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猪口蹄疫免疫现状及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2018-02-05祖立闯刘晓萌王金良沈志强

养猪 2018年1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O型口蹄疫

祖立闯,刘 通,刘晓萌,王金良,李 峰,沈志强,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滨州 256600;3.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 256600)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以感染偶蹄类动物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传播途径多样、四季均可发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发病率可达到100%,可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报动物疫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定为发生时依法必须上报的一类重大动物疫病[1-2]。FMDV有7个血清型:O型、A型、C型、亚洲1型和南非1型、2型、3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亚洲国家主要流行O型、A型与亚洲1型,其中O型感染最为广泛[3]。目前,我国对口蹄疫的防控主要采取强制免疫、监测、消毒、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强制免疫工作作为当前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是避免和减少动物疫情发生的关键,为全面掌握我国猪O型口蹄疫的免疫现状,及时发现近年来疫情隐患和疫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握疫情动态,确保疫苗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为制订口蹄疫防控政策和优化免疫程序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为科学防控猪O型口蹄疫提供技术保障,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猪O型口蹄疫的免疫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对影响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对策。

1 免疫现状

通过对免疫猪群的抗体监测能够快速反映出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体现猪口蹄疫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笔者对近10年来我国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总结出近10年我国猪O型口蹄疫免疫现状的4个显著特点。

1.1 免疫状况整体较好

如表1所示,近10年来中国知网中一共发表了54篇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监测文献,其中有47篇文献报道的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70%,即有87.04%(47/54)的文献报道达到了国家强制免疫方案的要求,甚至有部分地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了95.0%,表明我国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状况整体较好,猪群中抗体群体保护力能够抵御病毒的攻击,能有效抵制大规模O型口蹄疫疫情的暴发,我国采取的强制免疫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规模养殖场抗体合格率高于散养户

如表1所示,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进行对比监测的文献共有14篇,这14篇文献中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散养户,其中2013年山东烟台市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出48.5个百分点,2012年湖北荆州市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出26.71个百分点,2014年福建南平市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出22个百分点,2015年宁夏平罗县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出15.3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抗体合格率高于散养户,可能由于散养户防病意识相对淡薄、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简单粗放、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技能较低等原因导致抗体水平偏低。散养户处于猪口蹄疫发生风险的薄弱环节,病原入侵威胁较大,成为我国猪O型口蹄疫防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规模化养殖则有利于猪O型口蹄疫的防控和净化。

1.3 不同区域的免疫合格率存在一定差异

如表1所示,不同区域的免疫合格率存在一定差异,如2011—2015年江苏阜宁县的免疫合格率高达90.3%,而2011—2015年贵州安顺市的免疫合格率仅为76.29%;如2015年湖北武汉市的免疫合格率高达93.10%,而2015年重庆綦江区的免疫合格率仅为73.53%。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与不同地区的防控意识、整体养殖水平、免疫程序、疫苗质量、免疫技能参差不齐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4 ELISA方法逐步成为抗体监测的主要方法

如表1所示,猪O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监测方法主要为间接血凝试验(IHA)、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ELISA,而2013年以前文献主要使用IHA方法,2013年以后文献尤其是近2年文献主要采用ELISA方法,表明ELISA方法将逐步替代IHA成为猪O型口蹄疫抗体监测的主要方法。ELISA方法解决了IHA方法采用全病毒作为抗原,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差,肉眼判读,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缺点,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高通量等优点,特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表1 近10年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情况汇总

2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2.1 疫苗质量

猪O型口蹄疫疫苗为油乳剂灭活疫苗,疫苗的保存温度为2~8℃,温度太高或冷冻均易导致疫苗中有效抗原的降解或破乳。在疫苗的保存、运输、使用时未严格按照温度要求均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疫苗在保存和运输未使用冰块或离开冷链时间过长、使用时未做遮光处理甚至直接被日光照射、疫苗开瓶后未及时用完、在4℃和室温25℃之间反复,导致疫苗质量降低,降低疫苗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败。

2.2 免疫方法

防疫人员在接种前没有将疫苗充分混合均匀,注射部位不准确,消毒不严格,注射剂量不足,没有做到一猪一针、漏打、重复打等免疫操作不规范,进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2.3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具有两面性,既能保护幼龄动物免受病原的侵害,又对疫苗免疫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陈永交等[56]研究证实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显著影响,疫苗的效价越高,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发挥越明显。

