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公厕革命”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2018-02-05浙江省常山县农办324200曾修明
浙江省常山县农办 (324200) 曾修明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认为:“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厕所问题无小事,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公厕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近年来,常山县抓住建设“特、富、美、安”慢城大花园的有利时机,率先在全省实施公共厕所“所长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当“所长”,从小处着眼、实处入手,强力推进全县厕所革命,使公厕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文明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名片,赢得了群众和游客的点赞。
1.把小厕所当大事情来办,强力打造“一把手工程”
乡村要美丽,厕所要革命。数量少、设施旧、卫生差是之前公厕的常态。公厕建设要实现革命性变化,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力度和强度。如,常山以县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以“一把手工程”的力度在全县掀起“厕所革命”。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村主要领导为各自区域所长。县农办牵头负责乡村公厕,安排专人专职主抓,县财政设立1 50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县委县政府把等级公厕作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评比中的“一票否决事项”,列入对乡镇的考核奖惩,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动全县乡村掀起了“公厕革命”的高潮。
2.把小厕所按高标准来建,倾心打造“民心工程”
公厕要革命,标准要提高。要迅速提升公厕品质,就必须高标准,一步到位。常山按照“调整一批、提升一批、布局一批”的思路,新建、改建公厕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厕所等级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分细则》的要求进行景观化建设、精品化改造。建设中尤其注重人文关怀,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增加女厕位的数量,配套残疾人厕位、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免费提供手纸、wifi、充电设备、背景音乐等,满足不同游客及群众的需求,提供舒适舒心的如厕环境。注重技术创新,采用除臭杀菌环保新技术、智能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等,实现自动照明、通风、冲厕等功能。如此一来,公厕外观、设施、管理上有了质的飞跃,避免了大家都需要厕所,但谁也不愿意公厕建在自家门口的“邻避效应”。2017年全县乡村改造、新建公厕72座,近3 000平方米,总投资2 000余万元。新建乡村公厕从无等级到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达到AAA标准的公厕有13所,达到AA标准的24所,彻底改变了乡村公厕脏乱差的局面。
3.把小厕所按景点来树,精心打造“景观工程”
细节决定品位,体现“风情”。设计是乡村公厕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常山像重视景点一样美化公厕,要求新建改建公厕一律先设计,再建设。一是格局上做到有“型”,让厕成景。根据城乡实际,因地制宜采用浙派、徽派、现代等建筑设计,形成别墅式、田园风、水岸船型等多元风格,凸显山乡地域特色。二是格调上融入“境”,成为景中厕。根据公厕周边环境、景色特点,设计与之相生相融的造型、外观、色彩,做到既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如,将农村废旧的泥瓦房,外观修旧如旧,内部改建成公厕,别有一番韵味。三是细节上有“味”,打造厕中景。公厕内外采用竹木、老物件、常山石、胡柚、山茶等常山特色元素进行装饰。如,围绕“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城市品牌,统一公厕LOGO设计,以胡柚娃卡通形象制作公厕导向牌,让市民和游客倍感亲切,使公厕更有“味道”,既体现本地文化,又实用美观,实现“一厕一风情”,成为美丽景区、美丽乡村的一道“窗口”。
4.把小厕所按文明窗口来创,打造管理“标化工程”
三分建,七分管。常山围绕“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目标,着力抓好运维工作。一抓所长队伍。成立厕所管理“所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全县厕所管理“总所长—所长”的两级管理机制。每座公厕配备1名所长,由乡镇村主要领导担任。所长要做到“六个一”,即:“一牌一本”,所长公示牌和所长制工作日志,明确所长单位职务、联系方式、主要职责等,确保公厕问题快速反映、全面记录、妥善解决。“一日一巡”,落实公厕所长“管理念、管环境、管难题、管群众发动”的“四管”职责,要求每天巡察不少于1次,检查监督公厕卫生、设施等情况与保洁员工作状态,保证公厕运行良好。“一考一评”。建立公厕所长考核机制和星级评定制度,定期开展城乡“最美公厕”“优秀所长”评选活动,以“考核问责”“亮星进位”倒逼所长主动作为。二抓保洁员队伍。每座公厕配备1名责任心强的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厕的常态化保洁,按考核结果给予报酬。经常性加强对群众如厕文明的宣传教育,强化群众和新闻舆论对公厕环境卫生的监督。三抓模式创新。在人口集中区,因地制宜在公厕中设计了配套营业房,探索“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模式,解决了长效保障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通过完善管理的体制机制,使每一座公厕保持了常态化干净、整洁,让“方便”的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