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前沿最新发现与突破

2018-02-05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药生物基因

◎ 本刊综合报道

人工智能首次设计出工业菌株

人工智能会给生物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团队在该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通过智能计算技术,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催化反应类型,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计算指导完成工业级菌株的构建。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据介绍,该项技术已完成中试与全尺寸生产工艺验证,产品潜在市场预计超30亿元,有望在紫杉醇、度鲁特韦与马拉维若等抗癌与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航天成功试验减速“神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正在开展国内首次新型充气式再入减速技术(IRDT)飞行演示验证试验,验证了此项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程序和多项关键技术。IRDT技术基于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设计理念,集成了再入减速过程中的热防护、气动减速、着陆缓冲、水上漂浮等功能,能够实现航天器的承载、减速、防热一体化设计,使其不再需要防热大底、降落伞、缓冲气囊等附属设备,可应用于空间站及科学试验卫星试验品和货物的快速下行、返回,也能为深空探测器安全着陆提供帮助。

海洋定位导航有了“中国芯”

海洋资源大开发时代,国内海上精确定位技术长期依赖于GPS的局面被一项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打破。5月24日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的卫星应用科普展及科普论坛上,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北斗海洋广域差分高精度定位终端”填补了我国北斗导航在高端海洋工程平台应用的空白。这个海上专业级导航定位终端可充分支持石油开采、管道铺设、搜救打捞、海上风力发电等船舶行业高端装备的国产化。

我国乙肝生物新药研制取得历史性突破

5月25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专项交流会暨杰华生物“乐复能”上市全球发布会在北京举办。由杰华生物全球首创的生物新药—“乐复能”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证书和注册批件,标志着“乐复能”这一乙肝临床试验中疗效显著优的生物新药可以正式投入生产,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标志中国生物新药研究的历史性突破。

院士团队攻克一类创新专利药难关

近日,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内,王玉田院士团队主要负责人颜毅介绍,目前开发进度比较快的广谱戒毒药物PMS-001,不仅可以治疗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传统毒品成瘾,还可以治疗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成瘾,理论上还可用于对赌博和上网成瘾的治疗。据院士团队研发总监董铭心介绍,针对新型毒品成瘾,目前市场上无药可用。因此,PMS-001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效应。

吃河豚中毒将有药可救

河豚美味,然而河豚毒素却奇毒无比,常令误食者瞬间死亡。既有研究认为,河豚毒素是一类神经类毒素,其毒理可能为使神经细胞内的钠钾离子通道受阻进而起到毒害作用。5月28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率领研究团队,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成功“破译”了河豚毒素的两个靶点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试验,让神经类细胞获得了河豚毒素抗药性,这一研究将使河豚中毒者“有药可救”。

基因“魔剪”成功灭活HIV基因

日本神户大学近日宣布,该校龟冈正典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调节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该成果有望带来根治艾滋病的新疗法。

转移乳腺癌细胞休眠不死之谜破解

据5月22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通过3D模型分析发现:乳腺癌细胞转移至其他器官并保持休眠状态后,是通过自噬机制确保自身可以长期存活的。科学家认为,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自噬靶向干预,或能够阻止乳腺癌复发,从而降低这一威胁女性身心健康“杀手”的危害。

猜你喜欢

新药生物基因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Frog whisperer
第12话 完美生物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基因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