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

2018-02-04冉敏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4期
关键词:武夷山城镇城镇化

冉敏芳

城镇化是每个贫困地区发展必经的过程,武夷山民族地区如果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这一发展阶段。武夷山地区要推进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应该要重视城镇化进程,结合本地的发展的基本特征,科学地规划城镇。

一、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量”的增长

城镇人口的数量变多,城镇数量、规模等的扩大都是城镇化的一个表现。“量”的增长是前提,只有城镇规模真正的扩大化,才能导致武夷山民族真正实现城镇化。但是武夷山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原本就很稀少,“量”的缺失使得武夷山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现实城镇化有着困难。夸区域的人口增长,是武夷山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化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城镇体系的建立完善,需要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诸多要素之间相互推动、作用。

2、有利于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质”的优化

在“量”增长的前提之下,实现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质”的优化是第二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城市的现代哈程度不高。武夷山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城镇化发展中,乡村人口会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住房紧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各种污染。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一定要注意“質”的优化,“质”的优化是武夷山民族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1、城镇化“量”有所提升,但“质”仍然很差

武夷山民族地区属于贫困地区,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使得这一地区很难发展迅速。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地表崎岖不平,自然条件不如平原地区好,发展比平原地区要慢。这一地区的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通,交通是一个城市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但山区的条件有限,使武夷山地区的交通很难获得像平原地区那样的发展。武夷山地区的城市化虽然在“量”上有较大的提升,但是“质”的优化却还有待提升。

2、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弱

一个城镇的产业发展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镇的产业是一个城市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要求一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比较高,我们知道第一产业是为一个城市提供茶、米、油、盐。只有保证一个城市的基本吃穿,一个城市才能不断往高方向的发展。而一个城市的发展靠第一产业难以带动,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钥匙。但是武夷山民族地区,现在的发展还是主要靠第一产业带动,第二产业还明显依靠粗放型的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旅游业虽有所发展,但力度明显不足,传统的饮食业、商业仍然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构想

1、科学的山地城镇化发展规划

武夷山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致、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等都相同,跨省级的区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并且武夷山民族地区,处于同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相同,武夷山民族地区有低水平发展地区朝着集核式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发展、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至关重要。武夷山地区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重大产业进行发展,首先需要使得扩散、集中容易发生的产业先进行发展,不断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2、特色化的山地城镇化产业支撑

根据武夷山自身的地理环境特征,武夷山地区的发展应该不断将第二、第三产业开展出来。比如具有山区特色的矿产业、农副产业、带有民族风情的旅游业。武夷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一样的环境资源,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其中的茶叶、果类、畜禽等农副土特产品应该不断进行开发利用。农副土特产品可以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农副土特产品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农副产品的投资相对其他产业小很多。不断推动农副产品的发展,可以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武夷山民族地区的自然风景秀丽,旅游业可以大力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可以定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比如“千里乌江画廊”、“八大自然景观”“八大特色文化”等。

四、 综上所述,武夷山民族地区的发展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科学规划武夷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是现在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根据武夷山的区域地理特征制定相关的政策,不断推动武夷山民族地区的发展。

猜你喜欢

武夷山城镇城镇化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大美武夷山
文化边城镇远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