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南幕墙:巅峰之后的再出发

2018-02-05张羽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南幕墙设计

本刊记者 张羽

中南集团大厦

作为国内幕墙领域的“三巨头”之一,浙江中南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有着辉煌的企业“履历”:雄厚的背景与实力、强大的资源和团队、傲人的优势与成绩……30多年的披荆斩棘与砥砺前行让中南幕墙以一个又一个巧夺天工的作品雄踞业界顶端。西子湖畔的无限风情见证了企业坚实的辉煌与付出的汗水。然而中南幕墙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更没有满足现状止步不前。中南幕墙在巅峰时刻选择审视自己,重新回归到创业之初对行业充满无限热爱的时刻。

一、“四个一流”,缔造企业牢固发展基石

坐落在西子湖畔的中南幕墙诠释了“在最美的地方,用最美的方式,做着最美的事情”的真正含义,缔造出无数的建筑幕墙经典。这些经典的强大基石,是被中南幕墙总经理童林明总结为“四个一流”的企业发展精髓。

一流的技术是发展的关键。中南幕墙不仅具有一流的幕墙设计技术,更具有一流的技术和研发团队。以幕墙设计研究院为首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中南幕墙前进的推手。

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是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的专业设计院,500多人的庞大设计、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成果。公司拥有100余项自主创新技术、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在单元式幕墙、预应力拉索支撑点式玻璃幕墙、高节能效应的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和太阳能光伏幕墙等尖端技术上拥有丰富经验,还先后主编、参编全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和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等多项行业规范和标准。

浙江中南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林明

以专业的技术实力作为后盾,中南幕墙近三年来完成各类工程设计多达1000余项,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在近期完成的“德清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幕墙设计工程中,设计者“击云破晓,凤舞九天”的设计理念和整体设计造型为幕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建筑的整个屋面工程为椭圆形的双曲造型,通过三角形板块来进行拟合,几千个三角形的顶点均需一一定位。同时,金属屋面做完以后室内侧将不设吊顶,相应的内侧钢结构及幕墙节点设计都需要能满足美观要求。除此以外,相邻三角形面板之间的角度均在不断变化,如何用最少的型材去适应诸多的变化角度,减少型材开模量,达到防水、保温、采光、隔音等一系列功能要求,都是承建团队—中南幕墙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设计七所的桂祖宝、周飞龙、代春义等设计师结合三维异形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参数化自动化设计,通过BIM平台整体建模,对角度的变化采用包容性设计,将建筑整个设计过程在电脑里按实际情况建造了一遍,使相应的设计文件具有可视性、辅助经济性分析、辅助施工、功能性校核等一系列作用,为最终的方案决策、招标、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一流的设备是幕墙高品质施工建设的保障。无论门窗加工还是单元模型,中南幕墙的设备基本全部选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一流设备,确保了产品的完成质量。自动送料切割机床、WICONA多功能冲床、全自动打胶机、中空玻璃流水线等大型设备为全自动流水化生产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流的管理体现强大的执行能力和管控能力。企业的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制度,另一个是管理团队。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能否高质量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质量。强大、稳定的管理团队可以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平衡企业的各项工作进展、各项事业进度、人员之间关系,以达到对企业、对个人最有利的点。

中南幕墙的管理团队,特别是中层以上的行政、技术人员的稳定性让童林明感到由衷的自豪:“这说明我们企业能够留得住人,能够让员工有施展空间、有归属感。这是员工之于企业的最大褒奖。”

在高素质、高稳定性的管理团队之下,中南幕墙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行之有效。从企业基本行政管理到业务管理,从项目管理到员工服务,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真正有利于企业、个人、业主方。如材料采购,基本上都是国内质量最好的原材料,或是业主方要求的优质产品;比如产品生产,有专门的工艺保障部门严格把控到每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规格和出厂时间;比如资金由整个公司统一运筹,不存在任何所谓“低价中标”或项目开始资金却没有到位的可能性;比如项目开始进行就会配备“全套”项目管理团队,从方案指定到竞标,从施工质量、安全、精度到现场管理,从交付项目到“售后”回访,形成完善流程,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一流的品质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本。中南幕墙用一流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保证一流的品质,以确保屹立行业顶尖地位的实力。童林明认为,中南幕墙是以施工为基础的企业,品质始终是矢志不渝的追求。“品质好,才能交到朋友,才会有回头客,业务也会越来越多,企业才能做来越好,才能在这个行业长久地生存。”

