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的方言分布状况及成因研究
2018-02-04谢梦瑶
谢梦瑶
摘 要:拥有上万年历史的鲁山县不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且拥有厚重的文化。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鲁山方言在沟通交际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鲁山县的方言形成了“一纵一横断”的分布格局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地理和历史原因。
关键词:鲁山方言;分布状况;历史因素;地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2
一、鲁山概况
一种地域方言的形成是当地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鲁山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东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北、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接。其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部为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口的分布,同时也影响了鲁山方言的分布。
鲁山县古称鲁阳,因故城地处鲁山之阳而得名。夏代为尧之裔孙刘累邑。周初属王畿。春秋时属郑、楚。战国时属楚、魏。秦时属三川郡。汉置县,唐始名鲁山至今。炎黄五帝时期,鲁山县是我国史前华夏集团的重要活动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龙山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鲁山人才辈出,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现代作家徐玉诺的故乡。世界刘姓的祖庭以及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招兵台位于鲁山县昭平湖景区。汉代名将张良、萧何、韩信的练兵、养兵场,楚长城,汉代冶铁遗址、唐宋段店瓷窑遗址、古琴台遗址都在鲁山境内。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为诗人元结撰文并书丹的四面碑铭完好保存于鲁山一高老校区内。
鲁山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以及厚重的人文环境对鲁山方言的分布与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鲁山方言分布 m状况及成因
(一)分布状况
鲁山方言的分布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环境起着源头性作用。鲁山“三高一低”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口的分布,主要表现为西、南、北山区人口少,主要有尧山镇、赵村乡、下汤镇、瓦屋乡、仓头乡等乡镇;中部丘陵以及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多,主要有城区、张店乡、昭平台库区鄉、瀼河乡、马楼乡、张良镇、张官营镇等乡镇。这种人口分布状况也决定了鲁山方言的分布状况。
一个地区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因此我们通过对鲁山方言发音的实地考察,认为鲁山方言的分布状况可以用“一纵一横断”来形容。“一纵”指东北跨城区贯西南属于“县城话”;“一横断”指县中部将西北和东南横向截断,西北以瓦屋话最为典型,故命名为“瓦屋话”;东南以张官营话最为典型,故命名为“张官营话”。通过对调查所获语料进行分析比对,三个片区的语音特征对比见下表:
三片区的语音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瓦屋片区的韵母比其他两个片区多了一个?。我们通过调查记录发现,当鲁山方言(县城话、张官营话)使用儿化韵母er时,瓦屋话则将er读为? ,这种情况在瓦屋话中很常见,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人物姓名的后一个音节。张孩儿[x??42]、李狗蛋儿[t??31];(2)单音节词。花儿[xuA?24]、面儿[mi??31];(3)双音节词。鞋样儿[?ɑ??31]、拐弯儿[???24];(4)指示代词。那儿[nA?31]。使用于县境西北部荡泽河沿岸的土门、背孜、瓦屋、观音寺、仓头等5乡镇,约9万人。
县城话由于使用人口多、遍及范围广,使用于东北到西南的梁洼、辛集、张店、城区、董周、库区、尧山、赵村、下汤、四棵树、鸡冢、马楼、瀼河、熊背等14个乡镇,约55万人。县城话具有整体保持一致,局部存在差异的特点。在对熊背乡、瀼河乡进行实地考察时,我们发现两地年长的村民在发“水”、“瓶”这两个音时与本片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熊背以及瀼河乡:水[?u?44];瓶[ph i?42];本片其他地区:水[?ei44];瓶[ph i?42]。此外,本片区的方言与湖北话、山西话有着相似之处,这关涉到几次大的移民。
张官营话除了多使用儿化外,与县城话并无明显差别。使用于县东部地区的张良、磙子营、张官营三个乡镇,约10万人。
在平顶山所辖地区中,鲁山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且分布不均。这也是鲁山方言内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一纵一横断”描绘了鲁山方言的内部差异,但就总体来说,各地方言之间仍然体现出求同存异的特点。一方面保持着自己原有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向普通话靠拢,更好地发挥交际和传承文化的功能。
(二)成因探究
鲁山方言内部的差异性可以从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
1.地理因素
