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8-02-04程新琴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4期
关键词:广场乡镇社区

程新琴

文化广场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场所。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乡的动感与色彩,彰显了文化个性,开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共创的新思路,成为当代新农村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构件之一的乡镇广场,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自由空间。

1.农村乡镇广场文化建设的建议

1.1推动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各地建设广场文化,就是要尽量地开掘与调动地方文化的资源,使得地方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与发扬,并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地方文化资源借广场文化的展示与推动,成为有显示度的地方文化,从而充实地方文化内涵

1.2以政府为主体,积极推动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广场文化中心建设作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龙头,强化农村文化阵地,活跃农村文化活动。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随着政府对广场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多,广场文化活动的项目也同步增加,且以递进的方式向高层次发展。

2.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保证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着重加大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

3.乡镇广场文化的作用

3.1主流文化及政府主导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有了很好的场所与载体。近些年,但是通过广场文化形式就避免了过去统一、命令的弊端。政府主办的宣传教育性广场文化,就是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特定的背景,鲜明的主题,活动质量和水平要求较高,这种类型的广场文化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不但可以振奋农民的精神,鼓舞群眾的斗志,凝聚民族的力量,激发社会的活力,而且能展示整个区域的精神面貌。

3.2从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了农村文化生活需要。在农村乡镇官场开展的民间自娱性广场文化,如村头街尾的扭秧歌、交谊舞、健身操,公园、庭院的演唱会、故事会、读书会等。这种类型的广场文化不受时间、场地、服饰、设施、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多以健身强体、自娱自乐为目的。这种自娱性广场文化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起到了调节身心,陶冶思想情操,增进人际交往,激发工作活力等最基本的作用。

3.3繁荣了农村乡镇经济和商业。乡村集会多以集市形势而出现,多以农贸交易为主要内容,有着周期性和间隔性。而乡镇广场的建设则形成了其商贸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乡镇广场附属建设的各类商业服务网点,加快促进了物品流通,便利了城乡居民生活。同时,各商家的促销活动也有了场所,形成乡镇商业文化。形成“文化搭台,商家唱戏”的乡村商业性广场文化。

猜你喜欢

广场乡镇社区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社区大作战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在广场上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