品质成就经典,经典获得赞誉。中南幕墙用看得见的荣誉证明了“看不见”的品质,让每一个合作过的伙伴都成为回头客、成为朋友、甚至带来朋友的朋友。企业近年来承接的项目获得了十四项“鲁班奖”、二十六项“全国金奖”、“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S金奖”、上百项“省优工程奖”、“省优设计奖”及外省市多项优质工程奖,并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建筑幕墙行业50强企业前三甲,多次被评为装饰奖明星企业、百强企业、先进企业,还获得了全国建筑三十年开创性企业、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光辉二十年领军企业等具有行业高度的荣誉。中南幕墙让浙商骨子里的诚信、务实、勤劳的品质变成每一个建筑项目华美的外衣。

德清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幕墙设计项目

凭借“四个一流”,从1984年成立到现在,从最初的门窗装修、简单外墙涂料,到现在承建国内外大型建筑项目的幕墙装饰、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最终成为行业巨头,中南幕墙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也非常坚定。然而童林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骄傲地告诉记者,中南幕墙的目标不一定是500强,但一定要是500年。“100年太短,我们不会只争朝夕,而是要向着更长远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人”本思想与“六大中心”, 开疆拓土新征程

在500年大业面前,中南幕墙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优势。百年基业,以人为本。中南幕墙把“人”作为企业第一要素。许多员工从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并最终融入企业的大家庭中,成为中南幕墙军团的生力军。

在每次新员工,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时候,童林明总是会亲自给他们做一场宣讲。宣讲的目的通过题目就能略知一二:注重选择。“我会告诉他们,刚刚毕业的学生,选择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对于以后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工作一定要重视,要学会选择。首先要选择对行业。行业的兴衰决定了你吃这碗饭能吃多久,能不能吃好。我们建筑装饰行业虽然属于第二产业,但却是国民刚需,是长盛不衰的。所以当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可以说选择了一个铁饭碗,一定不会饿死。”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峰会主场馆)

年会

童林明认为工作地点是选择的第二个重要方面。“环境是人后天身心健康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沙漠里呆一天可能就干死了,在偏远山区呆一年可能就要寂寞死了,但是在我们杭州呆十年、二十年、一辈子,除了幸福,不会有其他感觉。要不怎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选择来到我们杭州,就证明你的铁饭碗升级到了银饭碗,天天就想着怎么能长久地待在这里。”

当然,童林明认为选择的最重要内容是选择进入中南幕墙。“我们现在的实力,能够为每个人提供行业内最好的资源。只要你有本事,在这里就一定能够有施展的平台。我们的工作环境、制度、福利等都是为员工贴心打造的。进入我们中南幕墙,银饭碗就变成了金饭碗,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最幸运的孩子。”

以“五百年”为目标,中南幕墙为员工打造最公平、公正的工作平台。只要有能力,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从物质和荣誉等方面获得对等的回报。公司以“底薪+提成”的薪资模式激励员工,并设立完整的晋升机制,从工作成绩、年限等各方面综合考核,进一步确保员工发展与工作成绩的双重实现,更确保了公司自身人才队伍的建立。

平等互助、阳光温馨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在工作的同时身心舒畅,不为“乌烟瘴气”的事情所打扰,也不会去做不光明磊落的事情。“我们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平等沟通。企业内部不允许拉帮结派、阳奉阴违,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透明阳光地讲。只要人品好,水平高,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我们公司的功臣。”在公司工作了15年的行政总监汪黎霞说。

中南幕墙还为每个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工人会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技术人员会下到基层深入实践,核心人员会走出去和其他企业、甚至其他国家进行访问交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每个人不断进步、成长。“员工进步了,整体水平提高了,企业的水平才能提高,行业的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如果每个人都满足自身的状态,企业还谈何进步发展,迟早要垮掉。”

中南幕墙的“师徒传承”制度是最为被乐道的制度之一:每个新进员工在拜师仪式之后都会有专门的师傅带领学习、工作。师傅必须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比如设计方面,至少是设计师级以上身份的。这种师徒关系并不是“一对多”,而是“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例如项目团队五人以上的才可以放两名应届生,五人以下的只能放一名。学生的成绩列入师傅的个人考核,不能给予徒弟好的激励和帮助的,会影响年终绩效。这样不仅有助于新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还能够确保企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屹立不倒。

泰国G-LAND写字楼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

中南幕墙在人员构成上的另一特色是:有许多夫妻、父子辈一起工作。在向着500年迈进的道路上,中南幕墙让每个员工对公司有着深厚的归属感,愿意把企业、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甚至真的把整个家人都带过来,让亲人也留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这些公司培养出的精英人员也支持着中南幕墙的每一次飞跃,和中南幕墙一起迎接更加灿烂的辉煌盛世。

在“人本”的基础上,为应对现在新的经济形势,中南幕墙制定了新的发展策略,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公司各个方面都在为此积极进行调整。以国家发展、行业形式、技术提升、节能环保等方面为基础,中南幕墙成立了六大中心,积极推进公司战略发展布局,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个是技术中心。企业将原有的设计院、总工办、研发团队、BIM中心等集中整合,成立了技术中心,综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

