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2018-02-04韩艳生
韩艳生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够准确了解掌握我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技术模式、规模、主体,省农委、省推广总站开展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调查,我站工作人员深入到我县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调查了解,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县种植业基本情况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辖28个乡镇,总土地面积3181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耕地面积98.8万亩,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年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温迅速,是半干旱气候,十年九旱,干旱严重影响我县农业生产。目前,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98.8万亩,其中玉米61.84万亩为主要播种的农作物,谷子6.2万亩,高粱1.8万亩,其它谷物1万亩,豆类3.3万亩,薯类5万亩,花生0.01万亩,蔬菜类3.9万亩,食用菌0.1万亩,中药材0.1万亩,其它农作物0.16万亩。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 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
通过调查,我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主要是玉米改种杂粮的播种面积较大,其次是蔬菜,豆类,薯类,食用菌等,中药材种植较少。近年来,我县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种植逐渐扩大。杂粮类以有机谷子种植调整转型为主;以设施农业发展蔬菜、食用菌转型为辅;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三、 玉米种植形式分析
目前我县玉米因市场价格、气候干旱等因素的影响,效益甚微,导致种植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从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效益对比调查表看,种植普通玉米亩产500公斤,按市场价1.4元/公斤算,亩产值是700元,去掉亩成本500元,亩效益是200元;通过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以杂粮类谷子生产为例,谷子亩产250公斤,按市场价5元/公斤算,亩产值是1250元去掉亩成本700元,亩效益是550元。比种植普通玉米增收350元,效益可观。目前我县正在大力发展有机谷子,今年全县的种植面积4000亩,转换期收购价16元/公斤,每亩产值4000元,扣除1000元/亩成本,每亩纯收入3000元。种植谷子相对种植普通玉米费时、费工、人工投入较高,但是亩产经济效益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玉米改种蔬菜,亩产1500公斤,收购价2.5元/公斤,亩产值3750元,去掉亩成本1800元,亩效益是1750元。
玉米改種食用菌,亩产15000公斤,市场价7元/公斤,亩产值105000元,去掉亩成本39000元,亩效益是66000元。通过调查,玉米改种经济作物效益可观,发展前景非常好,从而加快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改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
四、 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市场引导,政府政策扶持带动
(二)与企业签订订单,有销售渠道
(三)规模化种植,集中管理,减少投入,增加产值
五、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制约,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自产自销的经营状态。
(二)农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
(三)产业化程度低,不具备规模
(四)企业订单少,销售困难
(五)缺少资金,机械化程度低
六、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建议
通过对我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调查情况,针对我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产业思路,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
(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三)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培养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生产大户,带动周边农户。
(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
(五)强化职能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