鲁山县地处豫西,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4公里,沙河自西向东流入颍河。《〈汝州志〉卷之三》“?河,一名沙河。在县南十里出鲁山早君山(皂君山/招军山),流二里会澧河,东流经本县、商水、项城入颍河。”由于整个地貌受地质构造和地表岩性的控制,在应力作用过程中,鲁山便形成了三面环山,东部平原的地貌形态。这样的地形特征不仅影响了人口的分布,而且也影响了全县的交通布局。焦枝铁路自东北向西南穿越县境,由于南北跨度较小,因此沟通起东北至西南的大部分乡镇。又因为全县大多数人口汇聚在此片区域,公路网密集,来往交流沟通便利,方言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用“一纵”来描述。鲁山境内水系发达,除了主要河流沙河外,较大河流还有清水河、泰山庙河、荡泽河、瀼河、澎河等24条。311国道从东至西贯穿全境,东起张官营,西至尧山。但是由于沙河、瀼河以及昭平台水库的阻隔,且东西跨度较大,不利于东西沟通往来,方言的分歧较大,这便是鲁山方言分布“一横断”的原因。
鲁山东邻宝丰、叶县;南毗方城、南召;西接嵩县、汝阳;北靠汝州市和平顶山西区。清嘉庆《鲁山县志》载:“东至安坡梁庄火神庙为界,去城四十五里,与宝丰县西河镇庄接。西至过凤楼为界,去城一百七十里,与嵩县回龙沟接。南至交界汛石碑为界,去城四十五里,与南召县四十里铺接。北至合峪石碑为界,去城三十里,与宝丰县境老饭店接。”境内西部赵村、二郎庙曾划伊鲁嵩县,此地方言的某些发音特点正与嵩县、汝州极为相似。两地在使用儿化韵母er时,也将er读为?。此外,瀼河、交口、四棵树曾划归沙南县;张良曾划归鲁南县;张官营曾划归叶县。不久,重归鲁山县。鲁山疆域的变动也是造成境内方言差异的重要因素。
鲁山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境内方言一方面与普通话保持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当地方言的独特性。这种开放包容的特点也是鲁山方言能够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原因。
2.历史因素
就历史因素而言,主要表现为汉族移民的涌入和外族移民的涌入两个因素。
(1)汉族移民的涌入
《(万历)湖广总志98卷》湖广总志卷第三上:“太和中,襄阳蛮酋田益宗、雷婆思等率众千余内徙求居太和川。”(太和川,今鲁山县西部。)历史上襄阳移民入鲁山的情况还有多例,大多属于政治移民,鲁山方言也因此或多或少受到湖北话的影响。
清康熙年间,山西、陕西商人来鲁山经商者很多。长途贩运和坐庄买卖是主要的经商方式,内容以丝绸、中药材、粮食为主。鲁山织绸与织布业在隋大业初开始兴盛。车云修、王棽林纂《(民国)禹县志30卷》禹县志卷七:“现今鲁山丝绸由张家口出口,销行俄国,岁值巨万。”据此可得鲁山丝绸业在清代已享有盛名,民国时期更是远销国外。除此之外,明、清两代,官府为了发展农业,改变国家各地人口不均状况,采取移民措施,从山西洪洞一带迁徙鲁山县大批人口。因此,鲁山方言不可避免地受到陕西话和晋方言的影响。
(2)外族移民的涌入
除了汉族移民对鲁山方言造成影响外,外族移民尤其是回族移民也对鲁山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鲁山县少数民族中,回族历史最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其来源以13世纪迁入中原的中亚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后留居中原的中亚、大食、波斯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胡商后裔。先民在唐宋时称“蕃客”,元以后称“回回”。回民在鲁山定居时间为元末明初。此后人口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今已遍及鲁阳、下汤、熊背、董周、张店等19个乡(镇)。在鲁山定居的回族同胞在与当地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穿汉服,操汉语,用汉文;另一方面因受阿拉伯、波斯等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特色。滿族在鲁山也有一定的人口,主要为清代满人于鲁山为官落户于此。此外,县内还分布着满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朝鲜族、土族等将近二十种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多为解放后因婚迁入。民族的多样化势必会对当地的文化、习俗、语言等产生多元化的影响,这也是鲁山方言呈现大同小异,开放包容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鲁山厚重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鲁山县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浴火重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地貌特征使得鲁山经常处于硝烟弥漫之中,而战争势必会带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并加速语言的互通。此外,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对鲁山县的人口变动造成深刻的影响,《鲁山县志》记载“元代以前,各种自然灾害已难以稽考。明代至今,据文献记载发生特大风灾16次;水灾49次;冰雹灾15次;雪灾5次;霜灾2次。”而今鲁山县又有大量的外出求学、务工、经商人口,遍布全国各地,这种人口的现代化流动也对鲁山方言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之,方言的分布与特征由方言的载体——人来决定,人口的分布与变动则对方言产生结构性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鲁山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鲁山年鉴2006-2010[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76-80.
[2]尹崇智.鲁山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 786-79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星球地图出版社编.河南省地图集[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9. 114-11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语言地图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5-67.
[6]党潇楠.《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回汉民族关系——以河南鲁山县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