加工制造中心依据企业国内市场布局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生产中心。包括深圳、北京等在内的重点城市都包含其中。中心设置加工厂房,配备一流的生产线,以区域生产优势和地缘优势,更好地服务当地项目。也形成点面布局和网状结构,辐射全国市场。

项目管理中心统管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对所有项目的安全、质量、进程、资金,包括现场的施工管理以及“售后”回访、服务等,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进行整体管控。项目管理中心是项目品质的保障线,对品质进行有效把控,事情做在前面,不亡羊补牢,成为项目高质量完成的最大“功臣。”

业务运营中心以南北区分,共分两片。但南北两个业务区块“分工不分家”。从相互配合到最终业务考核都相互融合,不仅大大扩展了企业的市场版图,更推广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对业务的拓展更深入有效,让中南幕墙走向世界的布局更加完善。

材料集采中心依托企业品牌优势进行集中采购,选择品质好、信誉好、服务好、价格好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不仅能够保障品质和供应时间,最大限度避免工程质量风险,又可以保证资金的集散运作。

后勤保障中心是企业各部分的粘合剂。无论是财务资金,还是人力资源,或者管理分配,包括“售后”服务,都离不开后勤保障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这六大中心作为中南幕墙企业发展的保障,为宏伟蓝图的实现不断成熟运作并发力,让企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进。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

三、幕墙背后的匠人

之所以要浓墨重彩的介绍这些“幕墙背后的匠人”,实际上是总经理童林明亲自指示的。他对以梁曙光院长为首的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始终保持着鼓励、爱护、支持的态度。在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的500余名设计及科研人员中,国家级幕墙门窗专家7人,国家光伏专家2人,省级专家4人,注册建筑师1人,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20名,工程师60名。研究院全国各地下设八个设计分院,总院设有2个方案设计所、7个施工图设计所、1个景观照明所、2个幕墙钢结构设计所、1个光伏幕墙所、1个门窗研发中心、1个幕墙研发中心及1个BIM研究所,共计16个所,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设计服务。研究院还与同济大学强强联合,成立了“同济中南建筑幕墙高新科技研发中心”,并与全国近十所著名高校保持长期技术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同类企业的科研机构中,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的规模和成绩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梁曙光是伴着企业、伴着设计院共同成长、发展的。作为设计院的院长,他的履历有些单调:自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南幕墙,23年没有“挪窝”;但又非常丰富:从普通的企业设计部设计员到设计研究院院长,从幕墙门外汉到国家级专家;甚至有些荣誉让人咋舌:他先后被授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这其中的坚持、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岂是常人能够想象。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新大楼幕墙工程(鲁班奖)

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

“星火计划二期”大合影

在他手下,中南幕墙发展史上的门窗设计、幕墙设计等不知凡几。而现在,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设计研究院的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中。他对记者强调“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有点老掉牙,但他自己却奉为真理的理念:“我们设计研究院这么多高材生在一起,一个人有了新想法,大家一起帮他实现,这就是团队的重要性。”

梁曙光采取柔性手段,建立具有独立思想的和谐团队。他把办院口号定为:人才为基,服务为本,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对内他实行梯队制度,通过设计人员的成绩和资历建立完善晋升制度;并把设计人员与项目挂钩,实行主任设计师负责制,让设计人员到生产、施工一线亲自考察、监督,从而在设计时能不脱离现实,达到设计的完美呈现。对外实行客户回访制度,让客户为设计人员的服务打分。这样结合进行考核,让设计人员与一线工作始终结合。

梁曙光认为,许多人说现在的产品没有过去的好,实际上是产品没有与时俱进换代升级。他认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下的产品一代代更迭是创新的实质。他要求幕墙设计要在技术上、功能上及形态上进行综合研发,且要关注幕墙的艺术感和工程成本的优化,让幕墙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美观性和功能性最终完美统一。

在梁曙光的带领下,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将夜景泛光照明、光伏幕墙都纳入研究范围,做到幕墙、泛光一体化设计,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设计。通过幕墙和夜景泛光照明的结合,将灯光的管线、灯具在设计时就进行隐藏,体现建筑最完美的表现。在杭州,大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都有梁曙光及其团队的贡献,这些建筑矗立在钱塘江畔,成为工匠的丰碑,传递着匠人精神。

梁曙光还带领团队研发了中南幕墙的二代高性能幕墙系列产品,更加实用、节能、节材、环保。结合当下社会环境,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居住环境,研究院还研发出中南独有的防雾霾门窗,希望能通过门窗的过滤,让人们在室内拥有新鲜的空气。近年来,梁曙光在工业化装配式幕墙又投入大量的研发精力。在研究院的推动下,中南幕墙在项目施工中已开始大规模试用装配式产品。