2.4 环境与饲养管理因素

长途运输、转群、去势、寒流突袭、突然降雪、大风冷雨等应激状态造成猪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高等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蛋白质供应不足或过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等引起代谢紊乱。这些环境与饲养管理因素均能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数量,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2.5 免疫抑制病的干扰

猪群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病致病原后均可导致猪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 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

加强对养猪单位尤其是散养户的宣传教育,宣传口蹄疫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让其真正了解疫病的危害,逐步提高其防疫意识,从源头上防止免疫死角和空白点。

3.2 引导散养户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散养方式的饲养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免疫技能较低,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差,且抵御疫病感染能力较差,生物安全级别较低,应逐步引导散养户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疫病的抵抗力。

3.3 完善防疫队伍建设

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防疫效果的好坏,定期对基层防疫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考核,完善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使基层防疫员掌握科学的免疫技术。

3.4 加强疫苗管理

确保在2~8℃低温条件下运输、保存和使用疫苗,避免日光的直射和高温,认真检查疫苗的保存情况,如果有发现破损应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

3.5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的预防和控制,当发生这些传染病时,不能进行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

3.6 及时淘汰带毒猪

应加强对猪群尤其是种猪群及后备种猪群猪口蹄疫抗原的检测,对猪口蹄疫病毒感染猪,及时淘汰,逐步净化猪群。

3.7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依据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及时了解猪群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逐步制定出最适合猪场的个性化免疫程序。

3.8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免疫力

尽量降低猪的应激反应,搞好猪舍和环境卫生,粪尿经常清理,料槽和水槽等用具经常清洗,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坚持全进全出制度,认真做好隔离、检疫、消毒工作,使猪群在良好的环境中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10年我国的猪口蹄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流行情况趋于稳定,虽然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免疫状况差异较大,但强制免疫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猪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取得了显著成效。疫苗保存与运输、免疫操作、免疫程序、母源抗体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疫苗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疫苗管理,完善防疫队伍建设,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饲养管理,引导散养户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只有同时做好免疫、监测、饲养管理、消毒隔离、检疫监督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为实现全国口蹄疫净化乃至消灭目标奠定基础。

[1]王军,陈曦,周迎春,等.安徽省2015年口蹄疫免疫抗体集中监测与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4):136-139.

[2]王新利,袁素丹.家畜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48(11):135-136.

[3]王洪梅,侯佩莉,赵贵民,等.口蹄疫病毒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4):458-463.

[4]龙万紫,沙丽塔娜提.乌鲁木齐垦区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血清学调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6):20-21.

[5]高影凝,黎宗胜,农向.贺州市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调查[J].畜禽业,2008(7):46.

[6]廖小芹.邵武市4种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调查和分析[J].福建畜牧兽医,2009,31(2):10.

[7]陈永庆.安徽省宣城市2008—2010年畜禽疫病监测及流行动态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8):95-96.

[8]刘波,杨先富,汪俭.黎平县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及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4):20-21.

[9]豆思远,豆玲,王佳,等.2009~2012年甘肃省猪口蹄疫感染情况和抗体水平调查[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4,34(4):57-58.

[10]董福军,蒋建琳,董平,等.靖边县2009~2013年猪口蹄疫免疫情况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7):97-98.

[11]张琰,王磊,张艳梅,等.陕西省绥德县2010年秋季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Z2):118-119.

[12]黄宝学,韦显凯,蒙振亩,等.2010年-2012年田东县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检测及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8):133-136.

[13]班雪花,蒙振亩,韦显凯.2010年-2013年田东县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调查分析[J].广西畜牧兽医,2014,30(4):177-179.

[14]王伟,于飞凤,段真真,等.2010年-2015年阿克苏市家畜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J].当代畜牧,2016(21):59-61.

[15]周华林,熊江林,王长义,等.鄂西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血清抗体水平监测 [J].畜牧与兽医,2014,46(4):94-95.

[16]孟惠惠,密国辉,罗宏琴.2014年安顺市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调查报告[J].当代畜牧,2015(12):43-44.

