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奎屯市行道树樟子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及复壮技术措施

2018-02-04李珊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樟子松

李珊

摘  要:奎屯市行道树樟子松栽植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生长年龄已近40a,随着城建事业迈入发展快车道,市区樟子松出现生长缓慢、生长衰弱等现象。通过对市区樟子松树势深入调查,分析造成樟子松生长衰弱的原因,总结相对复壮应对技术措施。

关键词:樟子松;生长衰弱;复壮

中图分类号:S791.2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212

樟子松耐寒性强,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樟子松的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叶常绿,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随着城市的建设,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奎屯市主要街道上的行道树樟子松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出现生长缓慢、生长衰弱等现象,每年也有许多樟子松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1     生长衰弱原因分析

1.1     自身原因

随着树龄的增大,樟子松树势活力逐年降低,枝叶、花果的生长、发育逐年下降。由于树木离心生长,根系生长过于冗长,新生毛细根系距树干越来越远,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及养分的输送距离增长,致使根系生长势变弱,吸收能力下降,造成树势衰弱[1]。

1.2     自然原因

樟子松为松科大乔木,树冠较大,本地属大陆性气压系统,全年主导风向为西风,风速年平均值为1.5m/s,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为4.5d。较大风力导致浅根系树种樟子松易发生倒伏、倾斜、折干、折叶等风害情况,影响植株根系的生长和生理情况,影响树冠的外形。

1.3     土壤水分过大

樟子松属于浅根系树种,根系水平分布范围为0~250cm,垂直分布为10~60cm左右。奎屯市北京西路、团结南街、团结广场绿化带内大面积种植灌木、草坪,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气候干燥,生长季需经常喷水,灌木、草坪的根系较浅,且非常繁密,对于土壤的锁水能力很强,但其透水性也相对减弱,因此樟子松长期生长在土壤表层湿度过大,透气性较差的不良地下环境,影响了根系的呼吸作用和生长,严重的会造成根系腐烂情况。

1.4     土壤营养不足

樟子松喜凉爽、土质疏松、偏酸性土壤,在山区等地生长良好。奎屯市夏季高温、干燥、炎热,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土层薄。在绿化过程中,虽进行种植土的回填,但戈壁现象无法根本改变,樟子松长期固定生长在某一地点,持续不断吸收消耗土壤中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在得不到营养的自然补偿及定期的人工施肥补偿时,常常形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贫乏,致使樟子松长期在缺乏营养元素条件下生长,而加速了其衰老。

1.5     环境污染

汽车尾气及各类工业废气的排放,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樟子松的生长,加速其衰老的过程。北京路、团结南街是奎屯市区内集餐饮、娱乐、通行为一体的城市观光休闲景大道,人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机械损伤,都对樟子松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2     复壮与养护措施

2.1     改善土壤环境

草坪内种植的樟子松,清理根茎周围70cm的草坪,经常松土,营造适于根系生长的疏松透气土壤环境。樟子松是不耐水湿、耐旱的树种,定期穴内灌溉,以补充樟子松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

2.2     改善营养状况,加强水肥管理

对生长势弱的樟子松,每年春季3月底—4月初,根据天气情况喷施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注射营养液(大树施它活),提供生长活性物质,恢复树势;用1.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1次灌根,改善土壤酸碱度;春、秋季适当环施有机肥,及时给树木营养及微量元素,增强抗风及抗衰能力。

2.3     修剪复壮

樟子松顶端优势显著,枝叶轮生,根据树体自身特点,在春季树液流动之前,适度轻剪,修去分枝点较低的枝条、过密枝、老弱枝及病残枝,使其通风透光,以促进樟子松新梢生长。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减少水分养分流失,促进伤口愈合。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大树、古树复壮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日常管护工作中密切联系病虫害防治办,在其指导下及时做好叶斑病、枯梢病、松沫蝉等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5     创伤修复

创伤修复是对树体损伤、腐烂的部位进行及时清理和修补处理。包含清创、消毒、防腐、填充、表层涂抹处理。

2.6     樹体支持

主要针对树龄较大、树体倾斜、树体创伤严重的大树。支持方式主要有硬枝支持、斜拉索支撑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用不同的支撑方式。

樟子松因其所处生长环境条件不同,诱发衰弱的原因不同,其复壮措施也千差万别。在实际工作中, 要把握复壮先养根、养根先改土的复壮技术主线。结合奎屯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具体情况,找准樟子松致衰、致弱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复壮工作,为樟子松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古树复壮修复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8):49-51.

猜你喜欢

樟子松
固沙树种樟子松的造林技术要点探究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引种造林综合分析
樟子松树种播种育苗及营造林技术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1)