行。设计中将引入轻轨与TOD交通模式,建立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低碳交通环境。

(5)生态景观

基于黔南广袤的生态资源,着力构建集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生态系统。

区内保留山体作为组成延续生态山脉这一脉络中的重要部分,是形成连贯而有层次的生态景观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CBD东侧的小型山体公园,一方面可以作为繁杂的商务区与幽静的商住区之间的天然分隔;另一方面,山体公园步行慢道、休闲设施的设置,是区域内各类人群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区内现存大量水田,水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整理水源形成都匀东部新城中心区的蓝带水系,水系流经基地内部旅游集散区酒店部分与宜居住宅部分,在山体公园下进行汇聚,与自然山体交相辉映,接着在CBD核心形成景观轴高潮。水景在中轴景观中一头一尾聚积为小型湖泊,人工泊岸与自然泊岸交错布置,结合两端广场,给高铁站出站人群与高速下站人群强烈的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建设完成后的滨水景观带将为城市慢生活提供绝佳去处,沿河设置衔接城市干道自行车漫道;打造水、绿、城相交融的现代新城。

同时,基地内部的景观与清水河湿地公园遥相辉映,建设集河道蓝带、城市绿廊及山体公园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

(6)控制引导方面

区域内部以低密度、中容积率为控制准则。高层建筑主要沿CBD主轴与迎宾大道成十字型布置,在CBD主轴靠近高铁站一侧设计两栋300m的超高层建筑做为城市地标。合理设计天际轮廓线,使城市形态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整体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重在体现都匀地域特色。高铁站以都匀桥城的设计理念抽象反映地域特征;清水河酒店区的球形建筑代表以平塘县命名的平塘星,标示性帆船酒店寓意罗甸内陆港的建设;而宝石型生态会所既像罗甸玉,又如荔波绿宝石。基地内部水系四通八达,内部桥梁众多,将来以多种桥梁设计造型来诠释高原桥城的设计理念。在色彩控制上,设计遵循内部的标志性高层建筑以玻璃幕墙为主,突出现代性。其余建筑尽量使用浅色调,以便与自然绿景相互融合,在这里,建筑只是自然的配景,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生态发展模式。商业区的总体设计效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商业区的总体设计效果图

3 分期建设

谋定而动,迎宾大道、东铁大道的动工已经拉开了新城建设的序幕,开启了城市建设的新篇章。近期应优先梳理交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搭建两高商贸区的空间发展平台。第一期建设以都匀东站、站前广场、城市中央公园和滨河景观带的建设为触媒,逐步启动CBD核心商务建筑群的建设。第二期建设在一期基础上,完善商务区周边建设和与之配套的高档住宅区。以两高商贸区的建设带动东部新城的后续版块发展。

4 结束语

龙腾高原,富民强市,都匀经济开发区将牢牢抓住发展贵广高铁与厦蓉高速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诠释有序、活力、宜居的城市内涵,呈现时尚、现代、兼有民族特色的城市面貌,打造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的城市景观,书写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都匀山体高铁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高铁会飞吗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都匀毛尖茶荣誉榜
在都匀求学的日子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中心城市都匀变都市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