配合公司的六大中心战略,研究院也提出了“大客户战略”,在每个区域重点梳理客户资料,制定重点突破内容,以及产品的研发定位。在管理上,梁曙光提出了新的企业文化,一方面给客户优质全面的服务,一方面为自己员工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时代在变,我们的思维当然也要不断进步。”

采访中的梁曙光诙谐幽默。他和童总开玩笑,说这么多年没有换工作是因为忙得没时间去找新工作,这可能是童总对他的“阳谋”。他说他太太戏谑他是“老农民迷上了种棉花,棉花地里走不出来了”,经常工作起来就是“5+2”、“白加黑”,典型的工作狂。他严谨自律,热爱家庭。有时去爬爬山、走走路,一边放松一边思考,到了单位开始工作之后更加有精神。他认为做人其实很简单:把身体锻炼好,把欲望控制住,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再让精神变得崇高点,就是最幸福的。

四、童林明:以“li”服人的三个重要内涵

身为企业的“大家长”,童林明最看重做人做事的原则。而他本人强调的3个“li”字的内涵,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第一个“li”是道理的“理”,即做人做事都要讲道理,也都要有理智。讲道理说明做事有理有据,别人才能信服;理智说明你能控制得住自己,凡事有度。如果没有这个“理”,可能因为今天你强势一点,别人会退步,但之后就不会再理你,也不会再跟你合作了。“理”是做人做事、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第二个“li”是礼貌的“礼”、礼节的“礼”。“我们国家是有着文化传承的礼仪之邦。礼应该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东西。对长辈要孝顺,对上级要尊重,同事之间也要尊重,要爱护孩子,要礼貌对待陌生人,甚至是友好对待竞争对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礼尚往来。这样大家才能有来有往,互相尊重帮扶,一起功成名就。今天你对别人不友好,背后说别人坏话,甚至破坏别人的工作,你就得想到,有一天别人也会这样对你。”

第三个“li”是利益分配的“利”。怎样把利益分配好是童林明身为中南幕墙总经理最经常思考的事情。“大家来为你工作,或者与你合作,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你不能够去公平公正地分配别人应得的那部分,谁还会来找你?”

童林明的理、礼、利三字箴言描绘了他本人的性格:不贪、不嗔、知礼、重节;也体现出了他的胸中丘壑:500年大计之下,不争一时之利,不图一时之快,而是循序渐进,成就伟业。他把文化作为发展的基石,把礼节作为交往的方式,把合理的利益分配作为前进的辅助,眼光长远,野心勃勃—这个词放在企业家身上不是贬义,而是最高的褒扬:如果没有野心,如何能够带领上千人的企业不断前进?

童林明与中南幕墙可以说是互相影响、互相传递。从中南幕墙的发展来看,童林明的务实、稳中求进、不疾不徐,让企业始终保持一份冷静的激情;从企业的制度上来看,童林明有人情味,更有思想,能够准确把握每个部分的命脉,制定符合实际的策略方针;从对品质的要求、对客户的重视上来看,童林明的严谨认真影响了整个中南幕墙上下;而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角度看,童林明的宏伟壮志代表了所有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有胆有识,方为大英雄之本色。

童林明对国内幕墙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他一方面认识到现在国家处在大发展时期,行业虽然因为经济转型处在不断调整的时期,但其中也蕴含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但另一方面,行业发展时间虽然已经30年,其实仍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许多方面,尤其是核心竞争手段不够规范,会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比如现在的低价中标。很多项目远远低于成本价,这如何能做出质量过硬的项目?最终要么改图纸、改品牌、改方案,降低成本;要么,更加危险,偷工减料,工程质量无法达标。我们幕墙如果一旦偷工减料,会引发非常大的危险。”

企业团建

童林明坦言,国内幕墙技术现在已经十分先进,但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许多工程的质量远远无法达到国外同等工程质量的水平。他认为,一方面积极规范市场、规范行业,主观上积极推动健康、良性的竞争,“并不是价格低的就是好的”这种思想一定要传递到各个方面;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对质量问题的惩处力度,不能只是单纯赔一笔钱了事,这样会让很多企业、施工单位有侥幸心理。“这是好事,如果我们的企业也出这种问题,就应该狠狠惩罚,这样才能深刻记住,企业不能只把利益放到眼前,更要有社会责任感。”

“像目前我们国家这个行业的发展,世界上是找不出第二个的:市场又大,正在积极的建设发展中,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眼光也在飞速地更新换代,对建筑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市场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只要我们能够跟得上时代,能够拿得出过硬的本领和产品,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中南幕墙不能囿于过去的辉煌,而是要不断深刻认识自己、认识时代,作出积极调整,向着500年大业出发!”

加工厂

猜你喜欢

中南幕墙设计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2019年)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