[17]吴文开.阜宁县2011~2015年生猪口蹄疫血清抗体监测报告[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7):130-131.

[18]杨本勇.辽宁地区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3):59-60.

[19]赵恩娣.2012年灵川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情况[J].广西畜牧兽医,2013,29(2):121-122.

[20]王建伟,王家乡.荆州市部分地区猪口蹄疫抗体水平的监测报告[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1):41-42.

[21]王建辉.睢宁县生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情况与效果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3):39-40.

[22]朱清妹.张家港地区规模猪场猪口蹄疫和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7):128.

[23]龚小莉.南川区2012年猪瘟、口蹄疫、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评估[J].畜禽业,2013(5):75-76.

[24]薛喜娟,贾宁,刘英,等.兰州市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及效果评价[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3,33(11):69-70.

[25]邓敏.2013年涪陵区规模猪场口蹄疫免疫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6):126.

[26]车跃光,王佳.安徽省宿州市部分规模猪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及分析[J].中国猪业,2014,9(8):49-51.

[27]张智鹏,李艳明,韦选民,等.汉中地区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结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4,46(5):125-126.

[28]潘志刚,李军港,邱荣.烟台市莱山区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2):54-55.

[29]赵福葳,陈能桥,毛以智,等.遵义市猪0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及效果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37.

[30]齐向涛,戚帅,许追,等.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猪O型口蹄疫抗体监测结果及免疫程序分析[J].中国猪业,2013,8(9):45-47.

[31]孙彬彬,王银,于三科.阎良区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检测与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4):128-130.

[32]连鹏.锦州市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6):14-15.

[33]胡鹏飞,李文举.盘县猪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情况与效果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1):37-40.

[34]孙玉霜,李颖,李秀梅,等.天津地区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及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6,37(7):127-130.

[35]黄宝学,蒙振亩,班雪花.猪群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免疫接种[J].畜牧与兽医,2016,48(4):104-106.

[36]孟惠惠,密国辉,罗宏琴.2011-2015年安顺市家畜口蹄疫免疫效果调查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3):35-38.

[37]余来孙.2014年春季猪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1):109-110.

[38]谢颖.仙游县猪口蹄疫免疫效果检测与分析[J].福建畜牧兽医,2015,37(2):23-24.

[39]应清香,官聪雷,谢力嘉.延平区峡阳镇2014年春季猪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分析[J].当代畜牧,2014(26):77-78.

[40]王辉.猪、牛、羊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报告[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10):41.

[41]刘鸽,于会举,张培生,等.猪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J].猪业科学,2017,34(1):80-82.

[42]黄刚,李引乾,冶冬阳.2015年甘肃宁县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6,37(10):123-126.

[43]张国华.巴中市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及免疫效果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2):42-43.

[44]陈伟,马慧玲,陈静,等.济南市部分猪场口蹄疫抗体监测结果与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4):6-7.

[45]操薇.江夏地区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监测[J].中国林业产业,2016(7):266.

[46]赵国芝,高泽洪,谢伟,等.乐山市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J].当代畜牧,2016(9):39.

[47]舒黎辉,陈兴杰,翁昌龙,等.綦江区三角镇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畜禽业,2016(8):66-67.

[48]张改文,郝卫芳,史新涛,等.猪场口蹄疫抗体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6,52(4):68-69.

[49]李开阳,冯顺志.赫章县2015年春季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与分析[J].当代畜牧,2015(15):46-47.

[50]黄飞,黄兴国,白挨泉,等.广东省部分规模化猪场口蹄疫免疫防控现状[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6):39-43.

[51]张爽.辽宁北票市家畜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养殖与饲料,2017(5):80-81.

[52]曹立松,李少炎.望江县2016年生猪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血清学调查[J].农技服务,2017,34(2):142.

[53]肖德福.瓮安县2016年上半年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6):28-29.

[54]王娟娟.猪场口蹄疫与猪瘟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7(4):13.

[55]肖健群,陈俊敏,杨珊,等.汕头市中心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临宰猪口蹄疫血清学监测报告[J].畜禽业,2017,28(7):20-21.

[56]陈永交,洪玉霞,冯美扣.探讨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3):82-83.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O型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
浅谈O型橡胶密封圈的装配与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